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瓷史講壇 | 元瓷的愛與鋒芒,只問深情,無問西東。

瓷史講壇 | 元瓷的愛與鋒芒,只問深情,無問西東。

原標題:瓷史講壇 | 元瓷的愛與鋒芒,只問深情,無問西東。


景德鎮四大名瓷中,


青花瓷最為世人所知,


其中以元代青花更是最為珍貴。


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一下,為什麼元青花最珍貴,為什麼不是巔峰時期的明青花、數量品種繁盛的清青花,偏偏是青花瓷剛剛開始趨於成熟的元代?

題材決定



瓷器題材很少有故事情節,


過去中國人畫畫也很少畫帶有情節的畫,


都是《觀瀑圖》、《花鳥圖》,不畫情節。


畫出情節的畫,都是國寶,


比如《清明上河圖》、《韓熙載夜宴圖》。


「鬼谷下山」是著名的歷史軍事故事,


說的是戰國時期,諸侯紛起,


湧現出很多著名的軍事人物。

王翊就是其中之一,


他是軍事奇才,號稱「鬼谷子」,


大名鼎鼎的孫臏就是他的徒弟。


當時燕國和齊國交戰,孫臏是齊國這頭兒的,


被燕國俘虜了。


齊國就求他的師父鬼谷子下山救徒。


這青花罐畫的就是鬼谷子下山的情景。




在瓷器上畫故事情節,


這個情節後面一定隱藏一個故事。


元末時期,朱元璋很長時間駐紮在景德鎮。


當時朱元璋率領的明軍跟陳友諒的漢軍交戰,


一開始處於劣勢,陳友諒號稱有六十萬軍隊,


他才十幾萬。打了幾次仗,


朱元璋都沒有占著便宜。


曾經有一次,


朱元璋被陳友諒追得一直跑到浮梁。


浮梁有一座紅塔,今天還在,

是用當地的紅土磚砌成的,


一下雨,磚一濕就變成微紅色,


到現在也叫紅塔,40多米高。


逃到此處,朱元璋走投無路,就鑽到塔里。


據說他是從層層疊疊的蜘蛛網下爬進紅塔,


躲到塔頂。


追兵追到這兒,見門口全是蜘蛛網,


就沒往裡進,這紅塔算救了朱元璋一命。




景德鎮當時是朱元璋的根據地,


朱元璋一天到晚想的都是


我怎麼能拿下這個江山。


所以,鬼谷下山這樣的瓷器就應運而生。


建國前夕和初期,


人們一般都對戰爭題材感興趣。


像戰爭片《地雷戰》、《地道戰》、《南征北戰》,都是建國初期拍攝的。


而當生活好起來的時候,這樣的片子就少了。


朱元璋在景德鎮時還沒拿下江山,

他關心的就是戰爭題材。


比如元青花中畫著「蕭何月下追韓信」、「三顧茅廬」、「鬼谷下山」的作品,


一定會受到他這樣的人的喜愛。


這就是元青花鬼谷下山罐之所以值錢,


最主要的潛在政治原因。


瓷飾先河



元青花開中國陶瓷裝飾的先河。


在它之前,瓷器的裝飾都不這麼強烈。


鬼谷下山罐的顏色、畫藝質量,今天看都是登峰造極的水準永不過時。

傳奇色彩


民國時期,一個住在北京東郊民巷的荷蘭軍官,在1913年到1923年之間,無意中買了這個鬼谷下山罐。這個荷蘭軍官是使節護衛軍的一個司令,按今天的話說就是一個保安隊長。他買了這個罐子後帶回國,在他們家閣樓上擱了將近一百年。上世紀70年代,佳士得的專家去看過,當時因為研究不深,大家認為它是明朝的罐子,出價幾千塊錢,這家人沒賣。2005年專家再次來看,發現它是一個元青花,於是把它隆重地請出來拍賣,最後賣了極高的一個價格。在賣之前,這罐子一直在他們家裝CD。



元瓷的愛與鋒芒,


只問自由,只問盛放,


只問深情,只問初心,


只問勇敢,無問西東。


宗旨


精神


理念

承諾


建言

量力而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名瓷網 的精彩文章:

TAG:中國名瓷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