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當90後開始懷舊時,屬於我們的青春片在哪裡?

當90後開始懷舊時,屬於我們的青春片在哪裡?

你可曾經歷?

想著一個名字時沉默,聽著一首歌曲時感懷,看著一部電影時流淚,身處平凡場景卻沉浸於過去……

是因為名字文雅,歌曲低沉,電影傷感,場景重現?還是因為它們勾起了,你心中暗藏的故事?

故事裡有你,有舊人、舊事、舊物、舊時光。

這些故事,你大都藏在心裡,很少能與他人傾訴。你會在夜深人靜時黯然銷魂,然後第二天,又戴上面具示人。

我們為什麼會懷念舊時光,追憶似水年華?有類觀點認為,這是一種心理防禦機制。

通過回憶以往的美好或遺憾,我們會在情緒地裹挾下,懷念或反思舊時光,從而激起情感的撫慰。

定義一代人的,不僅僅是出生日期,更有類似的經歷挑戰、闡釋模式和情感形態

當一代人開始集體懷念和追憶時,能輕易觸動我們情感防線,引起情感共鳴的青春片便應運而生。

每個人都曾青春年少,每代人都有青春回憶。在100分鐘的穿越旅程里,從熟悉又陌生的音樂聲開始。

青澀的容顏,吃過的零食,唱過的歌曲,玩過的遊戲,許過的夢想,嬉鬧的同學,懵懂的情感,未老的親人……

如夢如幻、似假似真、觸眼可及的場景,或多或少有自己當年的影子。酸甜苦辣、悲歡離合,記憶湧出淹沒全身,今夕是何年?

青春尚好,就以情境重溫舊時光,來覓得精神消費後的愉悅,不忘初心;

青春不再,就以情境重塑舊時光,來彌補現實世界中的缺憾,砥礪前行。

青春片的高票房,有一定的社會基礎,但不意味著創作者就此高枕無憂。

從2013年的《致青春》開始,小成本、低門檻、高收益的青春片就成了影視圈的香餑餑。

小說、歌曲、電視劇紛紛被改編成電影,數量呈爆髮式增長,可質量並無顯著提高。甚至因某些跨界導演,導致影片粗製濫造。

每次看到30歲的中學生,或日式校服,或豪門貴族,那瀰漫的違和感,連銀幕都能震碎。更像是披著青春外衣,在校園錄製的綜藝秀。

千篇一律的劈腿、車禍、墮胎、出國等戲碼;一成不變的深情男二、惡毒女二、好友反目等人設;日常生活學習,被簡化成一個個刻板的畫面。

即使熱門IP+流量明星,即使滿屏的45度明媚憂傷、唯美大逆光,觀眾也會審美疲勞。

並非這些元素不能使用,而是不能用俗用爛。只有人物、情節缺乏內在張力,才會屢次強加外在衝突,以推進故事的發展。

強加的青春疼痛,觀眾不僅難以產生共鳴,甚至可能激起逆反和戲謔的心理:這特么不是我的青春!

因為這不是紀念青春,而是在消費觀眾的情懷,摧毀他們逝去的青春。他們不太可能,摒棄一切來自現實的影響,肆無忌憚陷入感情糾葛中。

如今青春片票房艱難過億,就是觀眾積累的負面情緒,集中爆發的體現。要引發觀眾強烈的歸屬感和認同感,單純靠情懷是不夠的

目前主流的青春片定位對象是70後、80後,至於我們90後?還有巨大的發展空間。

但近兩年青春劇的盛行,可知90後有明顯的懷舊趨勢。或許世界變得太快,也舊得太快了,所以懷舊的節奏也提前了。

第一批90後都集體奔三了,當年的哥哥姐姐,都變成叔叔阿姨了;當年被嘲笑的非主流,都開始養生了;當年的家有兒女,都已經有兒女了……

是啊,不經意間,90後都已經長大了,也開始懷舊了,而屬於90後的青春片在哪裡?

我們無需從青春疼痛,徹底邁向甜蜜小清新;也無需從小資情調,徹底邁向貧下中農;應回歸現實社會,反映普通大眾的青春

對青春主旨的挖掘,不僅限於愛情主線,還有家庭教育,同窗情誼,師生關係等複合元素。通過聚焦青春故事的小水珠,也能折射出繁複的社會關係。

我希望我們90後的青春片,不裝嫩、不爛俗、不狗血。呈現青春張揚卻不張狂、萌動卻不躁動、幻想卻不迷亂的質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炎之物語 的精彩文章:

TAG:炎之物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