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多少父母把和孩子分房睡變成了一場暴政

多少父母把和孩子分房睡變成了一場暴政

多少父母把和孩子分房睡變成了一場暴政

作者丨 JennyLiu

№.1

演員馬伊琍曾經在微博上提及女兒Emma在得知同學自己單獨睡覺後,也主動提出自己要跟媽媽分房睡,並很快習慣了自己一個人睡覺。

媽媽還沒要求和孩子分房睡,孩子倒主動提起來了,這當媽的還真有點不適應了,所以後來馬伊琍在微博上說期待著將來有一天,女兒還能親昵地對她說:媽媽,今晚我想跟你一起睡。

多少父母把和孩子分房睡變成了一場暴政

關於和孩子分房睡,相信很多父母都有一些共同的困擾:


孩子多大開始分房睡好呢?

是否需要提前訓煉呢,幾歲開始可以開始訓練呢?

獨自睡覺對孩子的獨立能力有多大影響呢?

........

所以,一看到一些育兒專家的幾歲分房睡的建議就會趨之若鶩,不管孩子有沒有準備好,也不管孩子的個性特質,都『嚴格』地執行,並以鍛煉孩子的獨立能力為由,對孩子哭鬧和不願意也是不管不顧。

最後,孩子終於能一個人睡了,可再也不願意和父母親密了。

在網上看到一個家長發的帖子,說是為了培養孩子的獨立能力,在孩子3歲時開始分房睡,孩子不願意,就把自己的房門緊緊關上,不論孩子怎麼敲門,在門外怎麼鬧,都不管,直到孩子不再哭鬧了,便會開門把孩子抱到另一個房間,即使中途孩子再次醒來哭著要和爸爸媽媽睡,也是斷然拒絕,直到孩子哭累再次睡著。

後來有一次帶孩子去旅行的時候,這個媽媽原本打算和孩子睡一起,卻遭到孩子的拒絕:我不要和你睡,我不喜歡和你在一個房間。

那一刻,這個媽媽懊悔極了。

多少父母把和孩子分房睡變成了一場暴政

№.2

為什麼孩子會害怕和父母分房睡?

那些嚴格遵守分房睡的父母們也許都忽略一個本質問題:

孩子天生對夜間是充滿焦慮和恐懼的,對入侵者、魔怪、無法解釋的聲響害怕,和對黑暗的恐懼都是很常見的現象。

在人類進化的過程中,有99%的時間是以游牧方式生活的,對於原始人類而言,夜晚被獨自留下的孩子很可能被其他獸類捕食,意味者遺棄和可能的死亡。

所以分離會讓大腦的原始區域發出一系列恐慌反應,也會引起一段生理的疼痛過程,而家長作為孩子的保護者,與孩子分離時自然就會增加他們的夜間恐懼。

一項對西方孩子的研究顯示:


在荷蘭有超過73%的4到12歲的孩子經歷過夜間恐懼,在澳大利亞8到16歲的孩子中間,也有64%的孩子確認他們經歷過夜間恐懼和焦慮。

夜間焦慮和恐懼正是破壞優質睡眠的第一殺手。

不難發現,生活中那些壓抑或是有焦慮情緒問題的孩子,都有遭受過長期的噩夢或其他睡眠障礙問題。

我們成年人在睡覺時如果感到焦慮,受到威脅,或悲傷時,皮質醇(一種壓力激素)水平就會升高,引發抑鬱感,所以對於還未發育完全,無法處理自己恐懼情緒的孩子來說更加是一件棘手的事情了。

而且,有些孩子天生比其他的孩子更害羞,當他們面臨自己的恐懼時,先天的生理劣勢會讓他們的右腦前葉活動更加劇烈(前葉是大腦處理恐懼和焦慮的區域)。

所以,每個孩子在獨立睡覺前至少都要學會以下能力:


成熟的時間觀念(能夠判斷什麼時候我會再次看見媽媽?)

