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西方的《聖經》和中國的《論語》有何相似之處?

西方的《聖經》和中國的《論語》有何相似之處?

《聖經》與《論語》唯一的相同之處恐怕是這兩本書都有著眾多的讀者群(信眾),對東西方的文化有著巨大的影響。

《聖經》大致上分為兩個部分;即《新約全書》和《舊約全書》;前者的原文是希臘文,而後者則是用希伯來文寫成。新約全書》主要將"人"是怎麼來的;而《舊約》則是記錄古猶太人的艱苦歷程。在猶太教中,他們只承認《摩西五經》,而不承認《聖經》。

《論語》講什麼呢?這本書由孔子的弟子在孔子死後,根據各自的筆記或者口口相傳,整理孔子上課內容,或者孔子重要弟子講話內容編纂而成。《論語》主要告訴他的弟子們如何學習、修身、輔助君王治理國家;什麼是禮、仁、孝、誠、信;什麼樣的人是君子? 什麼樣的人是小人?

相似之處,一是都是以記載聖人(神)的言行為主的,二是被記載的言論都是規勸人們該如何做人、如何做事的。

《論語》和《聖經》也有顯著不同的地方。

形式上,《論語》主要記錄的是孔子說的話,大多是語錄體;而《聖經》是以記載神做的事為主,是故事體;從內容上,《論語》提倡的做人做事的規則,是要有獨立精神、有思辨能力、去做對的事、最終獲得善的快樂。而《聖經》是通過記載神的故事,讓人們相信神、信奉神、不能違背神,宣傳只有如此才能得到寬恕。

所以,從傳播效果上,《論語》成為東方儒學的經典,引導和規範了相當長時期內中華文明的主要精髓。而《聖經》成為宗教根基,完成了其提供宗教理論依據的作用。用更通俗的話講,《論語》同時具備廣泛的東方哲學內涵,而《聖經》僅是宗教組織的憲法類制度。

《聖經》講的是"上帝";講的是"原罪"(亞當夏娃偷吃禁果);而《論語》講的是"人",講的是人如何"學而優則仕",積極入世。《聖經》大約在中國古代魏晉南北朝時期成了西方社會主流思想,天主教在西方整整統治了一千多年,與之對應的就是西方歷史上的"黑暗中世紀"。《論語》則大概在稍早時候成了中國封建社會的主流思想,在西漢皇帝的推動下,儒家思想也統治了一千多年,與之對應的則是輝煌燦爛的文明,直到清中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智囊 的精彩文章:

同樣亡國,為何南明沒能跟南宋一樣繁衍生息?
長城修了2000年,為何到了唐朝、元朝與清朝就不修了?

TAG:歷史智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