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你以為做個讀者很簡單嘛

你以為做個讀者很簡單嘛

我的書桌上有本《中國通史》,放了有快3年,從不落灰,因為我經常將它從一摞書中抽出來翻一翻,但卻很少讀它——在它這裡我受了很多挫折。《中國通史》的作者是中國「史學四大家之一」的呂思勉先生,在現行的歷史讀物中佔有極大的分量。3年前,我對中國歷史突然地開始感興趣,毫不猶豫地買了它,但除了在買它之後的那年斷斷續續讀了大概十分之一,後面再也不敢多看它。我總是越讀它,疑問越多,越不解。

不可否認,這絕對是一本好書,但我不得閱讀它的法門,找不到一個途徑能真正讓自己進入到書里去。我又想起初二時侯翻看余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也只讀了裡面的道士、文物,就偃旗息鼓。我喜歡裡面的文字,美又奇妙,但是我讀不進去。我總覺得書里的世界光怪陸離卻又距離我很遠,遠到我看不清它。閱讀之中,諸如此類的事並不少。

才女張愛玲曾這樣說:「人生有三大恨事,一恨鰣魚多刺,二恨海棠無香,三恨紅樓夢未完。」那我恨的就是「想讀書而不得門法」。我需要一位智者引我入門,教我如何讀書,教我如何從書中看另一個世界,教我如何從書中習得真知。《如何閱讀一本書》可以稱得上是這樣一位智者了,這本講解閱讀藝術的書,我是準備奉作傳家寶的。

這絕非我的溢美之辭,實在是因為這本書條分縷析、鞭辟入裡地在講解閱讀本身這件事兒,原理、論述、觀點都十分清晰的擺在面前,引用的書本和名人在相應領域都佔有很大的分量,看待閱讀的角度新穎而不失格局,令人不得不信服。

《如何閱讀一本書》的作者是主編了1974年第十五版《大英百科全書》的莫提默·J·艾德勒以及協助其編輯的查爾斯·范多倫。說到查爾斯·范多倫,就不得不說他的離奇故事。查爾斯·范多倫是美國的書香門第出身,他的家族是美國著名的學術家族,父親馬克·范多倫、叔叔卡洛·范多倫都是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文學教授,而且都獲得過普利茲獎,他的母親是作家桃樂絲·范多倫。查爾斯·范多倫也曾任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教授,但後來因為在NBC的一個電視益智節目中與承辦單位一起作弊而離任。這件事還被翻拍成電影《機智問答》,感興趣的朋友們可以去看看電影。

離任後,查爾斯·范多倫收到莫提默·J·艾德勒的邀請一起工作,共同編輯了《大英百科全書》,並把艾德勒1940年初版的《如何閱讀一本書》大幅度增改補寫,並於1972年新出版,也就是我們現在看到的版本。

就像這本書的中文譯者郝明義在譯序里說的「何其有幸」,我也很慶幸在我二十多歲的年紀就能讀到這本書,我清楚地知道這本書將對我在閱讀這件事上產生深遠的影響。我從三個方面談論些這本書給我的感觸。

01

做一個對自己有要求的讀者

知識焦慮現象普遍存在:許多人執著於尋找「知識」、「乾貨」,希望通過源源不斷的信息輸入快速提升自己。讀書成了很多人緩解知識焦慮的方式。與此同時,新的問題產生:「道理我都懂,卻依然過不好這一生」。很多人讀完書後能夠認識到自己的知識架構又豐富了一層,卻依然覺得腦袋空空,自己的生活並沒有太多改變。

一般來說,我們讀書的目的無外乎用於消遣和獲取資訊,《如何閱讀一本書》提出閱讀的另一個目的:增進理解力。事實上,在閱讀任何一本書時,都會帶來消遣的效果,而一本書在不同閱讀者的角度來說,最大的區別就在於是作為獲得信息的方式,還是用於增進自我的理解力。

閱讀一本書時,如果書中談到的內容都是你了解和明白的,那這些訊息只是在你現有知識層次上向你傳達了你們共同理解的東西而已。而如果你並不能完全了解這本書,且了解的程度剛剛好讓你明白其實你並不理解此書,你知道這本書想要表達的東西超出了你所了解的東西,那麼這本書才是包含了能增進你理解的東西。

