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我們只看到她因校園暴力而死,卻不知道有20萬留學生正在夾縫中生存

我們只看到她因校園暴力而死,卻不知道有20萬留學生正在夾縫中生存

本文轉載自公眾號:北美浪神

ID:Learnlord

隨著《13 Reasons Why》/《13個原因》/第二季登上Netflix平台,校園暴力、欺凌,物化女性,親子教育和強姦等諸多社會問題再次浮上水面。

去年三月份,《13 Reasons Why》橫空出世,一度獲得了90%的爛番茄新鮮度,在電影評價評價網站IMDb上也有9.1分的不俗成績。

火爆之後,隨之而來是世人對於劇情和欺凌等問題的爭議和探討,而在此次的第二季中,導演、編劇和小演員們,用13個原創的劇集,試圖給出他們認為的答案。

在第二季的《《13 Reasons Why》/《13個原因》中,Hannah Baker的死因仍然困擾著很多角色,包括Hannah的同學,家長以及教師們。

Hannah的媽媽認為校方對於發生的一切熟視無睹,校方律師也盡全力免於承擔。

家長vs.學校,是否該有人為Hannah之死負責?到底誰該負責?又該負怎樣的責? 隨著案件的審理,和同學們的出庭作證,這些疑問等待解答。隨著劇情的發展,讓人意想不到的是,還有更多錯綜複雜的問題和糾葛浮出水面。

永無止境的校園問題——如此赤裸,卻如此真實

那些校園裡看起來無傷大雅的八卦、排斥、抱團、風言風語串聯在一起,就可能形成讓人不堪重負的漩渦。最終,這些負能量的深淵就彷彿海底的深淵,能使任何人溺亡在其中。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The Clubhouse

如果說,引出第一季主題的線索是Hannah留下的關於自殺死因的磁帶,那麼第二季的主題線索則是一張張寶麗來照片。

從Hannah案件開始審理,同學們被邀請出庭作證,Clay的儲物櫃里就不斷出現背面貼著警告的寶麗來照片,而正面則是校隊成員和校內女同學的親吻愛撫時刻。

每一張都指向學校中的性侵害事件——尤其是Hannah和Jessica遭受Bryce Walker強姦的前因後果,還有由學校運動隊員們參與的,在一處叫做The Clubhouse/俱樂部里發生的多起性侵事件

這些照片從何而來?這些性侵的場所是否就在學校內部?是否有新的受害者?這些標語是警告還是求救信號?他們為什麼現在才出現?

擺在Clay前面的疑團越來越多,真相似乎觸手可及,而現實卻令人束手無策。唯一可以確定的是,越來越多的線索指向學校運動隊的隊長Bryce Walker曾對多名女生有性侵犯行為

雖然在第一季中,Clay憑一己之力拿到了Bryce強迫Hannah和他發生性關係的口證,卻因Hannah已逝無法取證,也沒有其他證人指控Bryce,強姦罪名而不了了之。

在新出現的照片中,地點都指向一間叫做the Clubhouse,校運動員們經常在一起聚會的小屋。

在這間私密的俱樂部里,校運動員們可以隨意對女性上下其手,並美其名曰只有被邀請才有進入的資格,從而蠱惑了不少和Hannah一樣初來乍到的新生。在這件私密、壓抑的俱樂部里,多名女性被校隊運動員性侵,甚至有的女生是在無意識的情況下被侵犯

不僅如此,運動員們還將每次「捕獵」到的女性視為他們的戰利品,把每一次的狂歡合影留念,就如同獲得的一座座獎盃。在他們眼裡,女性僅僅是他們的附屬品,是自己魅力的體現和招搖過市的資本。

Clay一行人千辛萬苦拿到俱樂部中私藏的寶麗來照片,數量令人咂舌

偽君子、強姦犯:是時候暴露你們醜陋的嘴臉了

Hannah的離去已經足夠殘酷,然而她的聽證會更讓人感到心寒——有些人竟可以凌駕於正義之上,將法律玩弄於股掌之間。在法庭上,來自同學們謊言和真相糾纏的證詞,和被告律師的巧舌如簧,使人對真實故事的水落石出越發絕望。

作為證人出席法庭的學生會主席Marcus收到了來自哈佛的錄取通知書。

為了替自己和學校逃脫責任,並繼續樹立自己在同學、家人和夢校面前偉光正的光輝形象,自認為聰明的他,在法庭上巧妙地扭曲了事實,替布萊斯詆毀Hannah,謊稱是Hannah主動追求了Bryce並被後者拒絕。

