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日本送來這一黑科技,助力我國航天事業新飛躍

日本送來這一黑科技,助力我國航天事業新飛躍

眾所周知,我國的空軍力量一直是我國軍事力量的一個顯著短板之一。而越來越注重提升我國軍事綜合實力的中國政府也開始了一系列創新舉措。諸如在近日首次將一款名為T800的新型複合材料應用於國內的直升機型號之中,可以說,這一舉措在一定程度上可視為是我國科研技術的一次飛躍。傳統的我國科技主要將研製重點放在技術改進方面,但是對於原料改進卻做的少之又少。據悉,這一款名為T800的新型複合材料儘管首件出現了一點技術檢驗上的問題,但是並不影響我國科研人員的激動之情。作為一個新生命,T800複合材料還需要一段成長時間,因此,此項目的負責人也表示,他們將繼續攻堅克難,不斷地進行技術和工藝改進,以在最短時間爭取到更加具有適用性和實用性的碳纖維及其複合材料。

可以說,這個嶄新的行業也存在諸多空白,因此,含金量的提升只是一個時間早晚問題。如果非得按照「一代材料一代裝備」的說法來看的話,那麼,新時代、新形勢和新背景下,中國軍隊的新一輪主戰裝備也開始進入大規模的更新換代的周期之中。碳纖維極其複合材料產業開始會迎來朝陽,並可以在和國際的對接過程之中不斷提升其含金量。可以說,這一塊晚來的千億產業大蛋糕正在散發著誘人的香氣,但是,心動的人有很多,真正有行動的人卻少之又少。這可以歸結於碳纖維技術的複雜性。

碳纖維產業主要以產業鏈的形式而將各個聯繫緊湊的環節聯繫在一起,主要可以分為上游、中游和下游。其中,在這個過程之中,原絲生產是基礎,碳化是前提,其他複合材料及其拓展應用是延伸,以下游為例,我國的複合碳纖維材料產量少的原因就是因為較難將其應用在實際加工之中,從而使得新型複合材料成為現實。

從碳纖維的屬性層面來看,這種新型複合型材料主要以較高的含碳量為主要技術內容,具有強度高、熔點高、耐腐蝕等等特性。這種特質可以極大程度地適用於航空領域,而這其中的訣竅就在於環氧樹脂的加入。這一種有著優良性能諸如電絕緣性能的原料分子可以增加碳纖維的粘性。如果單純來實現量產,那麼我國則需要依賴於外國的大閨蜜們進口來滿足我國對於環氧樹脂的消耗。而作為我國首要選擇的國家——日本,可謂對這種材料的使用是得心應手。其本土的東麗公司以T數作為衡量碳纖維可承受的拉力程度,在成正比的情況之下,T數越高也意味著碳纖維質量將會越好。

以我國目前對於T800等碳纖維的技術開放情況而言,還落後日本幾十年的時間。這種差距的落成並不是一兩天就形成的,因為我國的航空航天科技發展歷程較短,因此,在碳纖維的開發和利用等方面,的確還不如日本那麼廣泛,可以稱得上是粗級加工。另一方面,因為我國進入工業化社會的時間較晚,所以相應的,我國化學工業基礎較為薄弱,難以支撐我國碳纖維技術的獨立開發。這種新型複合型材料也具有一定的脆弱性,所以如果技術不成熟的話,那麼成功率是很難看的。

但是航天航空對於原料的要求特別嚴苛,因此,在較為嚴酷的使用環境之下,所研製出來的碳纖維複合材料必須可以經歷重重考驗。對此,我國還是秉承著虛心學習的態度,積極地取人之長,補己之短,如哈工廠的技術團隊一併被交由具有豐富管理經驗和技術知識的西班牙工程師,而不是任用中國科研人員作為引路人。這些遠道而來的朋友不僅將來自於伊列斯卡斯空客工廠的先進技術送到了我國,也越來越樂意無條件地傳授中方科研人員以先進的經驗和技術。在中西共同友好合作的前提和基礎之上,我國的很多科研人員也意識到其中的短板問題並進行不斷地攻堅克難。而貼著哈爾濱工廠標籤的中國製造主要流向國家也是西班牙公司,為的就是互惠互利。一直依賴於從外國進口碳纖維材料的中國並不會想到,有朝一日可以將這種舶來技術不斷地返回給西方國家,這種進步無疑是令人鼓舞的!中國在未來還是有很多困難和阻礙去一一克服,因為,只有不斷前進,才可以知道對手到底有多努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鐵血軍事 的精彩文章:

大烏龍!土耳其空軍雷霆出擊,結果炸死自家海軍232人
這種處決俘虜的方式有點特別,竟然不沒收武器,俘虜也不反抗

TAG:鐵血軍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