《如何閱讀一本書》就是為以增進閱讀理解力為自我要求的讀者而作。作者提出:「我們只能從比我們更高桿的人身上學習。我們一定要知道他們是誰,如何跟他們學習。有這種想法的人,就是能認知閱讀藝術的人。任何一個可以閱讀的人,都有能力用這樣的方式來閱讀。」

閱讀是個「憑藉一己之力提升自我的過程」,從一開始只有模糊的概念到更清楚的理解,高於自我本身的去理解一樣東西,向自我發起挑戰,這是身為讀者對自己的責任,即對自己有更高的要求和期待主動提升自己,而非在同一維度上繞圈奔跑,始終在現有水平停留、打轉。

著名的小說家、藝評家馬塞爾·普魯斯特曾說過:「真正的發現之旅非發現新景觀,而是有新的目光。」景觀千奇百怪,也閱之不盡,而目光和視野卻能決定著我們能欣賞出什麼樣的景觀。

那麼增進理解力的閱讀關鍵在於什麼呢?在於思考。「道理我都懂,卻依舊過不好這一生。」道理是別人基於自我的經驗、認知總結出來的,我們只是拾人牙慧,這樣不經過自己思考得到的「真知灼見」,取之容易,用起來卻難。所以閱讀之時,我們不僅要「知其然」,也要「知其所以然」,掌握原理和基本準則,了解書中觀點、論述的脈絡發展,才能說真的閱讀了這本書,增進了理解力。

四個問題能夠幫助我們在閱讀過程中時刻保持專註力、積極思考、主動閱讀:

1.從整體上來說,這本書講了什麼?找出整本書的主題,作者如何圍繞這個主題展開討論,核心主題又有哪些分支。

2.作者細部說了什麼,如何論述的?找出主要的觀點、聲明、論點、論述方式。

3.這本書講的有沒有道理,是全部有道理,還是部分有道理?在能回答前面兩問的基礎上,才能回答這個問題。

4.這本書跟你有什麼關係?從書中獲得訊息對我們有什麼意義?是否從中獲得了啟發?會對自己的工作、生活有什麼建議嗎?只有切身體會閱讀所得,才能算是實踐出自己的真知。

作為讀者,要深知自己閱讀的目的,並依此規劃自己的閱讀過程和技巧,加以思考的主動閱讀,並對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才不算辜負寶貴的閱讀時間 。

02

傾聽作者的心聲

在《溝通的藝術:看入人里,看出人外》一書中,描述到:溝通是一個雙向的過程,雙方都有傾聽和回應的義務;並需要利用一些溝通技巧明白對方的意圖,並表達自己的想法。

閱讀其實就是一個知識溝通的過程。作者努力的分享自己的知識、判斷與情緒,作為讀者,便有責任努力辨別作者所述內容,明白作者想要說的話,與其達成共識。這並不是說我們要毫無保留的接受作者的所有觀點和想法,而是如果我們想要認真回應一個人,就有必要先明白對方的意思,否則我們就只是糊弄對方,也是糊弄自己。

《如何閱讀一本書》將閱讀分為4個層次:基礎閱讀、檢視閱讀、分析閱讀、主題閱讀。基礎閱讀是每個人都有用的基本閱讀能力,檢視閱讀是分析閱讀的前提,對整本書的走向和脈絡有大致了解。主題閱讀則是針對某一個問題廣泛閱讀多本書的一種方式。分析閱讀是閱讀一本書的關鍵所在,這個層次的閱讀就是指導我們透視一本書,充分理解作者想要表達的內容。如果說架構性的分析閱讀就像X光機能夠透視骨骼,幫助我們擬出書本大綱,掌握全書觀點的發展和走向,那麼詮釋性的分析閱讀就是為這副骨骼增添血肉。

簡單來說,詮釋性閱讀就是找出關鍵詞、關鍵句、關鍵段落、關鍵問題,這樣從點到面,從小到大的閱讀方式,就好像是剝洋蔥,剝下一片洋蔥,我們就擁有了一片洋蔥的內容,一層一層地剝開,直達洋蔥潔白的芽心。

語言是溝通的橋樑,也是溝通的障礙。同樣的字詞在不同的環境下表達的意思不盡相同,而同一種含義可以用不同的詞語表達。我們要從字、詞、句、段落中找出作者使用語言的規則,按照作者的規則去努力理解他想要表達的主旨、意圖,從而與作者達成共識。

