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洗腦、走心…世界盃花式營銷,誰是最大贏家?

洗腦、走心…世界盃花式營銷,誰是最大贏家?

GIF

微言:雖然輿論飽受詬病,但「洗腦廣告」真的毫無優點?那也未必。

世界盃,四年一次的足球狂歡盛宴,在場競技狂潮下,除了賽場上的球員,各大廠商也是卯足了要勁借勢營銷,不管是「走心式」廣告的創意,還是「洗腦式」廣告的魔性,可謂「八仙過海,各顯神通」。據了解,2018年世界盃期間各國企業投入的廣告費用總計達24億美元,其中中國企業在本屆世界盃期間的廣告支出最多,達到8.35億美元,是美國4億美元的兩倍,更遠高於東道主俄羅斯的6400萬美元。這場賽事帶來的經濟效益是毋庸置疑的,但是曝光和口碑效果到底如何呢?

儘管「洗腦式」廣告遭吐槽,營銷效果依然顯著

「旅遊之前,為什麼要上馬蜂窩?」「旅遊之前,為什麼要上馬蜂窩?」「旅遊之前,為什麼要上馬蜂窩?」

「你知道嗎」「你真的知道嗎」「你確定你知道嗎?」「你真的確定你知道嗎?」

「升職!加薪!升職!加薪!升職!加薪!」

相信看到這幾段文字,語音就已經在你腦海中浮現。馬蜂窩、知乎、BOSS直聘的「洗腦」廣告內容簡單粗暴,引發巨大爭議。15分鐘的中場休息,這樣的四五個廣告來回轟炸,不少網友都高呼,「一股子傳銷味」、「想砸電視!」。而向來走精英路線的知乎也讓人大跌眼鏡,廣告如復讀機一般,大聲重複呼喊企業名字。

知微事見顯示,「知乎、馬蜂窩世界盃廣告引爭議」影響達53.1。網友熱議高頻詞多為負面,多位意見領袖紛紛表示「噁心、嚇人、懷疑人生」等。

人民日報刊登《世界盃廣告應該有世界水準》,文章表示:世界盃廣告也得有點世界水準,應拒絕「簡單直接粗暴」。出現在世界賽場上的廣告,乃至出現在國內屏幕上的世界盃廣告,都應該具有一定藝術水準,滿足人們審美需求。也希望藉此機會,中國廣告能認真反省一下自身存在的一些頑固性問題。

儘管這類廣告口碑效果並不理想,但在曝光和下載量上,卻取得了不錯的成效。以馬蜂窩為例,世界盃期間,在蘋果APPstore佔據熱門搜索第一,下載量亦持續呈現上升趨勢。就熱度與下載量來說,至少算得上是一次成功的營銷。

賽場之外,杜蕾斯領銜網路營銷

作為產品營銷界的大佬,每一次的熱點都能看到杜蕾斯的身影,這次世界盃也不例外。6月14日開賽至26日,杜蕾斯總計發布20條世界盃相關原創微博,內容緊跟賽事隊伍以及他們的比分。

其中#第一張紅牌#、「隨便進」等內容互動量表現較好。

「天賜」良機,不可預測的賽事給廣告帶來翻番收益

6月16日,冰島隊守門員哈爾多松撲出了梅西的點球,最終比分1:1爆冷逼平阿根廷,可口可樂拍攝的冰島地區世界盃廣告受到廣泛關注並收穫大量好評,這則廣告的導演正是冰島國家足球隊的守門員哈爾多松,在此次世界盃中並沒有投入太多的可口可樂成為贏家。

知微事見顯示,「可口可樂冰島地區世界盃廣告」影響力達57.8。從事件趨勢圖可以看到,在16日晚冰島和阿根廷賽事後,可口可樂廣告熱度暴漲。

作為本次世界盃的二級贊助商之一,海信可謂「天降鴻福」。6月20日,C羅一記頭槌讓葡萄牙1:0戰勝摩洛哥,進球動圖在全網刷屏,而C羅頭槌攻門的一瞬間,場邊廣告牌正好翻到海信。這一精彩進球被多角度、無死角、長時間輪番回放,也讓「Hisense」獲得天量曝光。海信為這次俄羅斯世界盃支付了近億美元的贊助費,但本次世界盃獲得的曝光量,讓海信只賺不虧。

GIF

想參與更多營銷創意熱點探討?盡在「創意速遞」社群,歡迎加入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社會網路於數據挖掘 的精彩文章:

「屎做的臭豆腐」刷屏?數據再現營銷號傳謠過程

TAG:社會網路於數據挖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