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入這種境界,才能得到念觀音三昧,才算是打觀音七的人

入這種境界,才能得到念觀音三昧,才算是打觀音七的人

這就是入念觀音三昧的境界

宣化上人

念觀世音菩薩,不但口念得清清楚楚,而心裡也記得清清楚楚。在眼耳鼻舌身意六根門頭,都在念觀世音菩薩。眼睛念,耳朵念,鼻子念,舌頭念,身體念,意識也念。總而言之,都在念觀世音菩薩。這叫都攝六根,一門深入的境界。

在〈大勢至菩薩圓通章〉上說:「都攝六根,凈念相繼,得三摩地,斯為第一。」大意是這樣的解釋:都攝六根,就是教我們把六根攝住,不散亂、聽使喚、依教奉行,將六賊(六根)變成六個護法。都攝就是令六賊守規矩,不許它作怪。把它們訓練柔順,非常聽話。人為什麼不能專心念觀世音菩薩?就因為沒有都攝六根,沒有駕馭眼耳鼻舌身意六賊。所以它們興風作浪,引起妄想紛飛,不能安分守己,而到處找麻煩。

若能都攝六根,那麼,就能凈念相繼。清凈的念,如同水波一樣,一個跟著一個,繼續不斷。清凈其心念觀世音菩薩,亦復如是。不間斷地念,不停止地念,念到相應時,就得到三摩地。三摩地譯為正定正受,這是第一圓通的法門。到了這種境界,便能六根互用來念觀世音菩薩的聖號。

有入三摩地的境界,才能得到念觀音三昧,才算是打觀音七的人。沒有得到念觀音三昧,不算是打觀音七的人。入三摩地的境界,從清晨開始,一直到晚間休息。在這中間,口裡只知念觀世音菩薩,不知時間的過去,也不知時間的現在,更不知時間的未來。把過去現在未來的時間,都空了,這是入三摩地的境界。

在這裡念觀世音菩薩,精神集中地念,忘掉一切煩惱。我有沒有吃飯?不記得啦!為什麼?因為我一心念觀音嘛。我有沒有穿衣服?不記得啦!為什麼?因為我專心念觀音嘛。我有沒有睡覺?不記得啦!為什麼?因為我專心念觀音嘛。如果把吃飯、穿衣、睡覺這三件事情都忘了,這就是三昧現前。心中沒有無明,沒有煩惱,沒有妄想。念觀世音菩薩,念得清清楚楚、歡歡喜喜,念得比什麼都自在,比什麼都愉快。有病,病好了。有痛,痛忘了。沒有吃飯也不餓了,沒有睡覺也不困了,這就是入念觀音三昧的境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悲咒專弘平台 的精彩文章:

愁悶的時候做這件事,就把你這個悶氣給解散了
范仲淹為何能感動觀音菩薩來幫助念經,令他母親生天?

TAG:大悲咒專弘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