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詩心飛翔——讀曹春玲散文詩集《時光擺渡人》

詩心飛翔——讀曹春玲散文詩集《時光擺渡人》

《漯河文學》——漯河人的《人民文學

詩心飛翔

——讀曹春玲散文詩集《時光擺渡人》

南豫見

春玲是懷揣一顆詩心的,這年頭詩人如過江之鯽,懷揣詩心者卻鳳毛麟角。讀完書稿《時光擺渡人》,悉聽了春玲的心音,加深了對春玲的認知,感受到了一顆飛翔的詩心。

《時光擺渡人》是春玲的又一部力作,是春玲用心血澆灌的又一處花園,奼紫嫣紅,美麗多姿,令人流連忘返。

近年來,春玲在新媒體、報刊雜誌空前激烈的較量中,至始至終保持一顆詩心,與生活水乳交融,與時代共感共動,放大核心寫作空間,才漸次完成從量到質的蛻變,經由一次次突破和創新,脫穎而出,走入公眾視野,朝氣蓬勃,顯現出旺盛的生命力。

《時光擺渡人》 分為四個部分:《時光相冊》、《歲月履痕》、《素描光陰》、《紙上行吟》。記載了改革開放40周年以來,整個人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從農村到城市、從家庭到學校、從文學到人學,推開一扇眺望世界之門。此書題材廣泛,與紛繁的生活息息相關,滿載沉浮記憶,構成一個萬花筒似的唯美世界。

正如:《傾聽世界,把春天接回來》從「打開時間的門檻,開門紅。攤開雙手,一個擁抱,把春天接回來。靈感回來了。我坐在有關年味的氣息里,傾聽世界。時遠時近的鞭炮聲,一浪高過一浪,宛如簇擁而來的文字,席捲而來。微笑如花,含蓄成一首詩。在花兒綻開的明媚里,一些字詞,一些話語,或者一些詩歌,恍若一粒粒種子,萌發在春風裡,抑或土地深處。我在時間的另一端,收割希望。春風鋪路,青天作證。從一首關於春天的詩歌上路,一路錦繡一路歌。原野之上,復甦的種子,好似一瓣瓣花片,以陽光的語言,獻上一世春光。 懷揣一抹明媚與感動,人間大美。噓!聽---春來了!整個世界喜笑顏開! 」到「夜。燈亮著。聽時光低語。端坐在燈光下,矜持。柔軟的內心,獨愛這恬靜的影子,婉約如詩。被燈光寵著,一些心思,好似蝴蝶飛過窗檯。打開心結,抒情詩安靜為石頭,慈悲為懷。思緒,種滿風,如出一轍。天涯,抑或海角。心靈小屋的一絲溫暖,或者光亮,若一盞心燈,伴我前行。隔窗聆聽,偶爾傳來幾聲犬吠,如風拂過,來自天堂里的一種隱秘的聲響。我在春天的一隅,為愛而歌。一書,一曲,修身養性。 傾聽世界。打開雙臂,把春天接回來。」

讀《時光擺渡人》,我看到了散文詩的突破,是基於新型經驗知識性藝術性的文字,並對寫詩的組裝意識增強,在掌握新詩的基本技法之後,拓展了新詩的邊界,為寫作打開了缺口,就好像是踏著原野的春風,處處開遍了陽光。曹春玲就是這樣一位擁有一雙發現美的眼睛,她筆下的文字宛如大地花香唯美風雅,撒向世界。

作為一名詩人或者作家,其思想行為方式以及情感方法,不僅來自於基本的境界和人格的完美體現,還彰顯在其精神的遼闊和博大,將思考的縱深投射於文字的光芒。曹春玲的詩作品就是體現在傳遞正能量給人以溫暖,讓人讀了感覺春意濃濃,不覺讓人聯想到文學的藝術性思想性,就像人間需要溫暖,以至於詩歌的元素牽引著我們,品讀人間大美,溫暖花開。

比如春玲的《我愛這土地》從「故土。河流。寺廟還在。從書頁里抬起頭。瞭望。秋,深入了骨髓。我從一枚落葉的眼神里,品讀一花、一果 、一個季節的遼遠......

起身,走出去。夢的花園裡,蝴蝶翩飛,落在肩上、頭上、書頁上......淺淡的色調, 諸如一朵朵小野花,隱藏著頗多的記憶,包括摺疊起來的心事。綠蘿爬滿籬笆,放牧一群詞語,讓靈魂跟上來,一縷至真至美的情愫,綻放為溫馨的抒情詩。有風拂過,那些被陽光斑駁的樹影,漸已枯黃。一粒粒鳥鳴,淺背景,倒映出藍天白雲般美好的心境。

大自然的聲音,恍若一個鮮明的符號,貼近鄉間根部。禪意的光,佛性的鐘聲,穿越曠野,驚人的美妙。有關秋天的文字,風塵僕僕,在一紙落花的嘆息聲中,內心純凈。」到「沙澧河,母親河。在秋天,靈魂依然高貴。我,愛你。至始至終。時光的修辭,水的文章。思緒在河水、沙石、鳥聲之間游弋。字片語合的文章結構,呼吸之間聚會。

我,愛你的思想純凈源遠流長,綴滿花的芬芳;愛你的勇往直前永不懈怠夏花一樣燦爛;愛你的春華秋實如此窈窕夢境一般飄逸,猶如一枚愛的心音,熱血奔騰......平靜之中,凝望,激動,感懷。捧著自己的姓氏,把身體,連同靈感交給時光。視覺上的美,敘述時間深處的隱秘。心跳牽引著靈魂,撰寫水邊的墨香。土地的暖,碎成一絲絲溫柔。

