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李世民死前留一妙計本想幫助李治,但卻弄巧成拙,至今仍爭論不休

李世民死前留一妙計本想幫助李治,但卻弄巧成拙,至今仍爭論不休

(說歷史的女人——第239期)

在看中國古代史的時候,我們都會發現一個現象,那就是老皇帝在去世之前,或者說在臨終之時,都會為了自己要繼位的兒皇帝鋪路而使用一些手段,即所謂的帝王之術。其實這也無可厚非,因為古代是家天下的時代,皇帝都是父傳子、子傳孫,為了保證自己的「家業」能夠傳到百代萬代,使用手段,那是必然,也是必須的。比如,我們熟悉的千古明君唐太宗李世民。

李世民作為一個有雄才大略的皇帝,一個雄主,他在這方面的「帝王之術」當然不會差。因此,李世民在死前留下一妙計本想幫助自己的兒子李治,因為李治在他看來太善良,或者說太軟弱了,可是李世民的妙計卻弄巧成拙,差點害得大唐江山落到另一個女人的手裡,那麼李世民死前的這一妙計到底是對還是錯?對於大唐的江山來看是福還是禍呢?反正至今每當說起,人們仍是爭論不休。今天,「說歷史的女人」就和各位看官重新來回顧一下這一段歷史,看看李世民這一妙計到底是什麼,又發揮了什麼作用,以及起到了什麼不良效果,為何會弄巧成拙。

在公元649年,也就是貞觀二十三年的5月15日這天,這是一個具有歷史意義的日子,因為在這天,李世民忽然下了一道聖旨,而這一聖旨下達的對象叫李績。李績此時的官階是正二品的特進官階和「同中書門下三品」的宰相之職。其權利和地位之高可見一斑了。

那麼這道聖旨的內容是什麼呢?李世民這一道聖旨非常令人耐人尋味,一是這道聖旨中並沒有指責李績有什麼罪責和過錯,二是讓李績以如此之高的官階莫名其妙調任今天的甘肅省迭部縣做一個都督,即疊州都督這麼小的官。而這個疊州距離當時的大唐首都長安有1300多里的路程,那可真是山高皇帝遠的地方。

既然這道聖旨充滿了蹊蹺,那麼李績這個人智商高,情商更高,總之,他採取的做法也堪稱高明。一般而言,前往一個如此山高皇帝遠的地方,就算不回去帶著家人一塊離開,至少也該回去給家人做一個告別再走。但是李績沒有這樣做,他沒有回家給家人告別,也沒有在長安做任何的猶豫和逗留,而是聽完聖旨後直接就離開了長安,前往疊州去赴任去了。

那麼李世民對李績的行為真的只是一個工作變動嗎?呵呵,怎麼可能呢?李世民吃飽撐的沒事幹了嗎?李世民作為一個深諳帝王之道的人,歷經政治風浪,他絕對不會做無用之功。那麼他如此作為是何道理?其實一開始我們已經說了,李世民這樣做只是為了幫助自己的兒皇帝李治。有兩個因素在其中:

第一因素是此時的李世民已經生病了,他可能覺得自己的日子不多了,所以要把後事安排妥當,而皇帝的後事就是朝中大事。早在立李治做太子之時,李世民就覺得李治太柔弱,不堪大任,到後來,他在無奈之下雖然立了李治做太子,但他對這個繼承人並不是很滿意,或者說他太擔心李治撐不起局面。因此,他要在死前爭分奪秒多為李治做一些安排,真是可憐天下父母心。

第二因素是在李世民臨終之前,唐朝的開國功臣們基本都已先後謝世,存活不多,而李績則是存活的在軍政方面影響力都最大的一個人。一是李績本人足智多謀,人望極高;二是李績本人能征善戰,戰功卓著。李世民擔心以李治之柔弱,根本掌控不了老資格的李績,或者說甚至擔心自己的兒子李治被李績玩死。

在這樣的愛子心切因素之下,李世民玩了一次手段,他曾在對李績進行人事調動的時候,對李治說過:「治兒啊,李績資格老,恐怕你領導不了他,所以我下了一道聖旨,將李績調離京城,如果調令一下,他沒有立即離開就殺了他,如果李績立即上路,那麼你就在我去世後把他調回來重用,封賞他,這樣你就有恩於他,也好領導。」

這從李世民和李治方面倒是無可厚非,因為合乎帝王的情理,但事情卻很奇怪,就在李世民這翻手為雲覆手為雨的機關算盡之間,他卻忽略了李績的內心變化。為何呢?因為李世民的這一帶著測試意圖的調令其實被李績看破,那就是猜忌,一個帝王對大臣產生了猜忌之心,那麼就意味著一不小心會被砍頭。這在李績是不能接受的,因為李績本人對李世民對大唐是忠心耿耿,奉獻了一生,立下了汗馬功勞,到頭來卻落個被猜忌的結果,這恐怕絕非他所願,他又豈能不寒心?不擔心?

雖然李世民在進行了這個測試的11天之後就去世了,但他卻留下了一個模稜兩可的結果。雖然李治也照著父親李世民臨死前的交代在一個月後把李績又突然調了回來——說實話,這時候李績還在半路,根本沒有達到疊州。李治對李績進行了重新的安排,在原來的職務上又升了半級,即從一品的開府儀同三司。這樣的工作調動,倒是顯得李治有恩德於李績了,但李績卻再也不是從前的那個李績了,因為李世民對他的猜忌,使得他對大唐的熱情沒有了,或者說最開始的那種親切感不存在了。而且還多少有點「你不仁,也別怪我不義。」的意思在裡頭了。

最明顯的事件就是在李治想要立武則天為皇后,為此他需要召開一個非常重要的會議,而參加會議的是五個核心大臣,即長孫無忌、褚遂良、李績、來濟、韓瑗。但李績對李家的事一點也不想關心,所以,他就特別聰明的請了一個病假,沒去參加。實際上,李績沒有生病,只是他懶得去理李家的事而已。

但是李治不知道李績的內心變化啊,所以在最後萬般無奈之下,李治來求問李績在此事上的態度時,李績說了一句話,非常耐人尋味,因為這句話一語雙關啊,也可以理解成李績對李家的事根本不想聽,也可以理解為他的自保之道。

李績說:「這是你的家事,何必問外人呢?」但就是這句看似平淡無奇的話,卻幾乎改變了大唐的歷史國運。因為李治聽罷此話,忽然醒悟,知道該怎麼辦了。武則天因李績一句話,忽然鹹魚翻身,成了皇后,這真是充滿了戲劇性。此一轉變為武則天以後的路子打開了一個霸氣的局面,他逐步掌權,從二聖臨朝到最後建立武周自己做皇帝。雖然武則天的武周政權沒有維持多長時間,天下又回到了李唐,但這個過程是多麼懸啊!有史學愛好者說:「萬一回不來呢?回不來,李唐不就完了嗎?」

從頭來看整個事件,李世民臨死前這一妙計,引發如此錯綜複雜的後果,到底是福是禍是對是錯?只能留給後人評說了!不知各位看官如何看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戲說歷史的女人 的精彩文章:

他是呂蒙推薦的接班人 關羽3合殺不掉,為啥趙雲1回合就殺了?
錦馬超和猛張飛到底誰武力更強?虎侯許褚:我用戰績來證明!

TAG:戲說歷史的女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