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不只是胸痛,這些沒有典型癥狀的冠心病更危險!
對於冠心病,大家並不陌生。冠心病是由各種原因致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管腔狹窄,從而出現心肌缺血、缺氧的心臟病,臨床可表現為心絞痛、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肌梗塞甚至猝死。目前,由於冠心病很容易引發心肌梗塞或猝死等嚴重後果,所以,大家對冠心病很警惕,一旦出現胸痛或胸悶癥狀,大部分人都會及時去醫院檢查。
然而,冠心病其實還有一些不太典型或隱匿型的癥狀,人們往往會忽視,導致已經身患疾病,自己卻不知道,一旦發病,猝不及防,後果不堪設想。
牙痛
如上述病例一樣,突然牙痛難忍,很容易誤認為牙齒髮生病變,但服用消炎、止痛片後牙痛非不會減輕,有時反而會加重。心電圖檢查顯示明顯的心肌缺血。服用硝酸酯類藥物後疼痛緩解。有關臨床資料表明,心源性牙痛多伴胸悶,且與酸冷刺激、咀嚼等因素無關。
頭暈、乏力和呼吸急促
40%以上的婦女在發生心絞痛或心肌梗死前有呼吸困難、頭暈、乏力等癥狀。當人們在上下樓梯時,在廚房燒飯時,在吸塵打掃房間時,如覺全身無力、氣喘吁吁,要警惕你的心臟可能出了問題。這是因為你的心臟缺血缺氧,需要深呼吸來補充更多的氧氣;又由於心肌缺血,心臟泵血功能減弱,造成大腦和全身肌肉供血不足,這就是為什麼病人會感覺頭暈和乏力。
耳部出現褶皺
近年來不少學者發現,冠心病患者耳垂上幾乎都有一條褶皺,俗稱"耳垂冠狀溝"。耳垂作為末端部位,是一種既無軟骨又無韌帶的纖維蜂窩狀組織,易受缺血缺氧的影響,產生局部收縮,導致褶皺出現。中老年人如果發現耳垂處有一條條連貫的、明顯的紋路,同時伴有胸悶、心悸、心前區疼痛等癥狀時,就應警惕冠心病的可能性,要及時去醫院檢查。
耳鳴
有調查顯示,老年人長時間出現耳鳴、聽力減退等內耳癥狀,常是由於動脈硬化、冠心病、短暫性腦缺血等導致,多數患者在出現這些癥狀後的6~12個月內出現冠心病等心血管病癥狀。且耳蝸對缺血缺氧比較敏感,大多數有耳鳴的冠心病患者中,耳鳴比心絞痛先出現。所以,心血管病高危人群出現耳鳴時,及時就醫能早期發現心臟異常。
眼底血管變細
研究證明,有眼底血管病變(粥樣硬化、小動脈收縮等)的人如果合併高血壓、高血脂等,今後患冠心病和腦卒中的幾率會大大增加,甚至通過觀察眼睛動靜脈血管的寬度,就可以知道老年人患冠心病導致死亡的幾率。由於眼底動脈硬化是全身動脈硬化的一個典型"信號",建議發現眼底問題的患者進一步查心臟問題。本來就有高血壓、糖尿病的中老年朋友,建議每3~6個月檢查一次眼底,爭取提早發現問題並採取針對性的治療措施。


※全球超一半食管癌在中國,早期6大癥狀最容易被人忽視!
※一周內夫妻倆都被查出腸癌,有這些壞習慣要注意早篩
TAG:奮鬥小獅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