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書法:中華藝術的瑰寶,文化的流傳,情操的陶冶

書法:中華藝術的瑰寶,文化的流傳,情操的陶冶

文字是記錄語言的符號,是交流思想的工具。文字的產生是社會進入文明時期的重要標誌。中國最早的文字是甲骨文,甲骨文是先秦時期的文字,為了記載史實,把長篇文字用刀刻在甲骨上,保存下來。許多文字刻在一片甲骨上,大大小小,錯落有致,不僅能看出並理解文字表達的意思,也能看出文字的排列組合之美,此即為書法藝術的萌芽階段。書法藝術亦是將書寫放入了審美範疇,不僅僅局限於文字的實用性,更追求書寫的美觀度。

書法也是一種文化的傳承,起源於商周,在各個時代,它都在以不同的形式轉換,並在不停地進步,由篆刻到臨摹,再到學帖,碑學等在各個朝代以不同的形式盛行著,雖在中途的戰亂中有過衰落,但是由於人們的喜愛最終又得以盛行及流傳。

但是隨著信息化時代的到來,學生漢字書寫能力也在退化。智能化的逐步實現,人們已經越來越用不到筆去書寫,都通過電腦手機來進行列印等,導致連自己的名字也寫的越來越差,針對這種狀況,教育部此前下發通知,要求小學三至六年級的語文課程中,每周安排一課時的書法課,普通高中在語文等相應課程中設置與書法有關的選修課程。

教育部的擔憂不無道理,書法不僅是一門技能,更對陶冶一個人的思想情操,修身養性具有重要意義。古人云:「書者,心之跡也」。古人認為書法能「達其性情,形其哀樂。」西漢文學家楊雄說:「言者,心聲也。書者,心畫也。」清代劉熙載也說:「筆墨性情,皆以其人之性情為本。」明末項穆在《書法雅言》說:「論書如論相,觀書如觀人。」對於生活節奏越來越快,什麼都講究「速成」的現代人來說,有時難免出現一種煩躁浮華的心態,書法藝術這種修身養性的技巧和本領更能彰顯出它的無窮魅力。

對於學生而言,練字不僅有益於形成對漢字架構的整體意識,而且能培養他們集中注意的能力。長此以往,學生在做事情時高度集中注意力,那麼學習效率就會提高,他也會在學習中體驗到樂趣和成功感,就更加願意學習。

除此之外,書法也可以調節人的情緒。因為習字本身就是全身心調節的過程,當學生全身心投入時,內心就會有種平和之氣油然而生,容易使學生靜下心來,尤其對性格急躁的外向型學生而言,練習書法更有效果。並且學生在習字中也容易養成勤於觀察、善於思考的好習慣。在自我練習中,不斷發生頓悟,提高了藝術修養。書法如太極,是中華藝術中的瑰寶之一,它不僅是一種技藝,更是學校德育,學生修身養性的好方式。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點滴紅酥真耐冷 的精彩文章:

年輕女演員失聯,調查發現已被殺害,兇手犯罪原因讓人深思
誰都阻止不了蔡徐坤,如今粉絲破千萬,人氣直追鹿晗

TAG:點滴紅酥真耐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