另一方面,閱讀時,我們應處在「受教」的姿態。有句俗話叫「滿瓶不動半瓶搖」,我身邊就有這樣的朋友,他人說任何話題他都能插上一兩句嘴,但時間久了就會發現其實他對很多事情的看法都僅浮於表面,一些認知和見解也是東拼西湊地形成自己的一套體系。這樣的人我們會稱之為「半瓶醋」。

在閱讀過程中,尤其是閱讀需要提升自己理解力至作者水平才能讀懂的書,切忌這樣的心態。當我們沒有全盤了解作者的觀點以及如何表述、證明這些觀點的前提下,我們是沒有辦法講出作者說的是否有道理的,可能是部分有道理,可能是全部有道理。

培根就曾建議讀者「閱讀時不要反駁或者挑毛病;也不要太相信,認為是理所當然;更不要交談或評論。只要斟酌與考慮。」一本能夠給予我們啟發的書,其作者必定是高於作者的,對於這樣的人,我門理應懷揣學習、受教的心態研讀對方的思想精華,期望能讀出言外之意,有所收穫。

03

作為讀者該有的大格局

也許有人會說,閱讀時間比較私密的事情,與其他讀者又有什麼關係呢?在《如何閱讀一本書》中,作者提到了一個現象:

大部分讀者,特別是閱讀流行讀物的讀者,在使用不同的評論標準讚美或責難一本書——這本書是否新奇、嘩眾取寵,有沒有誘惑力,有沒有威力能迷惑讀者的心等等,而不是在這本書的真實性,論點是否清晰,或是啟發人心的力量上。

並猜想了這樣的危機:

如果任何關於真實的作品不再是關心的焦點時,那麼願意寫作、出版、閱讀這樣的書的人就更少了。

這是時代賦予讀者的一個很大的責任:我們對所閱讀書籍的評斷,會影響到其他讀者是否有機會閱讀到好作品的可能性。也許一個人的評斷對書籍的發布、出版無甚影響,但如果這個人的影響力足夠大,或者是由一個人擴大到一個群體呢?如果這個群體的數量還在不斷增多呢?公正地評斷一本書,不僅是在理解全書的基礎上,對作者給予回應,同樣也是對讀者群體施加影響。

在評斷一本書時,我們應遵守「思維的禮節」。

> 首先,我們要在能夠肯定地說「我理解了」或是能夠用自己的話複述書本的內容。

很多人看完書後都能夠說「我看懂了」,但你再問他「這本書講了什麼?」,他卻說不出來的,這就還是沒有真正地理解。正如書中所言:「毫無理解便同意只是愚蠢,還不清楚便不同意也是無禮。」

> 其次,在不同意作者觀點時,要理性表達意見,不爭強好辯,不盲目反對。

就像亞里士多德在《詩學》中的這段話:「其實這就是我們的責任。為了追求真理,要毀掉一些我們內心最親近的事物,尤其像我們這樣的哲學家或熱愛智慧的人更是如此。因為,縱使雙方是友,我們對真理的虔誠卻是超越友誼的。」我們閱讀的目的在於增進理解力,而非為了贏得與作者的爭辯,應該理性、有根有據地陳述自己的不同觀點,表達不同的看法。

> 最後,注意區別個人意見與知識,其實也是明晰區別資訊與理解的差異,為自己的觀點找到理論基礎。

如果想要表達的主旨沒有理論基礎,那麼這隻能是個人觀點,而非知識。只有當同一個問題下游諸多知識、理論支撐,這個問題才有可能被解決。沒有理論支撐的個人意見只會被認為是情緒化爭辯的一種方式。

在評斷閱讀之物的時,我們的判斷應是基於作者論述的知識是否正確,論述過程是否合乎邏輯,是否完整。這樣以知識的真實性角度出發的評論才是公正地評論,才能算是擔當得起作為讀者群體一員的責任。

讀書不在多,而在精。一次有質感的閱讀體驗,是一次提升自我的機會。如果我們始終做自己能力範圍內的事情,那麼能力不可能得到提升,所以我們不能摸到任何書或文章就讀,我們必須嘗試操縱超越我們理解力的書,超越我們頭腦的書,這才是真正意義上的成長。我們會變得更有智慧,而不只是更有知識。

本書關於閱讀的啟發其實還有很多,篇幅有限,這裡奉上思維導圖,各取所需。建議完整地閱讀這本書,會發現關於閱讀還有很多你不知道的事兒。

·end·

—如果喜歡,快分享給你的朋友們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漂流的大臉貓 的精彩文章:

TAG:漂流的大臉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