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橫山路上榴花紅/貢發芹

橫山路上榴花紅/貢發芹

GIF

江淮文藝

橫山路上榴花紅

文|貢發芹

橫山路是明光市新城區東部的一條新路,取名橫山,是源於明光境內的大橫山、小橫山、橫山鄉(今明南辦事處)。這裡的橫山不是陝西橫山縣境內的橫山,不是分隔越南北部和中部的山脈橫山,也不是國內其他地方的橫山。

橫山路是一條2015年底建成的雙向6車道柏油馬路,兩邊分別有3米寬的綠化帶、5米寬的非機動車道和10多米寬的人行道。北至嘉山大道,南至城南大道,長2500餘米。路兩邊綠化帶2016年6月開始施工,分兩個段落,北段嘉山大道至招信路,長約1300米,人行道中間植有行道樹香樟、銀杏,綠化帶里石榴與棕櫚間植,石榴樹下綠屏為茅衛、冬青、金邊黃楊,日本珊瑚,棕櫚樹下綠屏為忍冬、海桐、紅葉石楠、紅花檵木;南段招信路至城南大道,綠化帶里桂花與香樟間植,桂花樹下綠屏為平枝枸子、掃帚柏,香樟樹下綠屏為日本女貞、常春藤。

石榴花開火樣紅,紅在北段橫山路,路西是梁郢安置小區、錦繡小區、城東農貿市場、預留的五星級酒店開發區,路東是龍泉安置小區、南翔凱旋門小區、城東公園、陽光學校、迎賓公園。北段橫山路是明光東城一個人氣較旺的區域,綠化樹以石榴為主,旺上加旺,更是別有情趣。

石榴在江淮地區很常見,多栽植在庭院之中,便於管理,可以有效防止果子成熟後被路人隨意採摘。野外種植作為一種產業的最有名的是距明光80多公里外的淮河岸邊的懷遠縣,這裡是著名的中國石榴之鄉,「懷遠石榴」為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供職於該縣財政局的本家貢家新老弟曾邀請我們全家前去採摘過那裡的石榴,品種繁多,品味俱佳,新鮮別緻,口感獨特,真是名不虛傳。

不過石榴原產于波斯(今伊朗、阿富汗等地)一帶,位於古代絲綢之路之上,那裡有個安石國,生產石榴,故石榴又名安石榴。公元前二世紀才由出使西域的漢家使者張騫帶回中國。晉代文學家張華《博物志》有明確記載:「漢張騫出使西域,得塗林安石國榴種以歸,故名安石榴。」 唐代元稹《題石榴》詩二十曰: 「何年安石國,萬里貢榴花。迢遞河源邊,因依漢使搓。」印證了張華記載。據傳,張騫得石榴種回來上供朝廷,先在京城長安上林苑、驪山溫泉宮種植。漢上林令虞淵曾追憶上林苑情景,栽植奇花異卉達3000株,內有「安石榴十株」。漢武帝一見傾心,遂命人移植於驪山溫泉宮殿。自始,中華大地石榴栽培史源遠流長。

西晉美男潘岳在其《安石榴賦》中盛讚道:「榴者,天下之奇樹,九州之名果。」 南北朝時,出現石榴詩,石榴裙。石榴逐漸成為吉祥物,逐漸為世人熟知,被當作「多子多福」的象徵。唐代人喜愛石榴盛極一時,受石榴花啟發做成的石榴裙是唐代年輕女子特別青睞的一種 流行的服飾。這種裙子色如石榴之紅,熱烈奔放,不染其它顏色,嫵媚的女子穿上它會更顯青春勃發,俏麗動人,光彩奪目;穿上它會更有女人味,更有魅力,更吸引人;穿上它就會氣質凸顯,高貴優雅,超凡脫俗。有詩為證:「眉黛奪將萱草色,紅裙妒殺石榴花」(唐萬楚《五日觀妓》),「莫恨紅裙破,休嫌白屋低」(唐代韋莊《贈姬人》)。不僅如此,唐代已經流行結婚贈石榴的禮儀, 「石榴仙子」的神話傳說也不脛而走,人們對石榴的喜愛程度在不斷加深。宋代,流行「石榴生殖崇拜」,開始盛行石榴對聯,如:「石榴多情,約住窗風同醉月;海棠貪睡,不解春酒可銷魂」、「日邊石榴倚雲栽,月下金菊枕露眠」;謎語,如:「葉子綠又綠,開花紅又紅,子兒數不清,結果像燈籠。 」打一植物(謎底:石榴),「千姊妹,萬姊妹,同床睡,各蓋被」打一植物(謎底:石榴)。 同時還用石榴果裂開時內部的種子數量,來占卜預知科考上榜的人數,久而久之,「榴實登科」一詞流傳開來,寓意金榜題名。金元時,流行"石榴曲"。院栽石榴,盆栽石榴開始普及。明清時,因中秋正是石榴上市季節,於是又形成了「八月十五月兒圓,石榴月餅拜神仙」的民俗。我們的鄰縣五河民歌《摘石榴》精彩絕倫,曾經風靡大江南北,流傳廣泛久遠。隨著時間的推移,石榴有了更多的文化內涵、情趣意蘊。

