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梁平區詩詞楹聯學會兩歲紀念

梁平區詩詞楹聯學會兩歲紀念

文/花亦眠

不知不覺,我們這個學會誕生就兩歲了。最初準備成立就經歷了若干曲折,感謝趙軍老師等人為它的出生付出的奔波吶喊。記得趙老師多次找到我,要我參與這個學會的成立工作。我說我只能在精神上支持,因為我的工作實在繁瑣,而教育的重大又不分巨細,不能因為學會而耽誤。加上我的身體在近幾年的教育科研工作中,每況愈下,恐怕沒有精力參加學會的一些活動,更不要說,我歷來深居簡出,不樂於也不長於社交。趙老答應我只掛名,參不參與活動,由我自己根據情況說了算,算是打消了我的若干顧慮。於是我就答應他,把學會建起來,後面的工作,由他們有時間和精力的,自己去做。

這樣說來,其實也有一些害懶的甚至是不願擔當的因素在裡面。可要是說到對古詩詞包括楹聯這些的愛好,我是從小就有的。讀小學的時候,過年就開始為家裡寫對聯,最初是照抄皇曆上的,後來覺得不滿意,就和哥哥現編現寫。古詩的處女作,是我讀六年級的時候,看了川戲《三子爭父》後,用五言的形式記錄那個感人的故事。當然,現在看來,那些詩句節奏押韻都很成問題,算不得詩。但這種愛好一直到現在,可以說有增無減。後來是當老師教語文,要在學生那裡帶個頭,就時不時地吟唱幾句。最初也不懂平仄押韻,後來大約是2004年,才有機會上網,在網上結識若干寫古詩詞的,得到他們的教誨和忠告,說要寫就要嚴格按格律來寫,才能知道前人寫詩的不容易,才能感受古詩詞的藝術價值。那時福祿中學等幾所鄉鎮高中剛好被取消,我教初中頗覺得有些富餘的時間和精力,就查找資料,學習網友,漸漸才算得入了其門。堅持寫到現在,說不上造詣,更談不上發表,僅僅是覺得傳承我們的歷史文化,既有意思也有意義。無論是對班上的學生,還是通過網路對他人的影響,哪怕見得一點兒傳承的效果,都是很高興的。

從這個角度說,我是很希望梁平詩詞楹聯學會成立的。畢竟這是我們區自己的組織,是我們這群愛好者自己的心靈家園。此前我編輯梁平教育內刊,也在注意發現寫手,耳聞目睹了一些詩歌愛好者,其中也有一些詩詞歌賦的愛好者。他們散落在民間,互相交流切磋極不容易,都如我自己,是憑著熱愛而在那裡自彈自唱。學會成立,招兵買馬,像常開國老師這種既有威望又有佳作的前輩,為我們起到了很好的示範和指導作用。雖然我少於在群里參與討論,但我一有空就瀏覽大家的探討和作品,感覺這兩年來,開展了豐富多樣的活動,寫出了豐富多彩的作品,很多愛好者參與進來,得到了熏陶和提升,加上他們自己的努力,進步很快。學會的發展壯大,形勢喜人。

我歷來不喜歡只說好的,因為我更希望學會得到更大的發展,會員得到更多的成長。就如近段時間我在群中所強調的,既然是作為一個民間社團組織,寫作的又是極有分量的詩詞楹聯,大家就不要再以純粹娛樂的心態搞起耍。寫什麼都可以,寫得好不好也沒什麼,關鍵是要有認真寫作的態度,要有精益求精的精神。從各級報刊發表的數量看,我們學會的質量還存在差距——當然,刊在書上的不一定就是質量高的,因為很多雜誌當前同樣面臨缺少優質稿源的問題,他們為了出刊出書,很多時候也只好挑選相對好一點的就發。紙質讀物在當今的網路時代,已經極不景氣;其中文學類又次之,而古詩詞更次之。相對而言,小說散文甚至流行歌詞的讀者,恐怕要多一些。我說這些,就是希望大家要面對現實,認清發表的實質,不要以發表或獲獎為目標,更不要以發表或獲獎而沾沾自喜。作品要經歷漫長歲月的大浪淘沙,由後人來揚棄和珍愛。我們要潛心寫作,真誠探討,謙虛互學,互幫互助,做好自己,寫好詩聯。用我多年前的話說:花兒只顧開放,不管落英誰掃。直言之,就是不要有急功近利的思想,文人要有文人的風骨,才能放下一切思想的累贅,自由地構思,盡情地放歌。

我們藉助學會的平台,動起來了,走下去了。同時也不要忘記,我們有責任和義務承前啟後,對新入會的成員,對後來者,尤其是對其他語文老師和在校學生,激發興趣,傳授方法,把中華文化之瑰寶代代相傳,使中國人在世界民族之林,始終打上詩詞歌賦的烙印。換言之,我們要好為人師,甘為人梯,以勤奮寫作的姿態和值得一讀的作品,對他人和後人產生積極的影響。鑒於此,我們就更應該嚴格要求自己,不斷進取,不斷完善,才不會誤人子弟。我們的學會,才不會被別人笑話為自娛自樂的一個團伙。

當然,文學藝術有自娛自樂的功能,但更有文以載道的價值。任何形式的文藝作品,都應該承擔起改良社會、改善人性的歷史重任。關注社會,歌唱真善美的方面;關心時事,鞭笞假惡丑的問題。如此,文字才有生命力,才有穿透力。即使是盛世唐朝,白居易的賣炭翁,杜子美的兵車行,也是可以寫出來,並傳於後世而不朽的。

我,不過是朝著這個方向在努力。希望我們的學會,我們的會員,我們的朋友,以相同的愛好,共同的使命,一起前進。可以設想,若干年後的梁平人回想起來,在這個以物質為偶像的時代,以創新為時尚的時代,還有我們這樣一群人,戴著格律的鐐銬載歌載舞……他們一定「心有戚戚焉」。

那天學會兩周年座談會,我因為期末勞累,身體欠佳,沒有參加。在此寫下這些文字,算是對大家熱情的彌補;也是對大家為此學會茁壯成長付出的辛苦,表示由衷的謝意。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JuneBlue 的精彩文章:

新時期婚戀觀如何轉向

TAG:JuneBlu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