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朱元璋剛愎自用,劉伯溫泄露天機,大明基業多少年?

朱元璋剛愎自用,劉伯溫泄露天機,大明基業多少年?

歷史上有許多神奇的事情,特別是各個朝代的興亡,彷彿都有上天的安排的。很多人可能不信,但今天要講故事,卻非常真實,在百姓口頭流傳已有幾百年了。

朱元璋畫像

大明王朝的奠基人朱元璋,十分倚重謀士劉伯溫。對劉伯溫的計謀常常從善如流,而劉伯溫也遇到了知已,對朱元璋的功業無不盡心儘力。朱元璋對於劉伯溫的評價是相當高的,稱他是自己的「張子房」。張子房即張良,為漢高祖劉邦的重要謀士,他跟蕭何、韓信一起並列為初漢三傑,歷史上是非常有名的。

朱元璋本人也十分崇敬劉邦,因為他倆都是草根出身當了皇帝的。劉邦原來只是一個小小的亭長,朱元璋原來當個乞丐、做過和尚,差點餓死了。朱元璋處處學劉邦,所以把劉伯溫稱為自己的「張良」,可見劉伯溫在他心目中是非常重要的。

劉伯溫畫像

然而,與君王共受苦容易,共享樂難。這樣的千古真理,劉伯溫心知肚明。他這個人既然能幫朱元璋取得天下,自然聰明過人,史傳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陰陽五行無一不通。屢屢出奇謀,為朱元璋戰勝了一個又一個強敵,直到登基做了皇帝。朱元璋的褒獎,劉伯溫聽了害怕。初漢的三傑,韓信丟了性命、蕭何下了監獄、張良以黃老之術竭力退讓才有好的結果。劉伯溫多次向朱元璋提出要告老還鄉,可後者就是不答應,劉伯溫禁不住背脊發涼,但也無可奈何。

朱元璋劇照

有一次,南京城的城牆修建完成了。朱元璋看著厚實高大的城牆,內心十分高興,以為自己開創的萬年基業就可以永葆無虞了。於是他問身邊的劉伯溫,「劉愛卿,你說朕的江山能有多少年啊?」

「陛下的江山萬世不絕。」劉伯溫應聲答道。

「你不講奉承話,朕要聽真話。你太膽地說,說錯了朕也不會怪你。」朱元璋語氣很輕鬆,但臉色像鐵板一樣硬。劉伯溫不禁暗暗叫苦,這種問題難有對錯,全看他個人喜好,高興了就說回答正確,不高興了就是回答錯誤。幸虧,劉伯溫精於易理,馬上想出了對策。

「陛下,微臣學識淺薄,怎敢妄測大明永祚。按命理推斷,只有四個字?」

「哦?哪四個字?」朱元璋來了興趣。

「遇順而止。」劉伯溫說。

劉伯溫劇照

朱元璋一聽,第一反應是,這個劉伯溫是見朕意滿志得,規勸朕遇到順境要適可而止,不能過於放鬆自己吧——真是答非所問,正要發作,忽一轉念:遇順而止,這四個字有玄機啊。朱元璋眯起了眼睛,細細了想了起來。我們知道古人寫的是繁體,「順」寫成「順」,朱元璋也是明白人,四個字的重點在於「順」字上。而這個字不正是「川」、「百」「一」「八」組成嗎?組合成一起不正是「三百一十八」嗎?原來劉伯溫給朕打了這麼個啞謎!朱元璋一邊佩服自己的聖明,一邊想到劉邦創立的漢室基業也才兩百多年,就被王莽給篡位了,大明有318年,朕比他強多了,禁不住開心起來。

朱元璋劇照

「劉愛卿,你為大明勞苦功高。朕按你所請,特准你回家養老去吧。」

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轉眼到了明末,各地農民大起義。闖王李自成攻下大明都城,建立了「大順」政權。明朝活了兩百多年就也滅亡了,而劉伯溫神機妙算,「遇順而止」,說得一點沒錯;只不過他泄露天機,下場也不太好,有興趣就來問問小編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穿越千年縱橫古今 的精彩文章:

TAG:穿越千年縱橫古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