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村落隨筆】趣談鸕鳥

【村落隨筆】趣談鸕鳥

鄱陽湖是中國最大的淡水湖,魚類資源豐富,鄱陽人依水而生,捕魚手法多樣,其中鸕鶿捕魚引人矚目。這篇出自老漁民之手的作品,細緻入微,引人入勝。我們彷彿嗅到了濃濃的魚腥。

——編輯手記

鸕鶿,天性會咬魚,所以有的漁民以它為業,靠它為生,故鄱陽漁民稱此業為咬鳥。

魚鷹是它的別名,因它的外貌與鷹很相似,黑色的羽毛,雄健的展翼,鐵鉤似的嘴,銳利的腳爪,兇猛的個性,都很像鷹。與鷹不同的是:頭較小,眼睛是綠色,頸較長,腳爪間像鴨一樣有蹼。

鸕鳥這一別名,不單是個簡稱,而顯示著它的一大生理特徵——體溫高。它的身體恆溫是42度,抱著它,就像抱著個暖手爐。「鸕」和「爐」同音,故又稱鸕鳥。除此,還有的地區稱它墨鴉,水鴰。

要談鸕鳥,就得從它的繁殖談起。鸕鳥的繁殖,應分三部分:下蛋、孵化、幼鳥的哺育。

鸕鳥下蛋很有趣,雌鳥要與雄鳥入「洞房」婚配才會下蛋。仲春是鸕鳥婚配的最佳季節。這時,漁民先用竹片編成席,再用禾桿編扎個圓形的窩,將竹席放在船的鳥架上,最後,將窩放在竹席上,這便是「洞房」了。有了「洞房」接著選一隻兩歲的母鸕鳥與一隻三歲的公鸕鳥(它們都正在發情期)入「洞房」婚配。它們結婚五六天後,公鳥知道它的「妻子」要下蛋了,便興緻勃勃地忙個不停,飛到遠處,銜來茅草枝椏,鋪墊在它們的窩中,甚至跑到船艙,將衣服也銜到窩中。接連幾天,從天剛亮一直要忙到天黑。由於疲於奔命,只幾天,原本膘肥體壯,滿臉通紅的雄鳥,身體急劇下降,筋疲力盡,骨瘦如柴,面頰發白,不吃也不喝,餵魚給它吃,它會吐出來。此時,有經驗的漁民,會將魚強行塞下去,再用禾桿綁住頸,防止吐出,否則,這隻公鸕鳥將會「以身殉情」。婚配七八天後,母鸕鳥便會開始下蛋。一般是隔夜一個,有時隔兩夜一個蛋。鸕鳥每年只一次下蛋期,每期下十多個,多時也只有二十多個。鸕鳥蛋與鴨蛋差不多大小,但蛋殼較軟。生完蛋後,便要將母鳥與公鳥「分居」,不能再讓它們交尾,要讓它們多吃魚,恢復身體。

母鳥生完蛋後,孵蛋就不關它的事了。有趣的是要選身健的大母雞替它孵蛋。當然,如野生的鸕鶿孵蛋,是兩隻或幾隻母鸕鶿輪換進行,因它們每隔一段時間就得飛到河裡喝水和覓食。被馴養後,為了不耽誤咬魚,也為了不影響母鳥的身體,故用母雞代替。孵蛋時,一窠只能放十個左右,不可多放,因鳥蛋殼薄,多了容易損壞。孵七天後,用燈照,蛋內有血絲網狀的是已受精,把未受精蛋拿掉。孵到二十五天,未出殼的小鳥在蛋內開始篤嘴,此後,還會發出「且且且」的叫聲。此時,整天守候在窠邊的漁民,會小心地將發出叫聲的蛋用預備好的小布袋兜好,再放回原處,以免母雞聽見不同於小雞的叫聲而將它啄死或被腳碾死。二十六天或二十七天,小鳥陸續破殼而出。出世後,要小心地掐斷臍帶,再用紙灰捂在臍眼上,然後放入早已準備好的暖箱內,溫度在30至40度之間,一定要控制好溫度,否則,將全功盡棄。

