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天吶,有陌生人開口跟我說話!我,我……

天吶,有陌生人開口跟我說話!我,我……

人生在世,總要和人打交道。於是,難免會有些小無奈、小尷尬。

而這些小無奈、小尷尬還總是被我們藏在心裡,希望別人都不知道。

比如,當手機突然響起來電聲,內心突然陷入焦灼,卻還是接起電話彷彿很開心地說了聲「您好」。

比如走在路上摔倒了,周圍幾米之內的人都看著你。

那種感覺……呃。

但今天,有兩本書送來同一個好消息,那就是:不只是你一個人這樣!!

怎麼樣,是不是心裡舒坦多了。

首先,我們來認識一位英國人——但他不是一個人,而是可能代表了無數個英國人。他們每天過著正正經經、禮讓謙和的生活,內心卻很清楚:「英國人真的很怪。」

於是他們一起做了件事情,把那些「怪怪的」文化和經驗列了一個清單,最終結成了一本書——《大英煩事多》(Very British Problems)。

所以到底怪在哪裡呢?怪在各種場景——

在辦公室

單位允許報銷工作相關的採購,但你從不採購,因為不想多事。

去飲水機接水向來只接半杯就走,因為受不了那種壓力。

發現老闆也來坐電梯了,於是儘管身處38層也毅然選擇走樓梯。

頂著一頭比平時短一丁點兒的髮型走進辦公室。

在軌道交通上

在地鐵上閉上眼睛,以避免和人四目相對的可能性。

車廂熱得賽過比薩烤箱時,能有人勇敢地打開車窗,真讓人大大地鬆了一口氣。

有人出洗手間的時候,你迅速從門口跳開轉身去看牆,裝作自己並不是在等著用洗手間,純粹只是喜歡在那個地方放鬆身心罷了。

為了給旁邊男士撇開的腿騰地方,你用奇怪的姿勢坐了整整一路。

當出去購物或吃飯

發現自己想買的東西前有別人在端詳,於是裝作研究旁邊的東西,一直等到對方離開。

擔心如果什麼都沒買就從店裡出去會被當成小偷。

為了讓服務員報的特色菜不是白費口舌,你就在裡面隨便挑了一個。

假如鄰桌客人對服務員態度不好,你就忍不住要對那個服務員過分地友善。

行走在路上

感覺身後的路人走得很快,即將超過你的時候,就猶豫著稍微放慢自己的腳步。

寧可跳到馬路上被車撞,也不要從正在拍照的人面前走過。

說「沒事,真的……」的意思是,你險些就昏過去了。

有沒有覺得……很尬?很累?這就是典型的「英國病」,是一種讓人又困惑又鬱悶並且時常陷入尷尬的疾病。它的主要癥狀大致包括講究禮節、總是去道歉、有沒說出來的潛台詞,和對天氣的過分熱衷等等。

在專欄作家羅布·坦布爾開設了人氣推特@SoVeryBritish之後,他聚集了399萬名粉絲,這些粉絲都覺得自己患上了「英國病」,並且不斷貢獻著自己的癥狀。

但儘管他們總結出了數百上千條具體癥狀,足夠構成二十八章,並且已經拍出了同名紀錄片,也改變不了這種病無葯可醫的事實。而且,不只在英國,來自全世界各個地方的人們都會發現,自己也多少有一些「英國病」的癥狀。所以最後能撫慰的只是:你絕不是此病的唯一患者。

《大英煩事多》

作者: [英]羅布· 坦普爾

版本:楚塵文化·中信出版集團 2018年5月

接下來,我們再來認識一位新朋友。他叫馬蒂,是一個典型的芬蘭人,低調內斂,喜歡安靜,重視私人空間。但在生活中,他難免也要遇到「事與願違」的時刻,這會讓他感到彷彿做了一場噩夢。

比如,你正準備出門,卻看見鄰居在走廊里……

等巴士的時候,有人站得離你太近……

下大雨了,可唯一能躲雨的地方已經有人了……

巴士上坐「滿」了人(沒有空著的雙人座位了……)

有時會發生突如其來的「意外」。比如:有人坐到了你旁邊的座位上。還開口跟你說話!

或者,你滑倒了,有人看見了,

更糟的是,他們上前詢問你有沒有受傷!

去店裡買東西,銷售員問你是否需要幫忙,你趕緊說「不,不,不……只是隨便看看」。

你剛剛告訴銷售員你不需要幫助,可你其實有問題要問……

上個班也不容易。即使生病了,也堅持去上班。

受到了表揚,最囧的卻是自己。

好吧,這就是馬蒂,一個芬蘭人。

創作這一系列漫畫的是芬蘭平面設計師卡羅利娜·科爾霍寧(Karoliina Korhonen),她有感於芬蘭人的常年被社交恐懼所支配,陸續畫了這些生動的簡筆小漫畫,發在Facebook上。

她沒有想到的是,這些漫畫越傳越廣,積聚了超高人氣,引發的共鳴遠遠不限於芬蘭人,而是來自全世界的「社恐」群體。不知道多少人曾在第一次看到這些漫畫的時候,先是會心一笑,繼而感覺到幾分苦澀和無奈。於是,互聯網上出現了一個新的人種:「精芬」——精神上的芬蘭人。畢竟,有多少人都像馬蒂那樣,一邊害怕孤獨,一邊恐懼社交啊。

最近這組漫畫的中文版已經正式結集出版。捧著薄薄的小冊子,就好像找到了一位雖然沉默不說話,卻最像你、最懂你的好朋友。

《芬蘭人的噩夢》

作者:卡羅利娜·科爾霍寧

版本:理想國·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2018年6月

這種感覺,可真是讓人有點溫暖呢。

本文內容整合自《大英煩事多》與《芬蘭人的噩夢》,圖文素材分別由楚塵文化、理想國授權使用。整合與編輯:小鹽。未經出版方或新京報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歡迎轉發至朋友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京報書評周刊 的精彩文章:

一旦家園戰火瀰漫分崩離析,我們去向何方?| 世界難民日
誇大孔子在歷史上的作用是不科學的

TAG:新京報書評周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