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韓信的墓志銘,僅有10個字,卻概括了他的一生

韓信的墓志銘,僅有10個字,卻概括了他的一生

韓信胯下受辱的典故世人皆知,那是他才能得以釋放前的最後一道考驗。他通過了,才有他施展才能的機會,才有他將自己的英明事迹寫進歷史的可能。當然,也正是因為他通過了,劉邦才能得良將輔佐,才能順利建立漢朝,才能成就一代帝王。

和大多數能人將士一樣,韓信也是一個久歷磨難的人,正如孟子所言:「天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韓信可謂是這句話的真實寫照。

韓信家境貧寒,年少時雖有才卻不得志,平時不僅吃不飽穿不暖,寄人籬下的他還經常遭受旁人的辱罵和鄙視。

有一次韓信實在餓得不行了,就打算到城外的河邊釣魚充饑,但是那天運氣不好,釣了一上午也沒能釣上來一條魚。時至中午,韓信餓得飢腸轆轆、頭暈眼花,彷彿隨時都會栽進河裡。

這時候,一位在河邊漂洗衣物的婦人看見了,就發善心拿了點飯菜給他吃。韓信果了腹,覺得是這位大媽救了她一命,發誓日後一定會報答她。但婦人聽了卻只是笑笑,說「我不圖你的回報。」

很多人發跡都需要貴人提點,韓信也不例外。韓信的貴人就是蕭何。

韓信由項羽轉投劉邦麾下時,只獲得了一個不受器重的糧草小官。但一次偶然的機會,蕭何結識了韓信。幾番接觸中,蕭何發現韓信有勇有謀,是個不可多得的將才,於是多次向劉邦推薦,然而還未來得及召見,自以為不受重用的韓信就負氣出走了,不得已,蕭何又放下緊急公務快馬去追。

劉邦最終接見了韓信,一番暢談後,劉邦認可了韓信的才能,於是設建封將台,正式封韓信為漢軍大將。

武有韓信,文有蕭何、張良。彌補了武將短板的劉邦從此一發而不可收拾——平定魏國,擊敗代、趙,勸降燕國,劉邦在同項王的爭鬥中逐漸佔據了有利地勢。當然,立下汗馬功勞的韓信也被拜封為了齊王。

此時的韓信可做的選擇就多了,要提防的也多了。正所謂功高蓋主,韓信顯然蓋了劉邦不止一兩個頭。

蒯徹曾勸韓信說:劉邦心思深沉,不可不防;還說現在劉項二人相互牽制,齊王又手握重兵,可『一分天下也』。但韓信覺得劉邦是一位知人善用的英主,對自己有知遇之恩;況且朝中又有位極人臣的知己蕭何,自己斷然不會有什麼弊害。於是,蒯徹的提議被否決,而韓信也註定了自己的「婦人之仁」。

韓信在接封楚王后享受了短暫的天倫。那時的劉邦剛剛一統楚漢,意氣風發,對自己的功臣許下了很多承諾,其中就包括「三不殺韓信」。

「能看見天的地方不殺韓信,能看到地的地方不殺韓信,能看到鐵器的地方也不殺韓信」。似乎是為了讓韓信寬心,也似乎是對天下質疑他的人的一種回應,更似乎是為了堵住自己蠢蠢欲動的弒才之心,慶功宴上,劉邦雙手攬著韓信,親口立下了這番重誓。

所以,時過境遷之後,為了不違背自己的誓言,劉邦選擇讓自己的女人動手。

誅殺韓信的陷阱是呂后和蕭何共同設下的,儘管此前韓信已經意識到自己的危險處境,他也數月沒有參加宴請且極少外出,但是他卻終究逃不過對知己的信任。

當蕭何假稱北方傳回捷報,邀請自己進宮向呂后道賀時,韓信沒有一絲猶豫,他整理好裝束,立刻就與蕭何一同前往後宮。然而剛剛走進宮門,韓信就被事先埋伏好的武士一擁而上,捆了起來。隨後呂后將他帶至長樂宮鍾室,再出來時,韓信已然沒了生命跡象。

成也蕭何、敗也蕭何,這位在戰場上運籌帷幄、叱吒風雲的大將軍,最終卻死在了「婦人」和自己的知己手上。正如他墓碑上刻的那樣:生死一知己,存亡兩夫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沸點百分百 的精彩文章:

TAG:沸點百分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