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書畫 > 畫山水須明了自然理法

畫山水須明了自然理法

點擊下方藍字搶購書畫優盤

有人問:畫山水什麼時候到自然中寫生?初級階段主要學習傳統技法,解決筆墨問題,到自然中體驗生活是否意義不大?

深入生活,探究自然之理,是自始至終伴隨畫家一生,不可缺少的課程,石濤提出「搜盡奇峰打草稿」,一語道破其中奧妙。石魯在他所著的《學畫錄》中說:「生活決定精神,畫無生活若加工無原料,生活枯竭,畫必凋敗。」生活是藝術創作的源泉,體驗生活和大自然進行思想感情的溝通和交流至關重要。

繪畫如詩,講究「神」「意」「氣」;但這詩的要求,又決不能脫離「形」「理」「法」。王國維《人間詞話》中說:「……雖如何虛構之境;其材料必求之於自然,而其構造,亦必從自然之法則。故雖理想家,亦寫實家也。」繪畫中要使形象構造合乎自然法則,必得掌握變自然為藝術的技巧,故「傳摹移寫」列為六法之一。從古至今許多畫家,都從臨摹入手,而齊白石的啟蒙「教師」竟是一部殘缺不全的《芥子園畫傳》。只有掌握了一定的「法」,才能進而師造化、創新意,揮灑自如,達到似乎是「無法之法」的境界。我們研究古人,學習古人的經驗,是為了學會如何處理自然。

中國的山水畫,到宋代達到了一個藝術的高峰。宋人總結了唐以來繪畫書法上的藝術經驗和筆墨技巧,以深密嚴格的崇實精神去探究自然的奧秘,再用詩人的情致加以刻畫、抒寫。給山水畫在審美習慣和創作技巧方面,奠定了豐厚的基礎。

藝術美,是畫家的主觀與自然的客觀相統一的產物。畫家風格的不同,首先基於主觀對客觀事物的認識不同。畫家只有細心地去觀察、發現自然美,明了自然山水的理法、規律,才能使自己的主觀感受有所依託。畫畫最終是「表現」自己,而充分的自我表現,必然建立在對自然理法非常明了的基礎之上。畫畫一方面要從真實中來,另一方面,又絕非被動地記錄自然。所以,在山水畫中,最基礎的一樹一石也要符合生長規律。

古今重寫生的畫家,寫生畫稿數以千計。只有對大自然深入研究,諳熟於心,並且總是飽含詩情,賦予自然以生命的藝術家,才能做到所謂精研自然而後方有「胸中丘壑」。

山水畫學習,有由淺入深,由簡入繁,山、石、樹、木、江、海、溪、瀑的種種畫法,以及霧靄雨雪四時景色,無論簡繁皆須來自生活。一峰一嶺,都非說明式的圖解,而是要注入主觀情感。

學畫不只是起筆落墨的方法或一樹一石的變化規律,而且也包括藝術中最重要的東西:氣韻——生命和美。

方法是重要的,但「墨守成法」則不僅會背離自然的真與美,而且更會束縛畫家個性的成長,限制藝術的發展。所以不能拘泥於不明理法、沒有個性情感的技法。一筆一墨不分某家某派,當從對象出發,方法只是處理自然的手段。

三百年前,沈心友請王氏兄弟編繪的《芥子園畫傳》,幾乎是兩個多世紀中,唯一流傳的「山水畫教程」。《芥子園畫傳》中的技法雖然是前人從自然中提煉總結而來,但是作為固定化的程式它就失去了自然的生命力。雖然有功於入門的法則,卻難免有因陳的暮氣。有成就的畫家,即使一簇夾葉、數點蒼苔,也都要從生活中提煉而來,具有真情實感。

通過長期的寫生實踐,可以發現深入生活有兩種作用,其一是收集素材,其二為探求自然規律。譬如黃賓虹有些寫生畫稿,簡單精鍊的幾根線條,概括了他對山川的整體認識和感受,是對自然規律的研究。哪裡是山,哪裡是雲,哪裡是水,道路交通,雲煙出沒,皆要理會在心,也許此時此刻,他達到了物我兩忘的境界。看黃賓虹畫中的樹、石、房屋、橋樑,如信筆寫成,隨意而發。實則筆墨傳情,他胸中的山川雲樹絕非杜撰,皆從生活中來,符合自然理法,是神奇的造境力從藝術的必然王國走向了自由王國。賓虹先生能達到如此出神入化的程度,和他早年認真觀察生活分不開。沒有大量的寫生積稿過程,便不會有他自由馳騁的天地。(文/丁雪峰 圖/何海霞)

文藝天下

我們傳播一種生活態度讓您一生擁有優雅氣質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美術世界 的精彩文章:

松柏的畫法,經典技法!
看魏紫熙的畫作,體味人間最樸實的歡快

TAG:美術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