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徐樂:好的設計需要感悟生活

徐樂:好的設計需要感悟生活

「設計師很苦,熬夜趕工是家常便飯,必須要有忍耐寂寞,熬夜作圖的精神,讓自己愛上設計,整個過程是一個美妙的享受,才能讓你在設計的道路上越走越好。」

Q:向大家介紹一下自己吧

大家好,我是徐樂,是杭州大巧家居設計工作室聯合創始人、杭州朴悟設計公司聯合創始人、浙江工業大學之江學院工業設計教師、江門古旗亭工業設計有限公司設計顧問。

2014 年被文 化 部、財政部選定為文化創意人才扶持計劃青年設計人才,獲得的獎項包括德國 Red Dot 、 IF 、紅星獎、金點獎、成功設計獎、台北設計獎、省長杯、大師獎、芙蓉杯、醒獅杯、紫金獎在內的近百項國內外大獎,指導學生獲得工業設計獎項數十項,多次被授予組織獎和優秀指導老師獎,還榮獲「廣東省 2016 年度十大優秀工業設計師」的稱號。

Q:您是怎麼進入設計這一行的?您成立工作室專門做傢具設計的契機是什麼呢?

當年因退檔選了工業設計專業,但是在學習過程中不知不覺喜歡上了工業設計,因為設計往往能夠最大價值地體現你思維勞動的成果。從一個創意想法到實物模型,這是一個十分奇妙的過程。研究生期間,我和朋友因做設計服務的項目,積累了一些長期客戶,畢業之際,我們便在蕭山成立了一家設計公司。

做了幾個月之後,重新思考這段經歷,我們發現甲方想要的和你想做的並不是一回事,大多時候我們只是為了生存而做設計,這並不是我想要的工作方式。機緣巧合之下我接觸了傢具設計,這是一個有趣的領域,我認為自己與生活中時常觸碰到的傢具產品更有情感交流,所以便成立傢具設計工作室。好的設計需要感悟生活,由感而發。

· 璞椅

Q:您十分熱愛傳統文化,並且許多設計都展現了東方文化的特色,偏中式的傢具往往讓人覺得更加拘謹,給人一種正襟危坐之感,往往更得長輩的青睞,您會不會覺得這樣的傢具比較難打入年輕人的市場?

我喜歡傳統文化是因為讚歎古人的智慧,我所設計的傢具產品不希望只是表面一些符號的堆砌,或者簡單榫卯結果的嫁接,而是通過對現代生活方式的一種探索,和傳統文化的深入解讀,將兩者巧妙融合在一起。我所滿意的傢具設計,不僅是產品造型要簡單優雅,而且內涵要豐富和深遠。新中式傢具大都以明清傢具為原型進行的再次設計,儀式感和文化性較強,而現在年輕人更加喜歡簡潔舒適的傢具,他們的裝修也大多偏簡約風,所以新中式傢具想要打入年輕人的市場,難度比較大。

·月椅

Q:從學校教師到自己成立公司,創辦工作室做老闆,角色的轉變中您認為遇到的最大的困難是什麼?有沒有碰到性格或者觀點上的衝突?

我覺得作為教師,應當無私地將自己的知識和經驗系統化地傳授給學生,教會學生如何去思考和做設計,更多的是責任和期許。作為公司的運營者,面臨著生存問題,需要對甲方負責,最大化地實現合作的價值。性格和觀點衝突不大,只是面對的一個是學生,需要耐心培養,另一個是甲方和設計師,需要傾聽和協作。

Q:您獲得過近百項國內外的獎項,其中你印象最深的是哪次參賽經歷?可以介紹下參賽作品嘛?