鸕鳥還有一生理特徵是先天不足,後天有餘。出世時特別小,長起來卻很快。鸕鳥蛋雖比雞蛋大,但剛出世的小鸕鳥的身子只是剛出世的小雞的一半,只有一寸左右。小鳥出世後的第二天,不能馬上就餵食,而要看它肚子已收盡黃,開始屙白屎,肚皮皺了才能開始餵食,不然,會因肚脹而死。喂小鳥的魚要新鮮,先把魚剖開,去除內臟,剔去魚刺魚鱗,把魚剁成魚泥再喂。出世七天後,小鳥開始開眼,背上開始長出絨毛。從此,小鳥不再放在暖箱內而放在端桶內繼續保暖十天左右。出世十天長絨毛,半個月後長尾毛,像短小的毛筆尖,漁民稱小扎筆。一個月後,全身長滿絨毛,翅膀上也長出筆毛一樣的大毛,俗稱大扎筆。這時,一隻小鳥每天要吃兩斤左右魚,長得很快,每天能長二兩左右。四十天後,從胸脯開始長片毛,俗稱開胸,此時小鳥已長到四、五斤重了。到了五十天,開始長頭毛,從頭頂往下長,下面的尾毛往上長。五十五天長耳毛,六十天後,上下毛長合,全身的毛全部長好,俗稱齊毛或合翦。自此,小鳥便能跟隨它的長輩下水嬉戲了。從小鳥出世到下水,這一哺育過程,須耐心細緻,技術精深,工作周到。除此,因鸕鳥金貴成活艱難,因此,漁民特別虔誠,小鳥出殼、開眼、齊毛都要放鞭炮,每逢初一、十五,都要點香燃燭放鞭炮敬菩薩。自古至今鄱陽每隻鳥船上都供有一尊或幾尊八寸左右高的菩薩,祈求保佑賜福。這一船頭民間信仰形成了一種獨特的漁俗。

小鳥出世三個月後就已成年,能下水咬魚。鸕鳥喜歡咬魚,這是它本性使然。它之所以能潛水咬魚,是因為其身體具備與眾不同的「特異功能」。首先,它的眼睛很特別,兩眼的內眼角藏有眼衣,只要一潛水,眼衣便本能地、極快地橫向推出,將眼睛遮擋住,這是鸕鳥長期潛水而眼睛不會被水侵傷害的主要原因。它的眼衣像玻璃一樣透明,水中的一切依然看得一清二楚。鸕鳥的氣管也很特別,它的氣管與舌頭相連,只要潛水,氣管就本能地閉合,而不嗆水。它的潛水時間能持續三分鐘。到時,它便要浮出水面,這時,能聽見「噗」地一聲響,聲音很大,這是它出水氣管張開時發出的聲音,它在深呼吸。鸕鳥的喉管也很特別,看起來和鴨子的相似,可它的像橡皮,有彈性,如用兩手捏著頸脖皮囊往外拉,足可拉到五、六寸寬。為了防止咬魚時將魚直接吞入肚中,漁民要在鸕鳥下水前用禾桿將頸系住。它的橡皮頸功能特別用處是如果漁民忙不出,不能及時將咬著的魚兜入撈箕,它便將魚吞入喉管,暫時儲存,待時擠出。如果吞入的是六,七兩重的鱖魚或黃牙頭,那要先在喉管內將魚刺掰斷,再旋轉式地將魚揉出。它的喉管與氣管還有一特異功能是如割破,能很快癒合。如果鸕鳥吞入喉管內的是一群極小泥鰍,出水呼吸時,萬一泥鰍滑入氣管,咬鳥會被嗆得不停地咳嗽,不停地搖頭。這時,漁民會像外科大夫一樣迅速割開它的喉管和氣管,取出泥鰍,不用縫針,也不用上藥,喉管與氣管會自行癒合。如果傷口不大,過不了多久,鸕鳥照樣下水咬魚。鸕鳥力大,這也是它特別之處。有時,要掰開它咬緊的嘴取魚,得花很大的力氣,它的咬合力足足有60斤。

鸕鳥還有三大特性:好色、好勝和反抗性。雄性鸕鳥很好色。春天,雄鸕鳥頭上漸漸長出黑白相間的長毛,在陽光下,呈發亮的綠色,很好看,漁民稱之為艷毛。臉也漸漸泛紅,有的還紅得發紫。這表明它已開始發情。為了吸引雌鳥,雄鳥蹲著,頭向背後朝天仰著,兩翅向上翹,嘴裡發出「呷呷嗚——呷呷嗚」地連叫聲,聽見呼喚的母鳥,便會勃然心動,欣喜迎合……。此時期的漁民,要特別注意控制它交尾的頻率,不然,它會因整天不停地忙著交尾而衰竭而死。如果兩隻公鳥同時愛中了一隻母鳥,它們會大打出手。首先比勢,各自發出呷呷呷的叫聲,威懾對方,然後就用嘴啄,用腳抓。此時,漁民必須迅速將它們拉開,否則,二者必有一死,除非一隻逃離。

