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厲害了,人工智慧——人工智慧發展簡史

厲害了,人工智慧——人工智慧發展簡史

人工智慧從 1956 年被正式提出以來,一共有 61 年的歷史了,期間經歷 3 次高潮,2 次低谷,而最後一次高潮開始於 2006 年,至今仍在延續,並隨著各項技術的提升和相關應用的推廣繼續將人工智慧推上新的高峰。

圖 1:人工智慧發展史

(一)人工智慧的起源(1943——1956)

1943 年,二戰期間,各類科學家集聚一堂,人工神經網路和數學模型得以建立,人工神經網路時代開啟。

1950 年,圖靈提出「圖靈測試」,為智能機器設立了判斷標準,如果一台機器能夠與人展開對話(通過電傳設備),並且會被人誤以為它也是人,那麼這台機器就具有人工智慧。

1956 年達特矛斯會議正式提出人工智慧這個術語,標誌著人工智慧領域的正式誕生,並設下了他們關於人工智慧的目標——使機器能夠模擬人類智力行為的各個方面,如感知、學習、推理論證、交流等能力。這個核心觀念持續推動了人工智慧領域的發展。

(二)人工智慧的發展(1956——至今)

2.1 第一個黃金髮展期(1956——1974)

在此期間,全球政府投入並啟動了大量關於人工智慧領域的研究項目。與此同時,紐厄爾與西蒙開發了啟發式搜索(heuristic search),這是一種在大型的組合空間尋求答案的有效程序。

之後他們運用這種程序證明了各種數學定理,羅素的《數學原理》被全部證明。

2.2 人工智慧的冬天(1974——1980)

由於人工智慧之前的投入,產出不成正比,四大預言遙遙無期。政府,投資者的信心急劇減弱,1973年英國政府宣布從人工智慧領域撤資。

雖然這時是人工智慧的低谷,但是人工智慧也完成了重大的進展。比如邏輯程序設計法,常識推理領域均在此時期創立。

2.3 發展期(1980——2006)

隨著專家系統的繁榮發展,人工智慧正式投入到了工業生產和政府應用中,再次掀起了AI研究的投資浪潮。

專家系統是存儲了某個領域專家水平的知識和經驗的數據,並能根據這些數據進行推理判斷從而處理該領域專家才能處理的複雜問題的智能計算機程序系統。

1986 年,BP演算法出現,神經網路重新受到重視。

90 年代,機器學習被提出,並得到了迅速發展。新的研究領域也如雨後春筍般興起。其中最出名的有人工神經網路和支持向量機。

1997 年,深藍超級計算機戰勝了國際象棋世界冠軍加里?卡斯帕羅夫。這是首次人工智慧在人機大戰中的勝利。

2002 年,第一個成功的商業化家用機器人——自動真空吸塵器 Roomba 誕生。

2005 年,美軍開始投資戰爭機器人BigDog。

2.4 高速發展期(2006——)

2006 年,當今人工智慧最流行的方法——深度學習被正式創立,人工智慧再次得到了突破性的發展。

2010 年,移動互聯網發展,人工智慧運用場景更加廣泛。

2012 年,深度學習演算法在語音和圖像識別上取得了突破,融資規模開始迅速擴大,人工智慧商業化高速發展。

2016 年,Alphago 戰勝李世石,人工智慧受到世界空前的關注。

圖2:人工智慧與人類的較量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萬維獲客 的精彩文章:

TAG:萬維獲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