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別再說阿根廷是倒退回發展中階段的發達國家了!

別再說阿根廷是倒退回發展中階段的發達國家了!

阿根廷在小組賽最後一刻終於成功晉級

前兩輪一平一負的阿根廷,終於依靠第86分鐘的進球和主要競爭對手冰島被克羅埃西亞絕殺,在最後一刻成功逃出生天,晉級淘汰賽。看著阿根廷足球隊遠不如以往的小組賽表現,《阿根廷,別為我哭泣》沒奏響,網路老梗「阿根廷是變回發展中國家的發達國家」卻難免在今昔對照下又被念叨。

當今世界普遍認可的發達國家和地區名單

「阿根廷是退回發展中國家的發達國家」這話經常見諸網路,但仔細分析就會發現其實不對,因為阿根廷從來不是發達國家。所謂發達國家的概念,在阿根廷最富裕的時期,根本還沒有正式提出。發達國家是相對於發展中國家的產物,而發展中國家的概念,也是在二戰後殖民體系崩潰,大量前殖民地國家紛紛主權獨立後才出現,並成為區分世界各國國情的主要概念。在阿根廷歷史上最富裕的時期,還不存在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概念。

19世紀末的義大利小說《千里尋母》,講述了一位義大利少年遠赴阿根廷,尋找在當地打工的母親的故事,當時前往阿根廷淘金甚至移民是許多義大利人的選擇

再來看阿根廷所謂「發達國家」的含金量幾何。潘帕斯雄鷹的確高飛過,阿根廷曾有一段黃金三十年,1880年開始阿根廷依靠大量出口農產品賺取高收入。黃金時期的阿根廷,富裕得讓歐陸國家為之側目。同期處在工業化高速發展階段的歐洲,社會貧富嚴重分化,導致大批國民遠赴南美打工撈金甚至移民,30年內阿根廷人口增長了五倍。阿根廷人用巨額出口收入,大搞現代化基建和免費義務教育,電線、鐵路等工業文明的象徵在這段時間內遍布全國,民眾識字率從22%猛增到65%,首都布宜諾斯-埃利斯更有「南美巴黎」的美譽。

胡利奧·阿根蒂諾·羅卡,阿根廷經濟繁榮時代的象徵人物之一,1880年和1898年先後兩度成為阿根廷總統,1914年羅卡去世後,阿根廷的繁榮時代也走向終結

一戰前夕的阿根廷,經濟總量世界前七,人均收入比肩法德,識字率高居南美之首,黃金三十年可謂名副其實。這段時期也是被很多人看作「阿根廷是發達國家」的時期。然而過於單一的經濟結構,最終令潘帕斯雄鷹半空折翼。工業和農業,作為第二和第一產業的代表,猶如一對翅膀,只靠一隻翅膀翱翔的雄鷹,是飛不久的。沒多久,雄鷹就墜地了。

阿根廷經濟結構單一,過度依賴農業生產,但國內卻又缺乏生產農業機械的工業實力,進入機械化大農業時代後,不得不長期從歐洲國家進口農用機械維持生產力。一戰爆發後,歐洲各國轉入戰時生產模式,民用轉軍工,農用機械大為減產,缺少民用機械進口的阿根廷,因為工業化實力不足而吃了大虧。由於生產力下降,阿根廷不但沒能乘戰時歐洲各國食物緊缺大賺一筆,還導致出口收入銳減,國內工潮此起彼伏,社會出現危機,執政黨失去30多年的政權,黃金時代就此結束。此後的數十年內,阿根廷雖然一度跟上現代化經貿發展的腳步,卻再也不復黃金三十年的風光。

庇隆總統夫婦,以高福利和補貼維持支持率的庇隆主義雖然短期內鞏固政權,但卻損害了阿根廷的長遠競爭力

經濟繁榮時期的阿根廷,表面看經濟總量處在世界前列,國民收入和受教育比例都迅猛上漲,國力和經濟不斷提升,但內部卻極其落後。經濟繁榮的畫皮下沒有几絲血肉,全是坐吃山空後剩下的骷髏白骨。最高領導層缺乏積極發展工業和科研的遠見與決心,民間也缺少相關認識,阿根廷小學入學率極高,但高等教育普及率低下。所以雖然阿根廷識字率高、收入高,但是輕視科研和工業發展,沒有把高識字率轉化為大量理工科人才,高收入也沒有變成工商業實體經濟,最終為自身的長遠發展埋下地雷。戰後阿根廷領導層雖然意識到發展工業的重要性,但卻使用了缺乏活力的統制經濟方式引導發展,政府管制下,一昧以關稅壁壘保護本國行業,缺乏對生產力有本質提升。

