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魏忠賢不死明朝不滅?明朝滅亡是閹黨還是東林黨!

魏忠賢不死明朝不滅?明朝滅亡是閹黨還是東林黨!

原標題:魏忠賢不死明朝不滅?明朝滅亡是閹黨還是東林黨!



魏忠賢(1568年-1627年12月11日),字完吾,北直隸肅寧(今河北滄州肅寧縣)人,漢族,明朝末期宦官。自宮後改姓名叫李進忠,由才人王氏複姓,出任秉筆太監後,改回原姓,皇帝賜名為魏忠賢。明熹宗時期,出任司禮秉筆太監,極受寵信,被稱為「九千九百歲」,排除異己,專斷國政,以致人們「只知有忠賢,而不知有皇上」。

朱由檢繼位後,打擊懲治閹黨,治魏忠賢十大罪,命逮捕法辦,自縊而亡,其餘黨亦被肅清。


這是現今大多人對於魏忠賢的看法,但是要知道歷史總是由勝利者編寫,所以由文人集團「東林黨」編寫的不一定是真實的魏忠賢,接下來由小編帶領大家看看真正的魏忠賢的功與過!



首先明熹宗在臨死前曾專門叮囑他的弟弟朱由檢(後來的崇禎)說,魏忠賢「恪謹忠貞,可計大事」。人之將死,其言也善。朱由校在生命最後時刻對魏忠賢給予如此高的評價,固然摻雜著個人私情,但最主要的是他認識到了魏忠賢在處理「大事」方面的清醒和果決,尤其是在維護大局、知人善任、賞罰分明的關鍵問題上。

事實也確實如此,他曾經力排眾議、大膽起用遼陽戰敗後遭受讒言的熊廷弼,拋開私怨、違心推薦趙南星、孫承宗等一批能臣直臣,在他主政期間,國內形勢良好,遼東局勢平穩。並且魏忠賢在位,雖然攬權貪婪,但是國庫卻有銀子,他會刮出財閥大地主們的錢來補貼財政,大力收工商稅,所以邊防不缺錢,也沒什麼人造反。


了解歷史的都知道,明代皇權高度集中,並且皇權思想到達頂峰,從明代皇帝如此平庸無能卻依舊能夠延續200多年以及崇禎帝一個十幾歲的小孩就可以處死當時權力極其鼎盛的魏忠賢就可以看出。而魏忠賢權力來源於皇權,所以他會努力維護皇權和國家安寧,因為他知道皇權在,他的權力就在,至於說他想當皇帝這一說,不說是不是後人杜撰,肯定是不會成功。


東林黨是明滅亡的原因


明朝是在崇禎手上滅亡的,而崇禎上台後第一件事就是幹掉魏忠賢,魏忠賢都死了,為什麼明朝還會滅亡?明朝只亡亡於流寇,歸根結底,亡於東林黨。


東林黨是明朝末年以江南士大夫為主的官僚政治集團。「東林黨」之「黨」,是朋黨而不是近代政黨。

黨爭


當顧憲成等人在東林書院講學議政,逐漸聚合成一個政治集團「東林黨」的時候,另一批官僚,也逐漸形成按籍貫劃分的幾個「黨」,它們是:山東人的齊黨,湖北人的楚黨,安徽宣城人的宣黨,江蘇崑山人的昆黨,而以浙江人



東林書院舊址


的浙黨聲勢較大。浙黨首領沈一貫、方從哲先後出任過內閣首輔。他們在當權期間,依附皇室、勛戚,交結宦官,不斷排斥官員;齊、楚、浙、宣、昆等黨的重要人物都官居要職。他們為牢固地保持自己的權位,以攻擊東林黨為首務,東林黨人則一再抓住對方的弊端加以參劾,於是出現了歷史上有名的明末黨爭。

東林黨與對立各派之爭,圍繞著是否擁立朱常洛(神宗長子)為皇太子這條主線,在「梃擊案」、「紅丸案」、「移宮案」三案中激烈爭鬥,其間,雙方都利用京察制度作為打擊對方的手段。這就導致朝廷政局動蕩不穩。


奪利


東林黨為了自己的利益,不讓皇帝收工商稅,每當皇帝說沒錢要徵稅的時候,他們就會說「朝廷焉能與民爭利」之類的話,舉一個例子:天啟帝的時候江南光茶稅一項就有20萬兩進賬,而崇禎帝的時候連十萬兩都收不上來。那麼不征工商稅打仗的錢哪裡來?這一筆稅就算在農民的頭上了,而且東林黨還取消了礦稅,資本家不交稅,每年守著一畝三分地的苦哈哈卻是連年加稅。東林黨一幫子還取消了各地的驛館,使得很多人失去了工作,其中就有一個叫李自成的人。再加上明末自然災害嚴重,國家又沒錢賑災,所以明末農民起義嚴重。


東林黨從不妥協?

