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二戰戰敗,世界盃出局,為什麼德國人在俄羅斯總是輸?

二戰戰敗,世界盃出局,為什麼德國人在俄羅斯總是輸?

當人們為阿根廷出線歡呼,感嘆這次世界盃強隊都不會在小組賽淘汰僅僅不到一天,倔強的德國人給了我們一個響亮的耳光。

戈麥斯(中)、胡梅爾斯(右)在比賽中錯失進球良機。新華社記者李尕攝

他們在小組賽最後一場比賽中爆冷輸給了思密達,三場小組賽,衛冕冠軍一勝兩負、積分小組墊底、慘遭淘汰。

早在第一場輸給墨西哥之後,段子手就活絡了起來。而昨天比賽結束後,斯大林徹底取代了魯迅在名言榜上的位置,成功刷屏朋友圈。

俄羅斯這塊土地上似乎有著什麼魔力,不管德國人多麼厲害,他們基本沒在俄羅斯(蘇聯)人身上佔到過什麼便宜,而最著名的例子當然就是70多年前的二戰。

那個在二戰中閃擊波蘭、奇襲馬奇諾防線、滅亡法國的閃電幽靈,怎麼就死活都跨不過俄羅斯(蘇聯)這道坎呢?

GIF


昨天的比賽結束後,足球專家、名人大V都在分析德國為什麼會失敗。他們從大名單選人到教練的臨場布置再到隊里的氣氛和隊員的心態各個角度通通分析了一遍。

足球太玄了,我們說不清楚,不過德國人在俄羅斯失敗這件事是必然的。沒錯,相信聰明的你一定猜到了,我說的是二戰

在與蘇聯開戰之前,德國人幾乎是戰無不勝的,他們閃擊波蘭,幹掉法國,成為二戰初期當之無愧的氪金級別玩家。很多人把德國與蘇聯的失敗歸結於發動閃電戰,在他們看來,如果不與蘇聯開戰,等完全拿下西線才與蘇聯開戰,可能結果會有所不同。

可其實,德國與蘇聯戰爭剛開始的一段時間,能把戰爭的主動權牢牢掌控在自己的手中,多虧了閃電戰

1941年6月,心機的納粹德國撕毀了之前和蘇聯秘密簽訂的《蘇德互不侵犯條約》,夥同軸心國的其他渣(劃掉)隊友,在「巴巴羅薩」計劃的攻略之下,集結190個師550萬人,劃分三個集團軍從三個方向閃擊蘇聯,蘇德戰爭由此爆發

因為戰爭爆發的太突然,蘇聯人「還沒睡醒」就倉促應戰。短短十天之內,德軍就突進蘇聯600公里,在基輔戰役消滅蘇聯西南聯軍65萬人。

蘇聯怎麼會輸的這麼慘?

主要還是因為斯大林同志下手慢了,在他仍然相信兩個國家間塑料兄弟情的時候,沒想到希特勒率先掏出了槍。

有專家研究說其實斯大林也知道德國人並不可靠,也有未來撕毀條約的想法,只是感覺時機未到還在為戰爭做準備。總之,德國人搶在蘇聯人前面了

斯大林

因為斯大林一再不聽、不想、不相信的自負三連,致使蘇聯對於戰爭的準備嚴重不足。1941年三月,蘇軍尚缺12500輛坦克、3萬輛汽車,新組建的坦克兵團和機械化兵團只能得到30%的保障。戰爭爆發時,修建新機場的工作絕大部分都還沒有竣工。

由於戰爭過於倉促,以至於在戰爭開始時期,許多蘇聯部隊還處在改編時期,也就是「系統迭代升級」時期。第一年服役的士兵竟然佔到了全部士兵的2/3,75%的指揮員才上任了幾個月。打仗可不是踢足球,刮不起來青春風暴,蘇軍慘敗也是理所應當。


從1941年6月戰爭開始,納粹德國一路高歌猛進,在波羅的海、明斯克、基輔都重創蘇聯紅軍,直到他們來到莫斯科。沒錯,就是這屆世界盃德國輸掉首場比賽的莫斯科。

「我們身後就是首都,莫斯科比一切都貴重……誓把侵略者一掃而空。」俄羅斯作曲家莫克羅烏索在1941年譜寫的這首歌曲被廣為傳唱,無數戰士聽著這首悲壯的BGM走進莫斯科保衛戰

戰爭中的莫斯科

為了應對德軍,斯大林從遠東調集34個師,他們是蘇軍裝備精良,擅長嚴寒氣候作戰的精銳部隊。

總司令朱可夫還發動60餘萬莫斯科市民,建立了700公里的反坦克戰壕,3800餘個臨時火力點,還在全城建立了59個軍火庫,砍伐了附近105公頃的森林阻礙德軍前行。蘇聯軍民已然把莫斯科變成了一座堅城。

