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江上歲月流,難忘魚蝦鮮

江上歲月流,難忘魚蝦鮮

編者按

挽臂牽出河裡蟹,扳罾困住網中魚。漁民每日撒網捕魚、吆喝叫賣,留給百姓最原始、質樸的美味河鮮,成了無可替代的非凡美食……

三水是西、北、綏三江匯流之地,因寬廣遼闊的河域,曾經是疍民的聚居地,憑藉天然的生態、良好的水質,孕育出三水河鮮,留下特色味道,如今已成為三水的一張河鮮名片。

吃遍河鮮 最憶三水

6月30日24時將結束4個月的漫長禁漁期,全民翹首以盼的開漁季即將到來。三水漁民們開始摩拳擦掌,忙著修補船隻、漁網,為開漁做足準備,食肆、市民等候河鮮開市搶購。

沿著北江而行,大大小小的漁船散落著,以油金大橋下為最,在大橋兩旁密密麻麻停擺著排列成長龍,場景甚為壯觀。

仍在此聚居的漁民,大多是祖輩開始就生活在漁船上的老人。老漁民林有根祖祖輩輩都在水上生活,他那2艘已有10多年歷史的小木船停靠在油金大橋下。幾平方米的漁船上擺滿了捕魚工具以及生活用具。「從小就以船為家,即便去遠方捕魚,也有家。」

出發打魚前,漁民會在船頭貼上「進水大吉」「一帆風順」「百無禁忌」等字樣的大紅色對聯,祈求行船平安。每日凌晨出發,撒網打魚,直到天剛亮,拖著捕來的魚,急忙趕到集市去吆喝賣魚,回來後晾曬漁網,整理打漁工具,為下一輪捕魚做準備,這些是水上人家的日常。

▲漁民從河裡撈起漁網,準備晾曬

「捕撈的大部分是鯿魚、草魚、嘉魚等。」林有根說,每個月逢3、6、9日或者13、16、19日開市,「趁墟」當天並無固定的開市時間,早市一般是從早上6時或7時開始,晚市則從上午11時左右開始。

林有根沿著北江到過江門、順德、肇慶西海等河域,嘗遍了各個河域的河鮮,但仍舊鐘情三水河鮮。「北江潮水比較少,魚質更厚實,更為鮮美。」西江、北江、綏江在三水思賢滘天然水道匯合,水質較清,河鮮避開沿途重重「圍捕」來到這裡,通過三江水的滋養,河鮮肉質更鮮嫩。

河蝦受追捧 愛上一口鮮

「過去三水人不愛吃蝦,怕上火。」兒時的譚二牛僅僅在岸邊拿著小鏟子抓小蝦吃,當時河蝦並不出名,漁民捕來的河蝦都賣到醬油廠做鮮蝦醬油。

譚二牛雖出生在漁船上,但從未到河裡捕撈過。隨著父親單位倒閉,譚二牛一家真正走上了捕蝦的道路。20多歲的譚二牛跟隨父親出河捕撈,半夜1時出發,早上8時回到岸上,把捕到的蝦交給市場攤販。越來越多的市民愛上河蝦味道,譚二牛一個月多則賺得上萬元,少則3000至4000元,「一般清明時節,蝦最鮮美,量最多」。

2000年,譚二牛到岸上買了房子,自此不再以船為家,但仍沒有離開水,離開河鮮。「就是好這一口鮮味,禁漁期期間,便到市場買來吃,雖然味道差點。」

2009年,三水漁民基本分到政府安排的安置房,洗腳上岸。在過去,三水西南河口「疍民五千,住戶千餘,皆逐水而居」,如今,真正以船為家的人已寥寥無幾。「水上人家本無根,有了房子便有了根。」漁民陳桂友住在大塘圩附近的安置房,他說,上岸了,孩子也不用再跟著父母住漁船,生活相對安穩。

但仍有不少老漁民習慣以船為家,保持著浮家江海的生活習性。82歲的林有根雖不再遠去捕魚,仍住在船上,在附近捕撈。而譚二牛對河鮮仍抱有熱情,「一直捕到70歲,捕到動不了吧」。

補網修船等開漁 河鮮挑動味蕾

四個月的漫長禁漁期,束縛了漁民的打漁天性,也吊足了漁民、市民的胃口。在大塘圩,不少外地遊客慕名而來,向漁民詢問有沒有河鮮賣,而漁民僅剩下一袋袋魚乾存貨在售賣。

不到兩天,禁漁期就結束了。這兩天,漁民開始忙碌起來,有的在整理漁網等生產工具,把泡在水裡的漁網撈起來,晾曬在岸邊;有的對漁船做最後檢修,漁民用鐵鏟將灰白的桐油灰塞到木板縫裡,據說這樣木船才不會漏水,而且還要用桐油將船身油刷一遍,船在水上行駛才能順暢;有的籌劃著出海捕撈作業計劃,期待開漁後的大豐收。

西江、北江河岸附近的河鮮店鋪同樣開始忙碌起來,準備迎接吃貨們的到來,一些老店也接到市民預約。「今年魚蝦都會很多,因為沒有洪水。」譚二牛盼著禁漁期早早結束,期望今年有大收穫,最近他也接到了食肆、攤販的訂貨單。

目前,三水有著約1950名漁民,皆紛紛等候出航捕魚。昨日中午時分,譚二牛來到漁船上,繼續修補有漏洞的蝦籠,上千隻蝦籠掛在漁船和岸邊晾曬,等待著開漁的考驗。

▲本文發表於《佛山日報·今日三水》D04版

三水河鮮老店

三水著名河鮮

●西江嘉魚:

身圓而尖滑,棕黃色,嘴有須,下唇鉤,上唇蓋下唇,狀似老鼠嘴,皮包鱗。嘉魚與其他魚最大的區別,是魚皮下麵包著魚鱗,其肉幼滑,味鮮甜。

●北江桂花魚:

桂花魚以北江三水河段出產的最為著名。魚塘養殖的桂花魚,其肉質、味道都比北江野生的稍為遜色。桂花魚肉厚、味鮮甜,無骨絲,老少咸宜。

●西江蝦:

口感鮮美、清甜。蝦的兩隻大鉗一隻長一隻短。西江水流較急,為應付急流,蝦的一個鉗子必須牢牢抓住河床的岩石壁,另一鉗子找尋食物,久而久之,抓住岩石的鉗子就變得很粗壯。

●林刀魚:

形狀扁平,幼細而修長,喜好群居覓食,較雜食。將其慢火煎焗,吃時入口酥脆、松化,齒頰留香,回味無窮。

來源 | 佛山日報·今日三水

文 | 佛山日報見習記者盧鈺儀

圖 | 佛山日報見習記者盧鈺儀

編輯 | 今日三水微信小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今日三水 的精彩文章:

鄧培烈士:中國工運史上的「大咖」,曾獲列寧接見
超暖!三水一聾啞產婦分娩,醫護人員的做法亮了...

TAG:今日三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