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描述不忍直視,韓國還有這麼一個羞辱犧牲志願軍的著名景點?

描述不忍直視,韓國還有這麼一個羞辱犧牲志願軍的著名景點?

作者:補壹刀 執筆/花叨叨&無影刀

這兩天,韓國媒體一則不起眼的消息引起了叨姐的注意。

報道說,隨著半島形勢緩和,一些民間團體呼籲韓國歸還在葬在江原道"破虜湖"的2.4萬志願軍遺骸並設立慰靈碑。

等等。

"破虜湖"?2.4萬志願軍遺骸?

無論是在中國人還是美國人所寫的相關書籍中,都沒有對此湖的突出描述。如果真是數以萬計的傷亡,這必定是一場規模相當大的戰役,但——為何這個地方名不見經傳?

為此,叨姐特意迅速請教了幾位研究半島問題的學者,他們都表示對"破虜湖"一事不了解。

可以想見,了解此事的國人更是寥寥。

如果真有如此數量巨大的志願軍遺骸躺在湖底,他們的犧牲換來的是頭頂上那塊"破虜湖"石碑,而國內民眾卻對此一無所知,甚至還有不明真相的遊客去"破虜湖"前留影,去湖上泛舟吃湖魚,這是多麼令人痛心的一幕!

按照韓國人的說法,這是韓方的一場大勝仗。

韓國時任偽步兵6師師長白善燁在其回憶錄里是這樣寫的:

"6師團有組織地、沉著冷靜地擊退了敵軍。僅5月28日一天,他們就抓獲了3萬8000多名志願軍俘虜,獲得了一場了不起的勝利。在這場戰鬥中,共有6萬2000多名志願軍被殺或被俘,水庫一帶被鮮血染得鮮紅。"

韓國一家有軍方背景的智庫前幾天宣稱,1951年5月的"破虜湖"戰鬥中,韓美聯合軍殲滅中國軍人共計為24141人,俘虜7905人。也就是說,超過3萬名中國軍人在破虜湖戰役中死亡或被俘。

該智庫還特別說,這份報告是根據美國第9軍團的一份指揮報告編製而成——叨姐只是不明白,為什麼韓國人打的"勝仗",要靠美國人的數據來總結?在韓軍軍史里,美國人不是來打醬油的嗎?

不過,在"破虜湖"確有一戰,而且我方損失慘重,這是事實。

位於江原道的所謂"破虜湖",它本來的名字叫華川水庫。

在朝鮮戰爭時期,它是志願軍第五次戰役在東線的後勤中心,設有大量的兵站和醫院。更為關鍵的是,這裡有著能提供電力的華川水電站。

對於當時交戰的雙方而言,這無疑是一個寶貴的戰略資源。

根據我軍戰史,20軍58師此役中傷亡2795人,其中陣亡933人,殲敵4769人。這個數字與韓方說的2.4萬相距甚遠。

在同屬於朝鮮戰爭第五次戰役靠近華川地區的諸多戰鬥中,第60軍180師突圍時損失最為慘重。根據王樹增所著《朝鮮戰爭》,當時180師負傷、陣亡和情況不明的總數是7644人。即使加上這個數字,志願軍在此傷亡人數也遠不及2萬。

指華為虜

韓國人愛吹,這是大家都知道的。

這場所謂的"破虜湖大捷"究竟是韓軍主導的,還是美軍主導的,這些對韓國人來說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李承晚聽聞"大捷"之後激動不已,親自前往華川水庫,親筆題了三個字:破虜湖。

虜,指的就是中國志願軍。

1955年10月,韓軍第6師又幹了一件特別缺德的事——將李承晚親筆題寫的"破虜湖"三個字刻在岩石上並立在湖邊。

對,就是那個在第五次戰役第一階段就被志願軍40軍打得屁滾尿流、美軍第十軍軍長阿爾蒙德氣得揚言要槍斃所有臨陣脫逃韓國人的那個,韓6師。

那塊帶著對志願軍怨氣和敵意的石碑,壓在志願軍亡靈之上,已經超過半個多世紀了。

直到現在,韓國方面還在炫耀這場"大勝"。

韓國方面宣稱,當時有,2.4萬陣亡的中國人民志願軍被葬在江原道"破虜湖"內——美其名曰"水葬",實際上就是韓美聯軍用推土機將屍體推入湖中。

而如今,這裡更成了一個旅遊景點。據韓國維基百科介紹,"破虜湖"面積38.9平方公里,水壩儲水量有10億噸,那裡是大量鯉魚、鯽魚、鯰魚、鱖魚棲息的淡水湖,是韓國著名的釣魚場所,吸引了大量遊客。據說,周圍有很多漁民也以此湖為生。

此湖產魚的原因,叨姐也不想再多說。

由於韓國國內自然風光並不多,這麼大個湖雖然算不上很有名,但也吸引了不少遊客去登山散步,或者玩水垂釣。由於靠近三八線,不時有一些韓國人被組織來這附近"學習",順便也遊覽"破虜湖"。

甚至還有中國人前去旅遊,拍照留念。

當他們在"破虜湖"石碑前比劃V字拍照的時候,湖底志願軍的屍骨在流淚。

當然,很少有中國遊客專程過去,因為很少有國人聽說過"破虜湖"。

葬身他鄉的英靈至今無可告慰,這令人痛心。

在半島經歷了數十年的風風雨雨之後,中國和韓國早已實現和平交往,"破虜湖"已經是過去歷史的產物。

在今天看來,這個充滿敵意和歧視的名字更像是一個不合時宜的怪胎,長在志願軍的屍骨之上,讓那段血雨腥風始終不能划上句號。

在此,補壹刀想呼籲:

第一,我們需動用各種手段、通過各種方式施壓韓國政府,改掉帶有絕對歧視的"破虜"二字,並重新釐清那段歷史,不在各種"宣傳"中誇大其詞。

事實上,此前韓國國內就有聲音呼籲過為此湖更名,並設立慰靈碑。江原道華川郡也早在2001年就向韓國政府建議挖掘"破虜湖"內志願軍遺骸並設立慰靈碑。但時任韓國政府未採取任何措施,因為美國爸爸沒有點頭,此事也就不了了之。

第二,華川水庫有大量中國人的歷史記憶,我們不應迴避它。普通公眾即便不能全面了解,但對其一無所知也是不合時宜的,因為每一位志願軍戰士的犧牲都值得永遠被尊重、被銘記、被祭奠,沒有他們的犧牲,我們今天所擁有的寶貴和平將無從談起。

第三,無論在那場戰役中有多少志願軍犧牲,都要儘速推動當地儘快啟動對志願軍遺骸的挖掘工程,儘快讓這些愛國志士魂歸故土。那應該是他們所有人的心愿。

願英魂,萬古長青。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環球時報評論 的精彩文章:

別光顧著「斗圖」,G7峰會為啥開成這樣你得有數!

TAG:環球時報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