就是因為他們不妥協才使得明朝喪失了最後一根救命稻草,當時楊昌嗣說攘外必先安內,先和後金談判,盡全力把流寇剿滅了再說,然後就一幫子東林黨人說什麼天朝安能屈服於蠻夷之類的話,明朝不是東林黨弄沒的是誰?而且當李自成攻破北京城以後,這些平素滿口忠義的人跑得是最快的,那些沒來得及跑掉的,向李自成投降也是最積極的,並且後來滿清入關之後,東林黨的很多成員連同他們的後代又主動投入清朝的胯下。而相比之下,他們的對手,也就是「閹黨」,在崇禎走投無路之際向眾臣發緊急求救要求勤王而東林黨人紛紛四散逃竄的關頭,倒還有個王承恩陪著皇帝自盡。



想當年田橫五百士集體殉國,那是何等忠義和氣節。東林黨人如果真是忠心於大明王朝的,為何不彰顯氣節去殉國呢?陪著皇帝一起去死呢?反倒是一貫遭受生理歧視的「閹黨」,基本上都隨著大明王朝而去了,幾乎找不到降清的案例。


附錄:《田橫五百士》取材於《史記》。田橫是齊國的後裔,陳勝、吳廣起義抗秦後,四方豪傑紛紛響應,田橫一家也是抗秦的部隊之一。漢高祖消滅群雄,統一天下後,田橫不顧齊國的滅亡,同他的戰友五百人仍困守在一個孤島上(現名田橫島,在山東)。漢高祖聽說田橫很得人心,擔心日後為患,便下詔令說:如果田橫來投降,便可封王或侯;如果不來,便派兵去把島上的人通通消滅掉。田橫為了保存島上五百人的生命,便帶了兩個部下,離開海島,向漢高祖的京城進發。但到了離京城三十里的地方,田橫便自刎而死,遺囑同行的兩個部下拿他的頭去見漢高祖,表示自己不受投降的屈辱,也保存了島上五百人的生命。漢高祖用王禮葬他,並封那兩個部下做都尉,但那兩個部下在埋葬田橫時,也自殺在田橫的墓穴中。漢高祖派人去招降島上的五百人,但他們聽到田橫自刎,便都蹈海而死。司馬遷感慨地寫道:「田橫之高節,賓客幕義而從橫死,豈非至賢!」


明朝滅亡



1644年李自成建國大順,三月,李自成率軍北伐攻陷大同、宣府、居庸關,最後攻克北京。崇禎在煤山自縊,明朝作為統一國家的歷史結束。


崇禎十七年三月十四日,也就是他煤山上吊自殺殉國前的第五天,崇禎在大勢已去、大廈將傾的絕望中,在聽到太監曹化淳說的那句「忠賢若在,時事必不至此」的話之後,終於領會到天啟皇帝臨終前,強調魏忠賢「恪謹忠貞,可計大事」的深意所在。幡然醒悟的同時,無力回天的崇禎在精神上徹底崩潰了。收葬魏忠賢遺骸,既是他對魏忠賢價值和功績的重新肯定,也是對自己17年執政生涯的全盤否定。


崇禎死前說過,朕非亡國之君,臣乃亡國之臣,這句話說的非常對,崇禎時候的大臣有兩種,一種是混蛋,一種是王八蛋,魏忠賢在的時候關寧防線得以組建,孫承宗,袁崇煥,滿桂,祖大壽委以重用,魏忠賢死後,孫承宗被罷,袁崇煥被殺。有人說魏忠賢爭過孫承宗,但不管怎麼說,魏忠賢活著的時候孫承宗下去了還能起來,魏忠賢死後,好,下去就起不來了。


更多小吃餐飲技術,關注微信號:canyinxuetang,我們給你提供全方面的小吃技術學習知識!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若天網路 的精彩文章:

TAG:若天網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