當然,在很多人看來,蘇聯人可以逆風翻盤還有一個重要因素,那就是極端寒冷的天氣。

按照德國人的閃電戰計劃,他們是不用在莫斯科過冬的。可天不遂人願,他們在基輔會戰和圍攻列寧格勒時浪費了寶貴的時間,以至於德軍向莫斯科發動瘋狂進攻的時候,已經是11月的嚴寒了

德軍顯然沒想到這麼多,他們戰線過長,補給不足,面臨嚴重的作戰壓力,而且根本沒有準備在嚴寒下作戰的衣服和裝備。機器停轉,武器失靈,士兵的戰鬥能力也有所下降。

而來自西伯利亞的蘇聯紅軍早已習慣了寒帶生活,他們的槍炮配備了保暖套、潤滑油,新型T34坦克依舊正常運轉,士兵也有足夠的棉衣、皮靴、冬帽來抵禦嚴寒。

在11月和12月中,蘇聯紅軍憑藉多次頑強的防禦和反突擊使得德軍拿下莫斯科的計劃破產。就這樣,德軍損失掉50餘萬人,也沒在曠日持久的進攻中拿下莫斯科。到1942年的4月,他們已經撤退到了100-350公里以外的地帶。

沒能順利拿下莫斯科、吞下蘇聯,讓德國人開始長期處於雙線作戰,導致納粹德國最終在二戰戰敗。蘇聯人最終保衛莫斯科。為此他們付出了傷亡和被俘幾十萬甚至上百萬人的慘痛代價。


關於德國人到底應不應該打閃電戰,其實至今還有很多爭論。有的人說德國人太膨脹了,不應該自不量力的雙線作戰。不過打閃電戰,也實在是德國人沒辦法的辦法。在他們看來,只有這麼做才能把蘇聯這隻大熊吃掉。

一頭孤狼面對一頭大熊,孤狼被咬一口就痛得不行,大熊沒了兩三口皮肉,也不會有太大的損失。打消耗戰,是德國最不願意看到的局面。

如果你把人、資源、武器各方面綜合比較的話,就會發現蘇聯還是有很大優勢的。而這也是德國人註定失敗的根本原因,因為戰爭終究要靠實力說話。

蘇德開戰前夕,納粹德國控制了近250萬平方公里土地,其中有6000多萬的德國人。然而蘇聯控制2000多萬平方公里土地,是德國的8倍;人口接近2億,幾乎是德國的4倍

按照人口比例以此類推,蘇聯大概有3000萬在20-40歲的青壯男,而德國只有700萬人。蘇聯可以源源不斷的補充新兵。

蘇德戰爭前夕的歐洲版圖(藍-德國、綠-蘇聯)

生產能力的差距也是導致德國打消耗戰必然失敗的原因。德國的軍工廠在二戰期間卯足勁頭,打起雞血,月均坦克的產量也不過是二三百輛,而全蘇聯坦克的月均產量是1500輛。真的,毫無脾氣。

況且,德國國土面積狹小,資源匱乏,只有羅馬尼亞這麼一個油田可供開採,而蘇聯國土面積廣闊,資源雄厚,還不斷接受著英美等國家的大方援助

有數據顯示,在戰爭期間,英美等國共向蘇聯援助飛機18865架、坦克1.3萬輛,各種戰略資源和武器就更不用說了。

70年前,不可一世的納粹德國最終在寒冷的蘇聯吞下苦果。而在這之後,德國的足球隊從沒在世界盃小組賽被淘汰。

直到2018年,德國人重蹈覆轍,曾經橫掃世界的他們,先是在莫斯科圍攻未果,最終還是沒能在俄羅斯這片土地上取得勝利,早早地坐上了回家的飛機

這兩件事其實牛頭不對馬嘴,但是奇妙的錯位和巧合,還是幽了歷史一默。

參考資料:

1.毛劍傑:《莫斯科戰役大逆轉之謎》,《書屋》,2013年第11期;

2.金立揚《蘇德戰爭印象》,《深交所綜合研究所期刊》,2009年4月-6月;

3.劉志明《蘇德戰爭初期蘇軍失利原因探討》,《學術爭鳴》,2006年第12期;

4.趙亮《談莫斯科戰役的心理影響》,《內蒙古教育學院學報》,1993年12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二戰 的精彩文章:

二戰時,德國不缺裝備彈藥,最需要的竟然是它!
二戰結束後,蘇聯從德國帶走的只有工業設備?真相沒那麼簡單!

TAG:二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