守候,一條河的詩句。在秋天,成了永恆。」

讀《時光擺渡人》,紙頁上一筆一畫的漢書詩魂。那是將一種幸福開成花朵,好像宣紙之上種下潔白的歡歌,水做的墨舞,或者記憶的蝴蝶,以一種優美的姿態,勾勒生命的軌跡。

《時光擺渡人》寫意恬靜與安好,緩與慢、厚與重,彰顯塵世的風骨。字裡行間,橫豎撇捺的組合,墨香一襲如新,向上或向下,前後左右皆是一片蕊的粉墨。比如春夏秋冬四個季節,從《春天快樂》《詩意的春天》《人間四月天》到《五月麥香》《暖色記憶》《虎門之行》,從《與秋天說》《心上秋》《我愛這土地》到《春節長卷》《歡樂中國年》《中國年味兒》,處處是唯美意境的語言,恍若一幅幅創意的詩書畫繪聲繪色詩情畫意飽含哲理。

比如:《走筆黃土地》,從「 深秋。黃土地。我的平原。風翻開一個個章節,流淌著的詩句,保持著一種積極向上的姿態,丰韻了我的思想。坐在一團錦繡的動詞上, 張望熱鬧的秋。莊稼、蔬菜、瓜果,趨向成熟的色彩。收穫,交易,運輸,親切的汽笛聲,在一首詩里,一浪高過一浪。土地的顏色,風塵僕僕。一抹抹金黃,或濃或淡,夾雜著或深或淺的一縷紅,抑或綠,一如精神飽滿的詞,揮筆作畫 。秋風驚動所有的美,那些精緻,獨特的比喻,在時光的側面,品讀深秋的信函。秋的草木氣息, 很有靈性。那些膨脹的草籽,花一樣綻放在故土的每一個角落。一支民謠,伸出羽翼,響徹黃土地。」到 「深秋。黃土地。藝術化的傑作。這個秋天,一個個形容詞在向動詞轉換,類似行走在地球上的草木,無需誇張。清風手握畫筆,一筆一畫,素描大地的色彩。一粒粒鳥鳴,風聲里四下埋伏,村莊的臉譜,洋溢著收穫的喜悅。思緒飄渺。內心的軟語,漫過喧鬧。文字的靈性與動感,激昂為田野的壯觀。紅高粱,青紗帳,挺立的脊樑,高舉的旗幟,燃燒為秋日的風景線。靈魂高處,畫中有畫。筆和紙,在一起,塗鴉、素描、寫意。走筆黃土地。這美麗的秋!」

這些詩一樣帶有溫度和激情的文字,傾訴了女詩人飽滿的情感,從一處處情景入手,到對生活對人生理性認知的高度,一處處創作的空間也是詩人發現美歌頌美創造美的歷程,引人深思和感嘆。真的不得不感嘆詩人貼近生活熱愛生活書寫生活的一個個鏡頭,發現真善美、傳播正能量、凝集了一部充滿個性特徵而又彰顯時代風貌的生活版本和社會絕唱。《時光擺渡人》讓我們開啟閱讀之旅,如同去赴一場唯美而恬淡的視覺盛宴!

是為序。

(此文發表於文學雙月刊《漯河文學》2018年第1期。)

Write Card

南豫見

中國作協會員,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會員,連任四屆省文聯委員、五屆省作協理事、三屆市作協主席。

鄭重聲明:凡在《漯河文學》(含微信平台)以及《「大槐樹」文學副刊》刊發的文字,鼓勵原創,文責自負版權均為《漯河文學》及其微信平台和《大槐樹文學副刊》及其微信平台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發表,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法律顧問:河南匯恆律師事務所 王曉軍律師。

《漯河文學》編委會

主編:南豫見

副主編:孟煥軍(常務)盧子璋

編輯部主任:盧子璋(兼)

編輯部副主任:柴全偉

編委:張喜梅 馬永紅 張翠華 張戰勝 孫彥濤

梁湧泉 趙 煒 朱麗曼 高秀洲 李景超

王海方 曹 敏 曹春玲 宋建勛 包廣傑

李肖飛 李葉青 王秀平 李 工

編輯:趙秋菊 董志強 王國宏 陳洪濤 劉孟洋

段亞芳 張旭坤 胡 娜 段亞玲 劉新華

陳建政 薛桂梅 石志敏 趙根蒂 余可寒

本期責編:陳洪濤

本期校對:王秀平

徵稿啟事

1、作品必須是原創新作,體裁不限,不得一稿兩投。

2、本刊對所錄用的稿件有刪改權,來稿請附作者簡介、通訊地址、聯繫電話及個人照片,最後註明微信(文稿採用後便於聯繫),以正文加附件形式。

3、有權使用所投稿件在本刊所屬紙質刊物、網路新媒體以及其他平台上進行刊發。

4、我們堅持不厚名家、不薄新人,稿子面前一律平等。

5、由於編輯人員都是兼職,人手有限,自投稿之日起,兩個月內未收到刊用通知,稿件可自行處理,不再一一提意見。

6、今後稿子勿寄私人,以免延誤。

7、投稿郵箱如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漯河文學 的精彩文章:

盧穎:《一條狗的自述》

TAG:漯河文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