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不管孩子是不負責,管多了又「父母皆禍害」,到底要我怎麼樣

不管孩子是不負責,管多了又「父母皆禍害」,到底要我怎麼樣

這不是育兒指南,也沒想教給父母任何「正確的」育兒方式。每位父母選擇如何育兒,都是在所處時代、 當地文化以及當前主流育兒意見影響下形成的。你認為一定正確的養育方式並不是天經地義的,也沒有什麼國際標準。

能夠跨文化地看待養孩子這件事,不僅對父母是種鬆綁,也更符合養育的本意。

雖然現在的父母比以前任何年代的父母工作都忙,但他們對養孩子的自我要求卻越來越高,需要學習的育兒知識越來越多,對孩子的管理也越來越精細。

儘管爹媽們已經在拚命學習了,卻遭遇了比以往任何時代都多的批判,比如「每個熊孩子身後都站著一個熊父母」,比如把一切問題都歸咎於原生家庭,更典型的還有曾經火爆豆瓣的「父母皆禍害」小組。

其實,直到20世紀初,送14歲的男孩下煤礦、12歲的女孩去洗衣作坊都是非常正常的,沒人會批評父母太狠心。而過去幾十年巨大的社會變遷,兒童福利概念的形成與強化,科學技術的飛躍發展,讓父母們享受新世代的豐富與便捷的同時,也成了壓力最大的父母。

父母們不管,是不負責;管多了,又遭抱怨,這是為什麼?父母管得到底對不對,又有用沒用呢?

這時,我們神奇的人類學家出場了。他們是一對夫妻 Robert 和Sarah。Robert A. Levine是哈佛大學教育與和人類發展系教授,他的妻子Sarah Levine曾經是哈佛大學教育學院研究員。

兩位作者,Sarah Levine和Robert A. Levine

他們用了長達47年的時間研究和觀察全世界不同地域的育兒方式,然後夫妻倆寫了本書《家長有用嗎?為什麼日本寶寶睡得香,墨西哥寶寶不打架,而美國家庭就該放輕鬆》(Do Parents Matter? Why Japanese Babies Sleep Soundly, Maxican Siblings Don』t fight and American Families Should Just Relax.)

說育兒,得看看世界各地的

這本書一上來就指出:目前大多數育兒書或者文章都出自心理學研究,但是心理學研究對象大多來自同一個群體:白人,受過良好教育,工業化國家,富有,民主社會。

具體來說,社會心理學的研究樣本,常常是美國在校大學生。而兒童心理學呢?儘管研究者努力擴大樣本的多樣性,但還是難以抑制地把美國孩子的實驗結果推廣到全世界兒童身上,哪怕美國孩子其實只是全世界孩子中的一個小群體。實際上,經濟合作發展組織國家的兒童數量還不到世界兒童總數的十分之一。

所以,與其把具有特殊性的研究結果照搬到你家孩子身上,不如看看世界各地的爹媽都是怎麼養孩子的。

嬰兒該吃母乳,還是喝奶粉?

風潮變來變去

在人類歷史上的大部分時間裡,母乳是嬰兒的唯一食物。

但並不是所有媽媽都有足夠的母乳,也不是所有嬰兒的成長里都有媽媽在身邊,所以1865年,德國化學家,現代有機化學鼻祖 Justus von Liebig 合成了可以取代母乳的奶粉。

奶粉迅速成了爆款單品,瓶喂的方式在歐美國家的上流社會迅速流行,這種新興的餵養方式很是符合維多利亞時代的道德——對情慾和身體裸露必須嚴格控制。

而喂母乳變成了一件不受待見的事兒。婦女們覺得在公共場合餵奶露出乳房很羞恥。1952-1954年在波士頓地區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60%的媽媽完全不採用胸喂母乳,24%的媽媽胸喂母乳的時間只有三個月。

但並不是全世界都是如此。當作者把這種情況告訴他正在研究的奈及利亞女學生時,她們都睜大了眼睛震驚道:媽媽為什麼不給孩子餵奶,為什麼乳房和色情有關係,為什麼在公開場合餵奶會讓人覺得是一種羞恥?

接下來,畫風又變了。

到了1960-70年代,嬉皮士運動興起,人們崇尚自然的生活方式,媽媽們又開始願意母乳餵養了。2008年的一項調查發現,不喂母乳的媽媽比例降到了23%。而這個階段恰恰是更多女性出門上班的時期,按理說喂母乳的難度是增加的。那是什麼起作用了呢?