對於自己對Hannah造成的傷害,則全然避而不談,當被問及是否曾經對Hannah有咸豬手舉動時,理直氣壯並且道貌岸然地替自己辯解道,自己是幫Hannah熟悉環境,是Hannah小題大做。

出庭作證的學生會主席Marcus

然而好景不長,在Clay一行人找到的寶麗來中,其中就有Marcus和一名脫衣舞女郎激情的照片。

沒有在法庭上陳述對Hannah有利證詞的Marcus,在回校後就遭到了報復,不僅在在幾乎全校人面前受辱,車上還被噴了HYPOCRITE/偽君子的大字,其衣冠禽獸的本質昭然若揭。

見證Marcus被惡作劇的同學竟沒有一人上前幫忙,只是拿出手機拍照譏笑,著實諷刺

面對著丑照被告知天下的威脅,為自保的Marcus在Bryce家捐贈學校的新球場剪綵儀式上當著眾多校友、親朋好友和教職員工舉報Bryce是名強姦犯,一時間球場氣氛立刻緊張起來,沒有人知道這場鬧劇因何而起,又該如何收場落幕。

也許,在真相大白之時,一切濃墨重彩的粉飾太平都只是一場徒勞。

當私人更衣櫃被人噴寫上大大的「強姦犯」字眼,Bryce也終於開始惶恐無助

暴力欺凌,永恆的心理創傷

認識了叛逆的眼影少年Cyrus後,性格孤僻與眾人不和的Tyler終於有了自己的朋友圈,似乎Cyrus的出現給予了Tyler不曾有過的勇氣。

為了融入Cyrus的群體,Tyler開始聽重金屬音樂,參加搖滾現場,並開始表現出走向暴力極端的傾向。二人不僅聯手敲詐了Marcus,逼迫他說出Bryce是強姦犯的事實,還合謀了破壞Bryce Walker家捐贈學校的球場的行動。

被破壞後的球場,似乎在暗示所有校隊成員都是強姦犯

然而,在以渣男的態度對待了他最好的朋友Cyrus的妹妹之後,Tyler試圖用把他們的自拍發到社交網站Facebook上的形式,來重溫和好友一起對抗權勢集體的美好時光,可惜Cyrus並不吃這一套,並向校方自首,就算是向學校低頭也絕要和Tyler劃清界限。

校長要求Tyler參加訓練項目,完成之前不能回校,能否回歸還要要看他的表現和心理狀況。

Tyler帶著好友Cyrus在鄰居後院打槍泄憤,暴力傾向開始展露端倪

回校後,Tyler試圖重新融入集體,卻被告知Cyrus的妹妹已經另有心上人,而Cyrus對他不冷不淡的態度也讓他感到消極。最終打垮他的是來自以Montgomery為首的幾名校隊成員的暴力欺凌。

在廁所里,Tyler被球隊成員暴力毆打,不僅被力氣大的球隊成員按著頭一次次用力地砸在馬桶邊上,不解氣的隊員還露出了更為兇殘的一面,用墩布把Tyler爆了菊。

在劇里,墩布棍子上甚至能看到棕色的排泄物的痕迹。

由於拍攝的過於真實,主頁君在觀看這一段的時候幾乎蒙住了眼睛,看完的時候趕緊點了暫停鍵,大口呼吸了好幾分鐘,才慢慢把驚恐的情緒稍稍緩解。

被暴力欺凌後的Tyler,無助的彷彿被揉成一團丟棄的廢紙,讓人心疼又無助

當在鄰居後院打槍成為唯一的釋放途徑,當最好的朋友和曾經的愛人也相繼轉身離去,愛好攝影缺少朋友又被殘酷欺凌的Tyler,開始走上歧途。

在學校的舞會上,Tyler決定用自己的方式結束這一切的痛苦,然而這真的是唯一的出路了嗎?

不存在完美受害者

校園暴力和性侵應永遠消失在我們的文化里!