石榴原始的價值是食用和觀賞。李商隱的《石榴》一詩非常明確:「榴枝婀娜榴實繁,榴膜輕明榴子鮮。可羨瑤池碧桃樹,碧桃紅頰一千年。」但古時觀賞以文人雅士為主,平民百姓多以品嘗為先。當今石榴列為城市小區綠化樹,足見人們生活水平飛速提升,對石榴的認知已上升到精神層面,追求雅趣,愉悅為先,觀賞石榴已經非常普遍。石榴樹姿優美,枝葉秀麗,初春嫩葉抽綠,婀娜多姿;盛夏繁花似錦,色彩鮮艷;秋季累果懸掛,喜羨交加。或孤植或叢植於庭院,遊園之邊之拐,對植呼應於門庭之出處,列植散落於小道、溪旁、坡地、建築物之旁,也宜做成各種樹樁盆景和插花瓶中供人觀賞。石榴葉香濃烈、花香馨遠、果香沁人,都令人難忘。

2017年初夏,橫上路上石榴花開紅艷艷。持續了兩三個月時間,我去觀賞了好多次,有晚上散步順便觀賞,有節假日騎車專門觀賞。我不同於陸遊《初見石榴花》之感受:「吳中四月尚余寒,細雨霏霏怯倚闌。老子真成興不淺,榴花折得一枝看。」 我在橫山路石榴開花不久就發現了,開始一次又一次觀賞。石榴花開時由少而多,漸成滿樹火紅色花朵,艷麗怒放,遠看,好似一片火紅燦爛的晚霞,熱情高漲;近觀,又像是一團熊熊燃燒的烈火,炫麗耀眼;夜晚,在霓虹燈光的照耀下,與綠葉相偎,羞羞答答,詩意朦朧,如煙如幻。似乎是無數個小喇叭掛在枝條上鳴響,黃色的花蕊隨風抖動,猶如無聲的樂曲,只有用心才能聆聽到。石榴的花蕾、花瓣附在樹枝上非常牢固,不會凋零。每一朵石榴花從出現紅色花蕾到果實成熟,自春徂夏,直至三秋,數月時間,一直掛在樹上不曾跌落。就是說,觀賞石榴時,無須擔心她會「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詩意感受,沒有落寞情緒,真乃雅趣無窮。

不過,我只是觀賞了開始時節的石榴。觀賞火紅的石榴花時會有一種莫名的激動,無法用語言描摹出來。今年,橫上路上的石榴已經第二年開花了,橫上路上再次榴花紅,我得細細觀賞,儘力將感受變成文字,與大家共同分享。

作者簡介

貢發芹,筆名亞魯、貢暉。安徽省文史館特約研究員,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會員,中國散文學會會員;安徽省作家協會會員,安徽省文藝評論家協會會員;安徽省民間文藝家協會理事,安徽省報告文學學會理事,安徽散文家協會理事兼副秘書長;滁州市散文家協會常務副主席;明光市政協常委、市政協文史資料委員會主任。公開出版有詩集《淺唱低吟》、《柔聲細語》,散文集《帝鄉散記》(38.8萬字)、《帝鄉散憶》(42萬字)、《故園鄉愁》(30萬字),史學專著《吳棠史料》(35萬字)、《明光人文概覽》(15萬字)《嘉山縣誌》(80萬字,汪雨相手稿點校)等書。

註:從2017年9月18日起,凡是在《江淮文藝》發表過的作品,選優秀經典作品,會推薦給「今日頭條」、百度,歡迎大家踴躍投稿!

文 學 顧 問:連河

法 律 顧 問:季珊

策 劃:遇見

主 編:木筱雨

副 主 編:慕秦

主 播:秦銳、阿利、栗子涵

編 委:初妝、陽光、雁兒、燕兒、傷雨

責 任 校 對:孺子牛

如果,心靈也像雲彩一樣漂浮不定。那麼,在人生之旅中,也許會賞盡沿途各種風光,但是,最終卻會因無處棲息,而痛苦、孤獨、寂寞,消失在遼闊高遠的天空。只有給心靈一個溫馨的棲息之地,讓它豐盈而充足。 這樣,才能以最從容的姿態,安之若素,將萬千繁華賞盡,攜一抹風輕雲淡,笑看流年。走進《江淮文藝》,讓靈魂安逸,你有故事,恰巧我有時間,我們一起聆聽你我的心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江淮文藝 的精彩文章:

網路初戀用戶/木筱雨

TAG:江淮文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