是專家!越來越多的醫學專家告訴大眾,母乳是對嬰兒最好的食物。

這是2012年5月21日發行的《時代》雜誌,封面上是當時26歲的美國媽媽Jamie Lynn Grumet和她3歲的兒子。Grumet認為只要孩子需要母乳餵養,多久都可以。這一觀點在美國有眾多擁躉,也飽受爭議。這期雜誌也是《時代》歷史上最具爭議同時也最暢銷的雜誌之一。

90年代之後,泵奶器問世,讓上班的媽媽也能母乳餵養了。不過雖然孩子喝到了母乳,但哺乳時候的親密感和互動卻被泵奶器阻隔了。而媽媽們壓力似乎更大了:有了泵奶器,她們還有什麼理由不喂母乳?

英國國家健康醫療服務體系(NHS)的母乳餵養廣告。由於過分強調母乳餵養會給媽媽們造成很大壓力,NHS的廣告詞是,「我不是說母乳餵養容易,我是說,你值得這樣做。」

寶寶該單獨睡,還是和爸媽同床?

各地不相同

讓新爸媽最痛不欲生的一件事就是小嬰兒的睡眠了。嬰兒從媽媽溫暖的子宮出來,需要兩三小時就喝奶,需要父母的環抱和撫摸, 他們一夜就是會醒幾次,這很正常。

但是爹媽為此深受折磨,尤其是美國的父母,因為美國的父母更願意讓孩子單獨睡一個床,甚至一個房間。結果是,他們必須從床上爬起來,走到另一個房間,才能喂到或者安撫孩子。 一夜下來心力交瘁。

為什麼美國的父母這麼做呢?因為他們相信這麼做對孩子最有利。獨立也許是美國家長最看重的品質了。當然,這也是因為醫生告訴他們睡一張床孩子窒息的風險會增大。

紐約州政府健康部門關於嬰兒安全睡眠的海報:

單獨睡,仰睡,睡在小床里。

那麼世界上其他國家的父母是怎樣管孩子睡覺的呢?

農業社會的大多數國家,父母和孩子是一起睡的。而日本,一個現代化國家,父母和孩子仍然是一起睡的。人類學家William Caudiall認為,這種方式促進了媽媽和孩子心理上的相互依賴。不僅如此,日本的嬰兒死亡率是世界上最低的之一,遠遠低於美國;他們的嬰兒猝死綜合征(SIDS)也是美國的一半。

作者夫婦認為,和嬰兒睡一張床的健康風險被誇大了,但是嬰兒和媽媽同床的好處卻被忽視了。

作者說:

在我們家,在在從小就是自己睡嬰兒床, 但是在他頻繁夜醒,或者自己就是無法入睡的時候,我也有過把他放在身邊一起睡的經歷。我不得不說,這樣我們的確都更容易睡著,但我也無法消除心理的恐懼,總怕一睜眼看到他被悶在被子里。所以我都是盡量放他在嬰兒床里,但和我們一個房間睡。

親昵該撫摸,還是眼神對視?

沒有標準答案

對於美國爹媽來說,看著自己孩子的眼睛表達情感是天然正確的。父母時刻看著孩子,對孩子表情誇張的表演,做鬼臉,說故事。哪裡有不願意看到孩子熱烈回應的大人呢。

然而在非洲,孩子總是在媽媽身上貼著是更普遍的,孩子坐在媽媽腿上,背在媽媽背上,在媽媽懷裡吃奶。對於她們而言,和孩子的眼神交流是要避免的,皮膚貼著皮膚卻是必須的

一個非洲家庭。來源:NYT

那是因為非洲的媽媽沒有那麼愛自己的孩子么? 當然不是。這些媽媽在採訪中得知西方國家的孩子和父母不睡在一起,還覺得震驚呢。

作者認為,背後的原因,仍是文化。撫觸利於安撫;而眼神相交或言語逗玩是一種刺激。非洲的媽媽們想讓他們的孩子平靜,長成順從、尊重長輩的兒童。

媽媽們對待嬰兒的互動方式的不同,被認為是媽媽們表達愛和親密的方式不一樣。來看兩組具體的比較。

德國心理學家Heidi Keller對非洲Nso地區和德國的媽媽和嬰兒之間的互動進行比較,發現德國的媽媽和孩子的互相對視持續得更久,而第二年里,Nso的孩子更順從和聽話

作者則對肯亞Gusii地區和美國中產父母的育兒方式進行了比較,主要觀察了孩子從出生到2歲半階段的28個Guiss媽媽和20個波士頓地區的母親。然後發現:

Guiii的媽媽的方式更加安撫,他們更多的抱著孩子或者讓更大的孩子抱著,他們迅速回應孩子的哭泣或不悅,卻對寶寶的日常叨叨不予回應;他們按需哺乳,避免直視孩子的眼睛,不太給孩子玩具,也不逗他們。

