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朱元璋信奉伊斯蘭教的證據曝光

朱元璋信奉伊斯蘭教的證據曝光

御制至聖《百字贊》

中國明朝皇帝敕賜伊斯蘭教清真寺的贊文。因贊文整100字,故名。元末,大批回回人的後裔參加了朱元璋領導的農民起義,不少回回將領建立了殊勛,成為明王朝的開國功臣,著名的有常遇春、沐英、馮勝、藍玉等。因此,明太祖朱元璋對穆斯林採取懷柔政策,對伊斯蘭教持寬容保護態度。他稱帝後於洪武元年(1368)便下諭敕建南京三山街及西安子午巷清真寺,並御制至聖《百字贊》賜清真寺。《百字贊》稱頌伊斯蘭教是「仁覆天下,道冠古今」,同時也贊安拉,贊至聖穆罕默德。

《百字贊》除在南京凈覺寺、西安化覺寺、杭州等地清真寺存有碑刻外,在全國穆斯林中廣為流傳,並載於中國伊斯蘭教典籍之中。現存的南京凈覺寺系明洪武二十一年(1388)奉朱元璋敕諭,為安置歸附的回回人亦卜刺金、哈馬魯丁而建。王鏊於明弘治五年(1492)撰文記其事,碑已不存,而此文收於清代劉智所著《天方至聖實錄》內。凈覺寺原有磚刻門樓1座,上有「敕賜」2字,它足以印證《百字贊》為朱元璋撰賜。

(2).百字贊:是明太祖朱元璋為讚揚先知穆罕默德而書寫,共一百個字,感情真摯,敘述詳實,在穆斯林群體中廣為流傳,穆斯林篆刻家劉崇耀先生巧手妙筆將這一百個字刻在了小小見方的篆章上,一舉奪得了全國少數民族書法大賽的獎牌.

(3).「十大回回保洪武」之說 :朱元璋稱帝後在明洪武元年敕賜修建清真寺,御制「百字贊」稱頌穆罕默德,使伊斯蘭教和回族得以發展。《鳳陽府志》載,朱元璋登基後曾於宮中設宴款待其原恩鄰「季巴巴、王媽媽」等。「巴巴」是對回族中朝覲過或德高望重者的尊稱。十大回回為誰?正史則難以稽考,按照回族民間傳說,泛指常遇春、胡大海、丁德興、沐英、藍玉、馮勝、馮國用等這些輔佐朱元璋打天下的高級將領。大量回回隨「十大回回」將領征戰南北而入居全國各地。

(4).明武宗朱厚照崇信伊斯蘭教,在其在位期間(1506—1521),曾對當時中國社會的各個宗教進行過評述,他認為:「儒者之學雖可以開物成物,而不足以窮神知化。佛老之學,似類窮神知化而不能復命歸真。蓋諸教之道各執一偏,唯清真認主之教,深源於正理,此所以乘萬世與天壤久也。」可見其對伊斯蘭教的推崇。他還親自寫了許多讚美伊斯蘭教的詩,後來被編輯成了《御制尊真主事詩》。在這裡,舉其中一首作為例子,詩曰:「一教玄玄諸教迷,其中奧妙少人知,佛是人修人是佛,不尊真主卻尊誰?」明武宗朱厚照還有一個阿拉伯文的名字,叫作妙吉敖蘭(mejid-Allah),意思為安拉的榮耀。

朱元璋由貧窮的牧童到皇帝,他早年傳說進寺廟當和尚是誤傳,應該是進了清真寺。

他在與元朝和群雄的拼殺中,往往能出奇制勝,逢凶化吉;他那運籌帷幄決勝千里之外的軍事才能,常常令人嘆為觀止;他振興破敗的雄心,反腐倡廉的執著,治世理亂的雄心,以及開規模、立條章、審形勢、構框架之中表現出來的局器宏闊、處事條理等等的較高文化素養,無不使人驚服。他的文化知識,以至深厚的文化素養,對傳統文化的認識與理解令人讚歎。他聰明而有遠見,神威英武,收攬英雄,平定四海,納諫如流,求賢若渴,重農桑,興禮樂,褒節義,崇教化,制定的各種法規都很相宜,自古以來,前所未有。

從《百字贊》中不難看出,朱元璋高度讚頌了真主和穆聖,褒揚了伊斯蘭教。如果他對伊斯蘭教沒有信仰和深刻認識,是寫不出如此贊文的。一個小小的題詞撰文所呈現出來的中國宗教發展史,是多麼的令人不可思議呀。也使一直以儒家學說為立國之本的中國皇家正統,除了在不同歷史時期,封建統治者篤信佛教、道教外,還出現了信仰伊斯蘭教的這樣一個有趣的歷史現象。實在讓我們不禁感嘆,中華民族和中華文明的包容性與融合性,在世界上絕對是當之無愧、首屈一指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付春兵 的精彩文章:

今天是溥儀的最後夫人李淑賢女士辭世二十一周年紀念日
東陵大盜孫殿英最後的人生結局

TAG:付春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