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蔣揚嘉措上師:我們為什麼要學佛

蔣揚嘉措上師:我們為什麼要學佛

蔣揚嘉措上師 2018.6.24@上海開示:

我們為什麼要學佛

第一種學佛的人:求世間福報

很多人學佛的因緣,都是在生活中出現了問題,因為現實一時半會兒解決不了而轉向求佛法。

比如:生活不如意、感情問題、身體健康、升官發財、保平安等等,因為這個原因去拜佛,燒香等等,這樣的人學佛,就只是求今生來世的人世間福報,然而卻出離不了六道輪迴。

第二種學佛的人:小乘發心-求自我解脫

自己認識六道輪迴,知道人生八苦(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愛別離苦、怨憎會苦、求不得苦、五陰熾盛苦),知道人生短暫,最終都會生老病死,若沒有修行,始終都會在六道里輪迴,隨業因果而轉。所以他不想生生世世再受苦,不想在六道輪迴里,他想解脫,求自我解脫。

第三種學佛的人:大乘發心-無偽的菩提心

大乘佛教徒的學佛發心,是為了看到每一個眾生都最終解脫,出離六道輪迴而發願修行佛法,通過學佛,念佛,做功德利益迴向給一切眾生。這樣的發心稱為菩提心。這樣的學佛之人,稱之為大乘佛教徒。

什麼是菩提心?

菩提心就是成佛的心,為了每一個眾生的解脫而發願次第修行佛法,不是為了自己,而是一切為了別人的發心。菩提心發出來了,就有了成佛的機會。那麼佛的發心是怎樣的呢?無私的,眾生平等的,不求回報的,所以,菩提心也是這個樣子的。

其實,我們每一個人學佛,就應該學大乘的發心。如果我們真正的放下自我的話,那肯定得解脫。

所以,佛陀為什麼傳法?就是因為佛陀具有真正無偽的菩提心。

「菩提心」舉例

《華嚴經》云:菩提心就像種子,能夠生長一切佛法;菩提心又像良田,能夠長養一切善法。「

上師仁波切舉例來闡明什麼是」放下自我,生菩提心「。

舉例:很多時候,別人對我們做了一點點不好得事情的時候,我們的反應就會很強烈,特別敏感,非常不滿,這是為什麼呢?因為我們有嗔恨心,我們的「自我」太強大。所以,對這樣的事情,我們往往會產生痛苦,不快樂的感受。

如果是放下「自我」的人遇到這樣的事情是什麼表現呢?

即使用最難聽,最尖銳的語言來形容他,罵他,他都不會去在乎。腦中也不會產生「他們憑什麼這樣說我,對我不好..."等等諸如此類的念頭。因為他已經放下了「自我」,所以,他不會產生痛苦,因為越包容,就越幸福,越快樂,受傷的幾率就很低。

所以,我們學佛的目的是什麼?

就是放下我執,發起無偽的菩提心,這樣我們才離解脫越來越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淺析:「薩滿教」與「跳大神」的區別
做人,請別辜負善良與真心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