美國媽媽則較少抱孩子,和嬰兒說話更多,對哭聲延遲響應,在孩子醒著的時候很願意去刺激和逗孩子,而不是讓他們平靜。因為他們相信刺激對孩子的社會和情感發展都有好處。

不同養育方式的結果就是,相對於Gusii地區的孩子,美國孩子在2歲半的時候更能說,好動,不好管理。

那麼為什麼非洲和美國的媽媽用不同的方式和孩子互動呢?這和文化究竟有怎樣的關係呢?其實,不同社會的家長對孩子性格的偏好是不一樣的,而家長們選擇的互動方式,正是為了達到本土文化對孩子的期待

非洲國家的媽媽有很多孩子,沒有很多時間聚焦在一個孩子身上,所以需要孩子順從,好帶,平靜,溫和。而德國和美國的家長,孩子較少,家長對每一個孩子給與的關注更多,他們希望孩子活躍,獨立,有主見。

當然了,非洲那麼廣袤,不同國家對孩子的養育方式也完全不一樣。作者也對非洲國家內部進行了比較,有很多有趣的例子,大家可以看書里的敘述。

分別來自納米比亞、日本、美國和蒙古的四個小寶寶。來源:法國紀錄片Babies,導演Thomas Balmès

教寶寶說話、上廁所呢?

還是不一樣

Toddler(學步兒)是一個很牛逼的群體。他們會走路,開始講話了,無敵天真可愛。但同時,自我意識和反抗精神也見長,發起脾氣來不分時間地點姿勢,戲劇效果怎麼震撼怎麼來。

但每個文化中這個時期的孩子都是一樣的么?家長的對策都是一樣的么?當然不是。

比如在說話這件事兒上,美國的家長很重視和孩子說話,她們從孩子剛出生就經常和孩子對話,好像對孩子說的話少了,孩子說話就會晚了,又或者他們就稱不上是好父母了。非洲的媽媽心大,覺得不需要教,孩子到了兩三歲自然就會說話。

語言學家也發現,只要孩子生長在有成人對話的環境中,18個月到36個月是孩子茁壯的學說話時期,這是條普世規律。 換句話說,家長是不是專門對著孩子說話,對孩子學說話關係不大。

農業社會裡,人們住在一起,孩子的成長環境里有更多的大人,更多的對話,他們學習說話的機會更多。而在發達國家,人們過得不是群居生活,當大部分時間只有媽媽和孩子,或者保姆和孩子在一起的時候,頻繁和孩子說話成了「好媽媽「的標準。

再比如,訓練孩子上廁所這件事上不同的家長做法也不同。在1930年代,美國和英國的媽媽通常在孩子一歲以前就開始訓練他們上廁所。 他們把孩子早早學會上廁所當成是自己和孩子的光榮。 當然,這和沒有洗衣機去洗布尿褲也有關係,你懂的。相比之下,當代的美國家長,則相信要等孩子準備好了才開始,孩子應該是這個變化的主導者,他們強調要尊重孩子。

中國,大家可以分別回憶一下童年,還記得你爸媽為了讓你拉屎拉尿發出的噓噓聲么?不止中國,印度也一直使用這種類似巴普洛夫訓狗的方式來訓練孩子上廁所,人為製造了各種模擬音效。

《飛屋環遊記》里的大狗,一聽到「松鼠」就怔住。中印哄孩子便便發出噓噓聲,原理同巴普洛夫訓狗。嗯,感覺哪裡不太對……

在非洲,太平洋島國和南美洲等其他的農業社會,壓根就不存在訓練孩子上廁所這回事兒,孩子們大部分時間在戶外玩耍,他們的糞便輕鬆的被掃到動物的排泄物一起,然後天然降解。

所以美國家長的這種等到2歲左右才開始嚴陣以待的訓練圖啥?這離不開一次性尿褲的廣泛使用,否則誰願意手洗兩年的尿布?但同時,也跟美國文化中強調孩子的自主性有關。技術和文化戰勝了自然。

那作者夫妻養孩子呢?

這兩個用了半個世紀來研究全世界父母撫養孩子的教授,他們是怎麼養大自己的孩子的呢?

Sarah說:

「我們帶著孩子們一起去做田野調查。 當他們是小孩子的時候,他們和我們一起住在非洲,大一點又和我們一起住在墨西哥。我們相信,孩子應該像花朵一樣自由綻放。我們感興趣的是他們會成為怎樣的人,他們也許會和我們完全不同。事實是他們中的一個成為了一個計算機工程師,我們卻連燈泡都不會換。

現在他們也成為父母了,我們會特別小心地和她們聊養孩子的事兒,生怕吵起來。 」

Robert補充:「是的,他們可容易生氣了。」

你看,哈佛大學教育系教授又怎樣,研究了全世界爹媽如何養娃又怎樣?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公眾號成長合作社

(TrulyJustKids)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果殼網 的精彩文章:

《孤單北半球》的女主竟是天文學家?
解決北京戶口,技術研發多崗位同時開放,錢多待遇好速來!

TAG:果殼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