切.格瓦拉,阿根廷20世紀最知名的革命家,格瓦拉和庇隆夫人兩個阿根廷國家偶像,背後是阿根廷政治的失敗

隨著其他國家農業生產力的上升,阿根廷再也無法獨美於世界,收入降低後的阿根廷自然「回歸」自己本就屬於的發展中國家和第三世界行列。每逢經濟低迷之際,民粹勢力、軍政府、革命者等各股政治力量你方唱罷我登場,逐漸把昔日的南美明珠變成屢次發生經濟危機,並演變為社會和政治危機的失敗國家。

阿根廷的失敗,是所有發展中國家的殷鑒,而非發達國家的參考。縱觀阿根廷的近現代發展歷程,不難得出結論,阿根廷即使是最富裕繁榮的時期,也夠不上發達國家的資格。發達國家都是高收入國家,但高收入國家不一定是發達國家。當今時代的沙特等國在石油危機時期,也曾是高收入國家,沙特等國以石油出口賺取大量收入,但本國的工業和科技實力卻相當有限,這些海灣石油富國也從未被任何權威國際組織看做是發達國家。雖然國際社會的各種機構和組織對於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標準具體各有不同。但可以肯定的是,發達國家門檻絕不僅僅是擁有高收入和高福利就能進入的,還需要先進的工業和科技實力。

阿根廷現任總統馬克里力圖振作經濟,但沒有人知道他是否能成功跳出歷史怪圈

缺乏依靠工業與科研實力的阿根廷,本就是一個類似沙特的國家,單一的經濟產業結構和脆弱的工業實力,讓整個國家完全沒有工業化國家擁有的競爭力,聯合國、世界銀行、經合組織等國際組織從未把沙特等過度依賴石油出口收入的海灣富國看做是發達國家,百年前只靠農產品出口賺取巨額收入的阿根廷更不可能是。

在經濟日漸衰敗的阿根廷,足球是少數可以維持國家自信的渠道。然而隨著阿根廷經濟的衰退,國內聯賽競爭力也不斷下降,足球水平也日漸衰落。如今阿根廷頭牌球星梅西的前半生便是這一現象的縮影,1987年出生的梅西,從小天賦異稟,11歲時被發現患有生長激素不足,看上他天賦的阿根廷職業球隊無法擔負治療費用,以至梅西全家出於對阿根廷經濟的不看好在2000年遠赴西班牙(2001年阿根廷爆發全國大亂的金融危機)。西甲豪強巴薩羅那看重梅西的天賦,願意支付醫療費用,就此挽救了一位世界級巨星的足球生涯。沒有人知道有多少足球人才因為阿根廷社會發展的落後而流失,優秀運動員和教練員人才以及足協管理人才的減少,也嚴重妨礙阿根廷足球水平的發展。

100多年前已經展翅高飛的國度如美、英、法、德,如今依然翱翔。健全完善的國家政體運作方式,先進的科技和工業實力,出口技術和資本換取高收入維持的高福利,才是發達國家長盛不衰的原因。整個20世紀,所謂的「發達國家」經受兩次世界大戰破壞的同時,還有長期維持高昂防務開支的財政壓力,但並沒有任何一個真正意義上的發達國家,倒退回所謂的「發展中國家」。

麥當娜主演的電影《庇隆夫人》讓《阿根廷,別為我哭泣》成為阿根廷第二國歌

看阿根廷成功出線了,唱不了《阿根廷,別為我哭泣》,就開始猛嚼「阿根廷是退回發展中國家的發達國家」的陳年老梗博眼球很無聊,吸取阿根廷為什麼沒成為發達國家的經驗教訓,才有價值。

(世界盃系列文章之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天妖的自留地 的精彩文章:

梅西C羅爭霸錄:C羅是怎麼逆轉梅西的?

TAG:天妖的自留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