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什麼人更容易過勞死

什麼人更容易過勞死

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心血管內科主任 馬根山

近些年,「過勞死」的概念逐漸為人熟知,「工作累、壓力大」成了很多人的口頭禪。近日,發表在《柳葉刀》雜誌的子刊——《糖尿病與內分泌學雜誌》上的一項新研究,揭示了兩類工作壓力(高工作要求且對工作缺乏控制,工作激勵機制失衡)與死亡風險的關聯性。

該研究針對歐洲10萬多人進行了長達14年的隨訪,結果發現,患有心血管代謝性疾病(如冠心病、中風和糖尿病等)的男性,如果有著高工作要求和對工作缺乏控制感兩大壓力,則過早死亡風險升高68%;即便已康復,工作壓力與死亡風險的關聯依然存在。無心臟病的男性如果工作激勵機制失衡,死亡風險也會輕度升高。

研究主要作者、英國倫敦大學學院教授基維馬吉說,職場工作是成年人常見的壓力源,會激發人體固有的壓力應激反應機制,僅控制血壓和膽固醇水平無法消除相關死亡風險,必須結合其他干預措施,比如在疾病康復計劃中納入壓力管理、重新安排工作時間等。

從醫學上解釋,「過勞死」是工作時間長、心理壓力大、勞動強度加重、經常精疲力竭的亞健康狀態,突然引發身體潛在的疾病急性惡化,因救治不及時而失去生命。最易誘發「過勞死」的5種疾病依次為:冠狀動脈疾病、主動脈瘤、心瓣膜病、心肌病和腦出血。此外,消化系統疾病、腎衰竭、感染性疾病也可能導致「過勞死」。

資料顯示,我國「過勞死」的高危人群已從體力勞動者轉向腦力勞動者,集中在軟體、廣告、媒體、醫療、金融等行業,且呈年輕化趨勢,尤其中青年骨幹最應警惕。誘因多源於不良生活習慣,如熬夜、抽煙酗酒、過度勞累等。很多「過勞死」的人都有連續熬夜工作或經常加班的共同點。熬夜帶來的傷害很多,比如腦袋昏昏沉沉,心情莫名沮喪,肩膀、背部、腰部等處總是酸痛疲倦,口腔潰瘍、牙周病、胃炎、便秘、食欲不振等反覆發生。

正如一篇針對該研究的評論所說,社會應當鼓勵和重視減輕心臟病患者的工作壓力。而且,與沒有工作壓力的人相比,有工作壓力的人心理健康狀況普遍較差,心血管病患者心理障礙、抑鬱、焦慮等的患病率高於普通人群。

預防過勞死,首先要改變不良生活習慣,保證充足睡眠;每天深呼吸5次能提高肺活量,增加腦供氧量,解除疲勞;過度疲勞時可攝取少量甜食,迅速補充體能;睡前熱水泡腳、喝杯牛奶,通過冥想訓練趕走煩心事,獲得高質量睡眠;盡量不熬夜,不得已熬夜後要及時補覺;適度鍛煉,避免久坐,工作一段時間後起身活動一下筋骨。

科普百分百·助力科普中國,讓科學知識在網上和生活中流行起來。溫馨提示:以上為科普百分百網上閱讀所瀏覽內容,轉載分享只為知識傳播和學習宣傳,本文內容僅代表原作者觀點,如有意見建議,請私信留言,我們會及時處理。歡迎關注,謝謝。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科普百分百 的精彩文章:

古人養生從不花錢 全靠按這十個穴位

TAG:科普百分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