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玉米為什麼易倒伏?原因已查明,第一種是主因?

玉米為什麼易倒伏?原因已查明,第一種是主因?

玉米是一種高桿作物,夏季如遇颳風、下雨,就特別容易倒伏。

玉米倒伏的主要因素

*

01

種植密度過大

*

合理的密度才會有合理的產量!

很多農民播種時播種量加大,有些品種密度一米4棵最佳,往往播到一米5棵甚至更多。

每一種玉米品種都有它最合理的種植密度,常見品種的種植密度如3800--4000、4000-4400、甚至到5500,這都是根據品種審定公告上廠家推薦的合理密度,超過或低於這個密度都不行。

為什麼農民明知道密度大不好但每年還是種的密度大呢?

原因:天氣乾旱,保苗為主的心理。

常言道:「有錢買種,沒錢買苗」。

玉米禿尖空桿嚴重

密度過大,通風透光足,照成玉米植株生長空間縮小,同樣水肥條件下極易競相往上生長,爭奪更多的陽光,照成徒長,莖稈纖細,葉片薄而窄,氣生根少,根系不發達,後期照成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失衡,穗位往往偏高,極易倒伏,即使沒有倒伏,往往造成玉米棒禿尖嚴重,甚至空桿,棒穗短小。最終產量也不會太高。

*

02

施肥不合理,氮肥過量

*

目前玉米施肥「種肥同播」、「一炮轟」很常見,都知道玉米是喜氮作物,往往施用氮肥過大。農民朋友為省時省工還都是採用「一炮轟」的方式施肥。

這種施肥方式極易造成氮肥玉米前期氮肥過量。玉米缺鉀往往造成玉米莖稈纖細,韌性不足,玉米極易倒伏。玉米缺磷造成根系不發達,霸王根少,抓地不牢固,營養水分吸收不足,也容易倒伏。

氮肥偏大的危害更大,眾所周知「氮促生長、磷促根,鉀膨果」。氮肥過量極易造成玉米徒長,特別是玉米苗期,本該蹲苗,讓莖稈粗壯的時期,因為氮肥過大,雨水充足的情況下,生長過快,造成玉米莖稈節間增長,植株過高,加大倒伏風險。

合理施肥,配方施肥是控制玉米株高的基礎。科學的玉米施肥最好能做到分量多次依據玉米不同時期需肥量合理施肥。當然現在省工省時是趨勢,即使要「一炮轟」盡量選擇正規名牌大廠的控釋肥。

*

03

玉米品種缺陷

*

現階段沒有完美的玉米品種(沒有即高產,又抗病,抗倒、抗旱、抗澇,耐密植,脫水快、易機收的品種)

目前市場上高產玉米品種很多都是高桿品種(因為有高大和健壯的身體,才有高產的保證,沒高度就沒有產量),這些品種雖然產量很高,但是有一個缺點就是容易發生倒伏。有些高桿高產品種在合理種植密度情況下抗倒伏能力也挺強,但農民目前的種植習慣往往向高密度發展,所以抗倒性再好的玉米品種一旦超過合理密度也很容易倒伏。

矮桿的玉米品種就一定抗倒嗎?不一定

玉米抗不抗到還有一個重要的因素----「穗位高度」。

有些品種生長高度確實不高,但是它的穗位並不一定低,有的穗位高度能達到1.5米以上,甚至更高。同樣容易倒伏,特別是玉米到中後期,玉米的重心全在棒穗上,穗位越高,越容易倒伏,所以「控制穗位高度是控旺關鍵」,矮桿的玉米品種不一定就不倒。只降低株高,不降穗位是誤區。

如何科學使用玉米控旺劑

最近幾年玉米化學控旺的技術日漸成熟,省工省時,效果明顯。但有時農民朋友使用不當造成效果達不到預期,甚至適得其反。這裡給幾點建議:

*

01

使用宜早不宜遲

*

玉米完全展開葉超過6片,根據天氣情況就可以噴施,最遲不要超過10片葉。(不會數葉片的話,看高度,半米到一米是玉米化控的最佳時期)。玉米超過10片葉,高度超過一米多高,正是玉米大喇叭期,正是玉米雄穗分化的階段,如果這時再噴的話,影響玉米雄穗分化,當玉米抽穗後,雄穗花粉變少,影響玉米授粉。再者這時控旺會縮玉米中部節間,不但不能防倒,還導致玉米生長不良,後期減產,適得其反。