鸕鳥好勝,好大喜功,因而,搶魚爭功的事經常發生。一隻鳥咬住了一條大魚,剛出水面,眾多的鳥便會去搶。這時,漁民要趕快攔住,如較遠,就丟小魚哄住它們,不然,在爭搶過程中,到手的大魚會得而復失。

鸕鳥有極強的反對性,因而,對鸕鳥態度要好,多微笑、多獎勵。小鳥成年後第一次下水咬魚,如咬到魚,就要好好獎勵,多餵魚,讓它吃個夠,一天都讓它休息。如果一鳥咬到一條大魚但因嘴被魚刺痛而讓魚跑掉,要體諒,別責怪。反之,如對它打罵,它便會恨你不講理,這一天,它都會消極怠工,出勤不出力,即使咬到魚,也會故意放掉,它是在向主人警示:「別耍脾氣,態度好點。」有一次,一隻鳥咬到一條大魚,可不小心又讓魚掙脫跑掉了,其主人一氣之下,狠狠地一巴掌搧向鳥頭。誰知這鳥挨了一掌手,猛地向手掌一啄,將手掌啄穿,手心手背都冒血。這慘痛的教訓,使其明白,鸕鳥有極強的反抗性,一定要善待,不能體罰。

很多人不敢捉團魚,團魚咬人,特別是大團魚,更可怕。鸕鳥不怕,它曾經將一隻8斤3兩重的大團咬起。鱖魚背上有鋒利的刺,一不留神,會被刺得鮮血直流,鸕鳥毫不畏懼,經常將十多斤重的大鱖魚獵獲。人們常說鯉魚跳龍門,龍門雖是虛構,鯉魚能跳高卻一點不假。可想而知,一條大鯉魚的爆發力該有多大,但是三十多斤重的鯉魚,常成為鸕鳥的俘虜。鸕鳥咬起魚來,就像一位老練的鬥士,不但勇敢,而且沉著、機智。咬團魚的首選部位是頭,頭縮在殼裡不出來,它會耐心等待。如長時間不伸出來,它就咬住後腳或後裙邊浮起。鸕鳥選後面的部位咬是防止反被團魚咬,它的自保意識足見其智慧。在所有的魚中,鯿魚游速最快。鸕鳥對付鯿魚的方法是速度不及拼耐力。遇見鯿魚,緊隨其後,等鯿魚累的游不動了,沉到水底休息時,鸕鳥就迅速過去將其咬住。對付幾十斤重的大鯉魚,鸕鳥也有方法。它咬住鯉魚的背,不是就向上浮,而是向下將鯉魚摁在河底的爛泥里,任其用力掙扎,由於鸕鳥上唇的鋒鉤下唇的銳刺緊緊鉗住,難以掙脫,等到鯉魚體力耗盡,不能動彈,此時,鸕鳥張開翅膀,增加浮力,衝出水面,上交戰果。鯰魚習慣藏在水坑裡,水下的岩縫裡,水裡樹蔸的縫隙中,因此,網、鉤、卡對藏在這些地方的魚無能為力,反之,卻是鸕鳥大顯身手的用武之地。鸕鳥有時為了伸進岩縫將鯰魚咬出,連頭上的毛也被磨掉了,可它全然不顧。

鸕鳥更可愛的是懂人語,通人性的靈性。在普通人眼中,鸕鳥千孔一面,但在朝夕相處的漁民眼中,每隻鳥的長相、羽翼、背景、叫聲各不相同,就像畫家眼中的雞蛋各不相同一樣。因此,漁民像對待自己孩子一樣,為每隻鳥都起了名字,慣以熟知的英雄為其名,有的叫「金大力」、有的叫「羅成」、有的叫「趙子龍」……天黑了,一隻鳥還沒回來,漁夫便高呼「『金大力』——回來——」過不了多久,「金大力」果然飛歸。一隻鳥欲飛去搶另一隻鳥咬到的魚,漁民高喊「嗨,『羅成』,不準搶」,這「羅成」真聽話,果然就不去搶了。如發現魚跳,漁民就會喝令:「跳了一隻,看見嗎?『趙子龍』,快去!」這位「趙子龍」便立即潛入水中,追撲逃魚。如要撲團魚,會連續不斷地喊:「喔嗬——喔嗬——」,如要撲大魚,會連續不斷地喊:「呼嗬——呼嗬——」。鳥能聽懂漁民的呼喊,漁民也能從鸕鳥不同的叫聲中明白它的情感與要求。