第二季的《十三個原因》努力促使觀眾理解一個重要的概念,那就是「即便不是完美受害者,性侵仍然是一種犯罪,校園暴力和強姦文化,同樣無論如何都應當成為文明社會殲滅的對象」。

在每一集的片頭,《十三個原因》為陷入困境的青少年提供了幾點簡單的建議,並提供了以劇集命名的網站提供諮詢服務,以此鼓勵青少年多與身邊人溝通以便解決問題,而並非被當作問題解決掉。

然而縱觀全劇,《十三個原因》第二季反射出來的現實狀況令人感到失望,甚至是恐懼。

即使是在#Me Too運動的大環境下,它仍然重複提醒了所有人,我們所處的社會中,男性主導的文化里存在著大量性侵文化的隱患,也勾勒出女性處境的艱難。

同時,它展示了校園暴力和青春期的迷茫,著實尖銳深刻,但沒有解決方案卻讓人感到不安和焦慮。

這些故事裡,受害者通常是處於學校這個小社會的邊緣群體:因不堪重負自殺Hannah Baker是這所高中初來乍到的轉校生,她的家境一般,家裡僅靠運行小商店維持生計,幾乎沒有任何財力和權利;

即使是在民主黨大本營的加州,同齡戀仍然是會被歧視的弱勢少數群體:在劇中,同性戀小哥哥Tony和Ryan被多次被辱罵是faggot;即使是擁有恩愛開明的同性戀父親,Courtney仍然沒有勇氣公開出櫃;

還有單親家庭長大的Justin,從小被孤立,母親也只是和癮君子一起鬼混,極度缺乏關愛和安全感...

而對於這些弱勢群體,他們受到的不是來自於同齡人和接納和認可,而是多種形式的欺凌:來自言語、肢體、網路...

在面對Clay的質疑時,Sherry一針見血地反擊,表示女性才不是性侵問題的源頭

讓人失望的是,在劇情當中,對於校隊成員的性侵行為,校隊教練竟熟視無睹,被開除的則是有良知敢說實話的心裡諮詢師;

Marcus在眾人面前指控Bryce犯有強姦行為,也並非良心發現,而是為自保前途;

有雄厚家庭背景的Bryce即使被證實有性侵行為,卻受到僅僅為期三個月的緩刑;

Jessica的前男友Justin僅僅是「包庇「Bryce就獲得了六個月的緩刑;

悲劇發生之後,責任的分攤往往無比混亂、模糊不清且永無止境。

法官宣布Bryce三個月的緩刑期

即使是本地學生已經要面對這樣的排擠和暴力,那麼,在他們中間,努力生活的留學生面臨的存活壓力,可想而知。

也因此可想而知,「在國外,有20萬抑鬱症留學生在假裝生活」並非笑談——

要知道,在中國留學生自認為抑鬱症成因中,學業壓力、社交孤獨、文化衝擊、語言困難以及對未來不確定和不安全感是前五大因素。

而這些因素,恰恰是最可能使留學生淪為校園邊緣人群,從而變成校園暴力的受害者的原因,即使因為幸運躲過這一劫,留學生群體也可能因自身壓力過大,而最終患上抑鬱症。

是的,你以為光鮮亮麗、日夜笙歌的留學生活,其實只是多面中的一面,而你沒有看到的,卻是:

那些幾天幾夜不睡覺的難受;那些不眠不休克服語言障礙啃專業書籍的時刻;那些被native speaker嘲笑口音,受到不公平待遇,被語言辱罵和種族歧視的委屈;那些僅靠止疼葯和消炎藥也要去上課的日子;那些深夜的的圖書館,熬紅的眼睛,凌晨的咖啡杯······

真正的生活,永遠比留學生朋友圈展現出的殘酷百般。

因此,請不要把留學生抑鬱僅僅當作不關己事的笑談,也請不要把抑鬱症認為是「富貴病」,因為,抑鬱就真實的發生在留學生群體之間。

據耶魯大學的2013年的調查顯示,45%的中國留學生稱自己有抑鬱癥狀,29%的中國留學生有焦慮癥狀,而這些癥狀遠高於美國大學生13%的整體比例。抑鬱也已經成為留學生自殺的第一大原因,從1999年至2014年,中國留學生的自殺增長率已達到24%。

不過,這並不是說,我們應當對正義和光明失去信心,甚至恰恰相反。

即使是諸多艱苦,百般磨難,生活也是有其美好。為了更好的生活,為了心中的夢想,我們選擇走出自己的舒適區,去面對未知的一切。從很久以前開始想要出國的時候,我們就已經邁出了勇敢的一步。

那些學業的壓力和生活的困難,咬咬牙好像也就能過來了。

一路上還有那麼多同行的人,他們陪伴你,幫你度過坎坷,帶給你溫暖和希望。甚至還有那些可愛的小動物們啊,他們一直都是最忠實又堅定的守護者。

請堅信,你,從來不是孤身一個人。

還想讀其他我們的文章?

(點擊相應題目即可閱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留學百科 的精彩文章:

《華爾街日報》評出的美國10所性價比最高大學
劍橋學生「自殺星期日」花式作死,只因期末考太虐!學霸鬧騰起來,直接拉低全英平均智商……

TAG:留學百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