萌寶智慧樂園 登岳陽樓
登鸛雀樓
唐代:王之渙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譯文及注釋
譯文及注釋
詞句注釋
⑴洞庭水:即洞庭湖,在今湖南北部,長江南岸,是中國第二淡水湖。
⑵岳陽樓:即岳陽城西門樓,在湖南省岳陽市,下臨洞庭湖,為遊覽勝地。
⑶吳楚句:吳楚兩地在我國東南。坼(chè):分裂。
⑷乾坤:指日、月。浮:日月星辰和大地晝夜都飄浮在洞庭湖上。
⑸無一字:音訊全無。 字:這裡指書信。
⑹老病:杜甫時年五十七歲,身患肺病,風痹,右耳已聾。有孤舟:唯有孤舟一葉飄零無定。
⑺戎馬:指戰爭。關山北:北方邊境。
⑻憑軒:靠著窗戶。涕泗(sì)流:眼淚禁不住地流淌。[2]
白話譯文
很早聽過聞名遐邇的洞庭湖,今日有幸登上湖邊的岳陽樓。
大湖浩瀚像把吳楚東南隔開,天地像在湖面日夜蕩漾漂浮。
漂泊江湖親朋故舊不寄一字,年老體弱生活在這一葉孤舟。
關山以北戰爭烽火仍未止息,憑窗遙望胸懷家國涕淚交流。[3]
創作背景
賞析
杜甫在《戲題王宰畫山水圖歌》中有「尤工遠勢古莫比,咫尺應須論萬里」兩句,雖是論畫,也可以用來論詩。王之渙的這兩句寫景詩就做到了縮萬里於咫尺,使咫尺有萬里之勢。
詩筆到此,看似已經寫盡瞭望中的景色,但不料詩人在後半首里,以「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這樣兩句即景生意的詩,把詩篇推引入更高的境界,向讀者展示了更大的視野。這兩句詩,既別翻新意,出人意表,又與前兩句詩承接得十分自然、十分緊密;同時,在收尾處用一「樓」字,也起了點題作用,說明這是一首登樓詩。從這後半首詩,可推知前半首寫的可能是在第二層樓所見,而詩人還想進一步窮目力所及看盡遠方景物,更登上了樓的頂層。詩句看來只是平鋪直敘地寫出了這一登樓的過程,而含意深遠,耐人探索。這裡有詩人的向上進取的精神、高瞻遠矚的胸襟,也道出了要站得高才看得遠的哲理。
這首詩在寫法上還有一個特點:它是一首全篇用對仗的絕句。沈德潛在《唐詩別裁》中選錄這首詩時曾指出:「四語皆對,讀來不嫌其排,骨高故也。」絕句總共只有兩聯,而兩聯都用對仗,如果不是氣勢充沛,一意貫連,很容易雕琢呆板或支離破碎。這首詩,前一聯用的是正名對,所謂「正正相對」,語句極為工整,又厚重有力,就更顯示出所寫景象的雄大;後一聯用的是流水對,雖兩句相對,而沒有對仗的痕迹。詩人運用對仗的技巧也是十分成熟的。
《夢溪筆談》中曾指出,唐人在鸛雀樓所留下的詩中,「惟李益、王之渙、暢當三篇,能狀其景」。李益的詩是一首七律;暢當的詩也是一首五絕,也題作《登鸛雀樓》。全詩如下:「迥臨飛鳥上,高出世塵間。天勢圍平野,河流入斷山。」詩境也很壯闊,不失為一首名作,但有王之渙的這首詩在前,比較之下,終輸一籌,不得不讓王詩獨步千古。


TAG:萌寶智慧樂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