鸕鳥也像人群一樣,其中有積極分子,中間分子,也有落後分子。每次出港,積極分子總是游在最前面,活像個領隊的隊長。它還時時回頭看看有沒有掉隊的,如果發現誰掉了隊,它就快速游過去啄掉隊的屁股,催其趕上。咬鳥所選的水域不超過十二米深,水深了,水壓大,鸕鳥吃不消,因水深,浮起時間過長,鸕鳥會有生命危險。到了預定水域,即將看到的是神奇的咬魚場景。漁夫劃著船,盯著河面,一發現有鳥咬魚出水,立即放下槳,踏著不到兩寸寬的船舷,身輕如燕,如履平地,蹬、蹬、蹬三個箭步,從船艄躍到船頭,操起一丈多長的竹篙,捅向鸕鳥,篙端安有撈箕,篙到口松,魚落箕中,人鳥配合默契。這一整個過程不到一分鐘。咬鳥的漁民,個個像武林高手,又像男高音,不但眼尖、腳穩、身靈、手快、力大,而且嗓門特高。咬魚時,要不停地高呼大喊:「金大力快咬」、「趙子龍加油」……就像戰鼓助威,鸕鳥群情激奮,連續戰鬥。一次,一船一人六鳥,不到三小時,咬了八百多斤魚。一船一天咬一千多斤魚是常事。人累了,鳥也累了,漁民抽著煙,歇息著,心裡樂滋滋的。鳥看見主人為自己的戰果高興,也搖著頭,擺著尾,笑著、叫著,心裡美美的。夜晚漁民邀來幾位夥伴一起飲酒作樂,鸕鳥有時也會走進艙中,依在主人身旁,將臉緊緊貼在主人臉上,輕輕撫摸,表示親熱。

「喜氣洋洋賽龍船,我船劃得出頭尖。紅顏鸕鳥咬得好,一船魚來幾船糧。」這是咬鳥人常唱的小調。的確,解放前咬鳥漁民家庭相比都較殷實,解放後,日子更是越來越好,而且精神面貌煥然一新,人人平等,成了國家的主人,可抬頭挺胸說話了。那時,「聽毛主席話,跟共產黨走」成了統一的意志。解放初,毛主席號召「抗美援朝」,我縣一年捐出鹹魚300萬斤,雙港楊家村鄒姓咬鳥漁民,只十幾隻鳥船,捐出鹹魚佔全縣總數的五分之一。這有漁民的功勞,也有鸕鳥的功勞。自古以來,咬鳥漁民把鸕鳥看得像生命一樣寶貴。過去,一隻鸕鳥抵得上農民一條牛,現在也值一兩千元一隻。談到咬鳥業的前景,咬鳥漁民無不為之堪憂,恐怕後繼無人。現在咬鳥的,大多已六十以上,咬鳥人的眼尖、腳穩、身靈、手快、力大,須從少年開始練習。有的咬鳥人,現雖已歲數很大,卻仍能挑著一擔水,從地上一步登上八仙桌,這絕非一日之功。現在的孩子,都要上學,等到他們初中或高中畢業再上船那就晚了。很可能,不久的將來,「咬鳥」將要成為歷史。為了破解這一難題,是否能以鄱陽湖壹號漁業集團院士工作站已在我縣設立為契機,成立一個聚經營、科研、辦學為一體的「鄱陽湖漁業集團公司」,實行公司辦學,在雙港辦一所從小學到高中一貫制的半讀半漁的特色「鄱陽漁校」。校中,既有文化老師,又有漁民師傅,既按教學大綱開設全部課程,又讓學生利用假日和假期及專業課上船參加撲魚實踐,同時還有計劃地安排學生從小參加養漁科學園實踐活動。學校可面向全縣、全省、全國,甚至世界招生。學生在校讀書一切費用包括生活費、零用錢都由公司提供。學生畢業後可選擇升學,也可留在本公司就業,還可回家重操祖業。不過,這只是個幼稚的美麗空想而已。

作者簡介

鄒水義

1951年生於江西省鄱陽雙港楊家自然村,祖籍高安。從小跟著祖父在船上捕魚,學到了不少知識,經歷了不少大風大浪,對鄱陽湖的環境、氣候、地理、魚類積累了豐富的經驗。

作者簡介

柳眉佳

1943年生於江西省鄱陽縣。1960年參加教育工作。曾任小學教師、教導主任、校長。1991年調縣教育局工作,直至退休。現任教育局老年支部副書記,縣鄱陽湖文化研究協會常務理事,縣民俗文化研究協會顧問。

我們是一個亦莊亦諧

的公眾號

北師大民俗學

關注學術知識│關注生活熱點

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北師大民俗學 的精彩文章:

TAG:北師大民俗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