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司馬相如:我寫賦是逆天了一點,可別以為我說話也這樣

司馬相如:我寫賦是逆天了一點,可別以為我說話也這樣

這是讀透古代文學史系列推送的第3期節目,出自一往文學訓練營第2次課程第5個知識點。

糾正一個音頻中的讀音錯誤 — 佶(jí)屈聱牙。

GIF

講一個大家可能沒有意識到的問題:我國很早就存在一個言文分離的現象。

什麼意思呢?言是話語、說話;文是文字、創作。不要以為《尚書》佶屈聱牙,那時人們日常交流就是同樣的風貌,這與我們現在是不同的。

比如我現在的講課,寫成文字和口頭表達就完全可以用同一套文稿,但你如果回到漢代,漢賦何其繁複,而《古詩十九首》就簡單易懂得多,因為後者來自民間,更接近口語。

也就是說,寫東西跟日常交流是兩個語言系統。文言文的歷史相當長,一直到什麼時候呢?一直要到五四時期白話文運動才有根本的變化,當然,漫長的歷史時期內,文和言的交融也在不斷進行,二者關係時疏時密。比如明清時期有白話小說,但它始終是小道,是非高雅文學,小說的地位在梁啟超時代才開始獲得認可。

大概來看,當接受對象是普通民眾時,文學表現形式就會俗一些,比如戲劇、民歌、小說、言和文。這對概念,也可以作為我們討論雅文學與俗文學時的一個重要參考因素。

———— / END /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一往文學考研 的精彩文章:

400字看懂今文經學和古文經學的區別

TAG:一往文學考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