有人會問「噴的早的,前期長的矮,效果明顯,後期高度咋又竄上去了?」

這是一種正常現象,上文也說過「沒有高度,就沒有產量!」,玉米控旺的關鍵在於控制玉米「穗位」,雖然後期玉米高度又反彈了,但是它是在穗位以上拉細伸長的,而穗位的高度降下來了,重心已經下移了,抗倒能力已經增強,再則穗位上部拉細伸長,葉片上沖,通風透光增強,光合作用增強,更利於玉米灌漿增產。

檢驗控旺劑效果好壞要看能不能降穗位,而不是單純降株高。單純降低玉米高度的,往往會影響產量。

*

02

使用量要合理

*

不要隨意加大用量,應根據玉米密度合理掌握使用量。密度大相應加大點用量,反之則減少。應嚴格按照產品說明施用,不重噴,不漏噴。弱小苗空開不噴。

嚴禁浸種和拌種!

苗弱,營養不良,土地貧瘠,肥力不足,受藥害的玉米切勿使用。

天氣持續乾旱,玉米苗停止生長,基本處於保命玉米的切勿使用。

播種很晚、生育期短的早熟玉米品種切勿使用。

糯玉米、制種玉米田上,應先做品種試驗,成功後再大面積推廣。一般情況下,制種田只噴母本,不噴父本。

*

03

選擇復配配方控旺產品

*

單一成分的控旺劑很容易縮節又縮棒,玉米高度控制了,但玉米棒個頭也小了,玉米後期還易早衰。

胺鮮脂與乙烯利復配或芸苔素與乙烯利復配是目前比較成熟的配方,乙烯利使用量寬泛,相對安全,胺鮮脂或芸苔素能彌補乙烯利缺陷,還能起到保護劑的作用,即促又控,雙向調節,達到即控旺又增產。


矮壯素:矮壯素是一種植物生長調節劑,能抑製作物細胞伸長,但不抑制細胞分裂,使用後使植物葉色濃綠,葉片加厚,增加葉綠素含量。

1、噴施矮壯素後的效果

(1)節間縮短:一般可降低25-30cm左右。

(2)莖桿粗壯

(3)根系發達

2、噴施矮壯素的目的

(1)增加抗倒伏能力

(2)降低株高

(3)控制徒長

3、噴施矮壯素的時間

我們噴施玉米矮壯時必須針對基部節間的伸長期來噴施,只有在基部節間長度、粗度還沒有固定時噴施才能達到縮短基部節間的目的。

如果噴早了,基部第一節間還沒有達到伸長期,那麼也起不到縮短節間的作用,所以有人問用矮壯素拌種能起到降低株高的作用嗎?

回答是肯定的,當然不能;

如果噴晚了,基部節間長度已經固定,那麼再噴施藥劑,只能是縮短相應節間的長度,比如在第三節間伸長期噴施,那隻能是縮短第三節間的長度。

所以正確掌握噴施藥劑的時間非常關鍵。

(1)發育階段:玉米拔節期,此時噴施矮壯素能縮短第一節間長度。

所以從玉米發育階段來講,拔節期是噴施矮壯素的最佳時期。另外,我們追施拔節肥,也是在這個時期,一般要求追後不要急著灌水,等到第一節間長度固定後再灌水也是這個原因。

(2)植株高度:從玉米植株生長高度來講,在正常情況下,玉米拔節期一般高度達40-50cm,所以我們也可以從植株的高度來大致確定噴施時間。

(3)葉片數:從玉米長出的葉片數來講,一般在六展葉時或可見葉達到11到12片葉時也是最佳噴施時間。由於田間管理一般找不到第一、第二片葉。

但是我們知道大多數葉片上面有茸毛,只有基部第1-5片葉光滑無毛,從第6片葉開始有毛。所以可根據有毛無毛來確定葉片數為哪片葉。另外,展葉指展開葉,也就是上一葉的葉鞘從下一葉的葉鞘伸出,能看到上一葉的葉耳。

(4)出苗時間:從玉米播種後出苗來講,一般年份春播玉米在正常情況下出苗30-35天左右,夏播玉米出苗20-25天左右基本達到拔節期,我們也可以從出苗時來確定噴施藥液時間。

4、注意事項:(1)噴葯時一般在上午9-11點,下午5點以後。

(2)氣候乾旱時一般不噴施矮壯素。

來源:公益植保版權屬原作者所有。若涉及版權,請聯繫我們。

歡迎提供新聞線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三農 的精彩文章:

TAG:新三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