控制情緒衝動的能力

分辨表象和實質的能力

明辨意識,信任理性結論而不被感覺信號所誤導。(地板上那團陰影看起來像是個魔鬼,但是我知道,那實際上是一堆衣服。)

實踐證明,大部分孩子在四五歲都還沒有發展出以上幾點能力,即便是有些孩子可以明辨自己的情緒,也無法為自己發明一套有效處理自己恐懼的程序。

一個孩子要做到這點,需要來自父母親敏銳,溫柔的鼓勵和支持。

多少父母把和孩子分房睡變成了一場暴政

№.3

幫助孩子處理夜間恐懼的12個建議

簡單粗暴的讓孩子獨自留在黑夜中,任由他懊惱和哀傷,是不可取的,一是孩子還沒有從中走出來的能力,二是這樣做會增加孩子的各種情緒問題。

正確的方法應該是這樣的:

1、尋找日常壓力源

日間焦慮的孩子(來自學校、同父母的分離或是其他因素)更容易害怕黑暗,恐懼獨自睡眠。你可以通過幫助他對付日間壓力,來減輕孩子的夜間恐懼。

2、重估孩子的睡眠需求和睡眠時間

有時候家長會高估了孩子所需要的睡眠時間,他們會在孩子們睡著之前很長時間,就把他們送上床,這樣孩子被扔在黑暗中,會經受更多的夜間恐懼煎熬。

3、避免接觸恐怖素材,如電視,故事,和圖像(尤其是上床之前)

一項最近的調查顯示,5到6歲的孩子,被動收看成年人的電視節目(恐怖電影,或者夜間新聞)整體上在夜裡睡的較少,並有更多的睡眠干擾。

4、通過撫觸的力量同恐懼做鬥爭

身體的關愛會關閉分離焦慮的閘門,所以多擁抱,多和孩子進行肢體的接觸可以讓孩子獲得更多的安全感。

5、要有耐心

如果孩子的夜間恐懼剝奪了你的睡眠時間,很自然你會感到不滿,但不要直接對孩子發怒或是刺激他們,如果孩子感到自己不被接納,這隻會加劇他們的分離焦慮,而讓事情變得更糟。

6、對夜間恐懼做出迅速反應

向孩子保證,夜間恐懼是不真實的,向他解釋,每個人偶爾都會經歷夜間恐懼,越是迅速的打斷孩子在噩夢中的徘徊,孩子就越能再次快速睡去。

多少父母把和孩子分房睡變成了一場暴政

7、為孩子準備一盞夜燈

當你和你的孩子正在同夜間恐懼做鬥爭時,打開可以調節燈光的小燈,柔和的燈光會讓孩子感受到安全和平靜。

8、給孩子樹立一個淡定的,行事自信的榜樣

當孩子在恐懼狀態中來找你,要溫和地、敏感地回應他,告訴他你了解他的恐懼,每個人偶爾都會害怕,大人也一樣。

但與孩子的共情要適度(孩子會通過觀察和模仿他人來領會恐懼,當你的孩子確信你非常焦慮和擔憂時,他們會變得更為恐懼)。

9、如果可以,證明給孩子看,他們的恐懼已經消失

小孩子缺乏明辨表象和實質的能力,對這些孩子來說,告訴他們附近並沒有鬼怪還不夠,需要你真的去看並且確認這一切。

10、告訴孩子如何去放鬆

當你安慰哭泣的孩子時,可以教他呼吸訓練法,將自己的一個呼吸,分成幾個小部分,研究表明,40% 的孩子通過這樣的呼吸法減少了身上的恐懼感。

11、通過想像歡樂,安全和勇敢的場面來對抗恐懼

讓孩子去想像讓他們感到歡樂和有控制感的場面,比如,鼓勵他想像正在和自己最喜歡的寵物一起玩,也可以讓孩子練習告訴自己,他很勇敢。

12、通過角色扮演教授應對技巧

在白天,可以和孩子聊聊他的恐懼,和他探討該怎樣來和恐懼做鬥爭。

讓孩子在遊戲中扮演一個小角色,另一個大人或是年齡稍長的大孩子來分別扮演恐懼中的孩子和來幫忙的父母。

扮演的過程中,「大人」告訴「孩子」該怎樣來對付自己的夜間恐懼,而「孩子」則嘗試每一種技巧,遊戲最後,再讓小孩子去扮演安慰人的大人。

多少父母把和孩子分房睡變成了一場暴政

總之,一句話,每個孩子的成長節奏都不同,個性特點也不一樣,並不是一刀切的孩子到了幾歲就要讓他一個人睡,獨立能力並不是刻意逼出來的,而是引導出來的。

等到孩子做好了足夠的準備或者自信坦然地告訴你他要一個人睡時,才是他真正獨立的時候,在這之前,就盡情的享受和孩子在一起的親密時光吧。

——————

——————————

十分媽媽:一個有溫度的親子育兒公眾平台,在這裡,為你分享提升媽媽寶寶幸福指數的一切好文。

微信公眾號:shifenmama8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十分媽媽 的精彩文章:

6個天然有效防蚊法+更多,無蚊夏天不是夢
3-4歲兒童發展指南,這幾個關鍵時期都千萬別錯過

TAG:十分媽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