印象最深的是 2016 年的紅點概念獎,當時的專家評委理解和認同我的設計理念,給了我莫大的信心,說明這一探索性的設計是可行的。當時設計這款作品,正值我碩士即將畢業要找工作的轉折點,面臨著租房買家居用品的困擾,想為自己挑選一些適合放在小空間和易於搬運的傢具產品,找了很久,都不是很滿意。我發現現有的一些傢具要麼拆裝麻煩,要麼笨重很難移動,要麼在審美和功能上設計的不盡如人意。

針對以上問題,經過調研分析,十字棖系列產品就這樣誕生了。在這個蝸居時代的現實環境下,80後人群面對著諸多生活難題,特點是居住空間狹小,追求時尚潮流,因更換工作經常變換居住地點,喜歡快速便捷的網購等等。然而針對80後人群居住特點而設計的實用傢具產品甚少。

十字棖傢具是針對80後人群生活特點而設計的。他們採用櫸木或櫻桃木為材料,綠色環保。整個設計簡約優雅,沒有一顆螺絲釘,徒手便能實現拆分和組裝。中國傳統文化與傢具的融合主要體現在這兩個方面。一是巧用中國古代的榫卯結構——十字棖進行拼接,方便牢固,其結構之美很好地展現了前人的智慧;二是腿部造型提煉於明式圈椅券口牙子的造型,內圓外方,其形態之美體現了古人的造物美學。同時它易於拆裝與組合,可實現扁平化的包裝,大大地降低運輸成本。

Q:您接觸設計將近10年了,有沒有始終堅持的設計理念?您認為什麼是設計中最重要的?

設計的根本意義在於發現需求,解決問題,方便人的生活。我現在所堅持的設計理念是用心去發掘中國傳統文化,汲取古代匠人的造物理念,然後用一種睿智、素雅、簡約和自然的方式去傳達設計想法,真正呈現在當下居住空間里,真正融入到當代生活習慣中,為人們創造出更加美好的生活狀態。

設計中最重要的是原創精神和堅持,現在很多設計師可能為了眼前的小利益,而去效仿一些國際優秀作品,要不得,我常和學生講,一件設計的誕生,就像懷孕生孩子,誰不希望這孩子是自己的呢。再則設計師很苦,熬夜趕工是家常便飯,必須要有忍耐寂寞,熬夜作圖的精神,讓自己愛上設計,整個過程是一個美妙的享受,才能讓你在設計的道路上越走越好。

Q:您接觸過 3D 列印嘛?有沒有嘗試過 3D 列印設計?您是怎麼看待這項技術的呢?

是的,接觸過,有時在帶學生課程作業的時候,也鼓勵大家利用3D列印去做小模型以此來驗證設計想法是否恰當。3D列印技術的出現,對我們的生活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一些複雜而沒法脫模的產品,都能通過3D列印實現,讓產品的造型結構產生更多的可能,大大地豐富了我們的產品世界。隨著技術的發展,希望3D列印的成本能逐步降低,這樣它的應用會更加廣泛。

Q:您參加了無數大賽也獲得了無數大獎,一個人成就越高再想有很大的進步就越難,設計方面您現在還有在尋求一些新的突破嘛?

我覺得自己的設計競賽可以分為三個階段,第一是探索階段,瘋狂關注國內外設計競賽,學習和總結獲獎作品的優點,先去做一些能夠吸引評委的概念設計,那時還沒考慮產品的落地性,可能太想通過比賽來證明自己的設計能力了,每一次的獲獎都是一次鼓勵。第二是以落地為導向階段,之前參加過那麼多設計競賽和獲獎,回首思索,發現沒幾件作品可以進行量產,產品只有在市場上流通,供消費者使用,才能發揮它最大的價值,所以我過渡到了這一階段。

這時已經脫離了為比賽而比賽階段,而是以設計能夠量化的產品為導向,遇到合適的比賽再去參加一下,這樣你所設計的產品才被賦予更大的意義和靈魂。第三是專致階段,這一階段就是找到自己的設計理念和專功的一個方向,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必須找到一個點,重力擊破,你才有成功的可能性。

Q:如果要給設計系的學生或者新入行的設計師一個建議,你會說什麼?

我指導學生參加設計競賽,一直強調,別為獲獎而做所謂套路的設計,這對你們將毫無意義,保持原創是成為優秀設計師最基本的品質。設計的過程是一個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好的設計作品是需要用心感悟生活,發現生活中的痛點問題,然後用一種最簡單有效的方式去解決。我還經常告訴學生要做一個眼高手低的設計師,你們只有將自己的眼界、審美、修養提高了,才能設計出更加優秀的作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3D造 的精彩文章:

你知道3D列印都有哪些常用工具嗎?
減肥其實並沒有那麼難!智能減肥眼鏡了解一下!

TAG:3D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