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慕課助力高等教育跑出加速度

慕課助力高等教育跑出加速度

近日,教育部部長陳寶生在新時代全國高等學校本科教育工作會議上發表講話指出,高教大計、本科為本,寫好「奮進之筆」,建設高水平本科教育,要推動優質資源開發共享,重塑教育教學形態,緊緊抓住信息技術變革帶來的歷史性機遇,推動實現高等教育質量的「變軌超車」。

「互聯網+教育」正在成為世界各國爭奪下一輪高等教育改革發展主導權、話語權的重要陣地和焦點領域。我國敏銳地把握住信息時代給教育系統變化帶來的新機遇,慕課的建設與發展成效顯著。截至2018年4月,國內主要慕課平台上線的課程數量超過5000門,超過7000萬人次選學。中國幅員遼闊、地區差異較大,優質教育資源不足的高校可借力慕課等新型在線教育學習方式,提升師資、課程、學習效果等水平、質量,縮小與傳統名牌大學的差距,「添柴加火」高等教育公平和大眾化。

慕課為高等教育發展帶來了新機遇,同時也對高校教學質量保障機制等提出了新挑戰。國內少部分院校在製作慕課、微課等在線學習資源時,熱情高漲,卻未對慕課資源的運用做出相應的制度安排。這導致國內少部分院校大量慕課資源沒得到充分應用;教師忙於科研和教學,難以抽出足夠時間、精力製作和拍攝優質慕課;學生選修慕課課程的學分無法得到認定等等,以上諸多問題制約著慕課在部分高校發揮更大的作用。有關院校應在慕課開發與建設配套措施方面,勇於探索,積極嘗試,如對慕課課程進行學分認定,將錄製精品慕課等工作納入教師職稱評比或考核等。此外,建議相關部門將是否引入高質量在線學習形式、在線學習課程所佔比例、在線學習課程受學生歡迎程度等指標,納入教學評估指標體系。

在深圳,南方科技大學(簡稱南科大)作為國家高等教育綜合改革試驗校,將慕課等信息化手段作為本科教學質量提升的重要途徑之一。南科大專門成立慕課中心,目前學校材料系、電子系、數學系、語言中心等部門,正錄製10門課程,預計今年在平台上線。

慕課資源的質量和利用率是評價高校慕課建設的重要「試金石」。製作慕課不是簡單地把教師授課過程錄製下來,上傳到雲端,還需授課教師、教學設計人員、視頻錄製團隊、後期剪輯等多方通力合作。南科大邀請專業團隊從事錄製和剪輯工作,授課教師與拍攝團隊多次溝通,確定重點授課內容,制定課程大綱和拍攝腳本,確定場景、人物、鏡頭、畫面內容、對白旁白、字幕等一系列細節。通過後期剪輯和包裝,在視頻中插入PPT課件、多媒體資源等互動式素材,激發學生學習慕課的興趣。在線學習過程中,師生難以實時交互,因此要線上與線下良好互動,相互支撐,發揮線下教師答疑解惑等作用,如講解重難點、提示主要內容、回答常規問題等。

南科大教師隊伍中90%以上擁有海外工作經驗,60%以上畢業或曾工作於世界排名前100高校。學校充分發揮全球高端人才集聚優勢,推行教授授課制,院士、國家「千人計劃」「青年千人計劃」入選者、教育部「長江學者」等高層次人才都走上本科生課堂講台。學校鼓勵知名教授製作一門以上中英文雙語精品在線課程,便於國際傳播應用。為提高慕課資源的利用率,學校探索建立慕課學分認定製度,並鼓勵課程資源多平台共享。學校獨立製作的慕課資源不僅讓本校學生擁有更多的課程選擇,也為社會學習者開闢了接受優質高等教育的新路徑。

作為一所高水平國際化大學,南科大攜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高等教育創新中心,與亞太和非洲地區多國的高等院校建立了數字教育夥伴關係,將中國慕課經驗廣泛傳播。大家以數字技術和在線教育為切入點,著力推動智慧教室合作項目,提高項目國家和大學的信息化基礎設施水平。項目參與方在雲端共享多語種精品慕課資源,共同傳遞「智慧火種」,助力亞洲與非洲等國家和地區的高等教育,為實現聯合國可持續發展教育目標貢獻綿薄之力。

(作者系南科大原黨委書記、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高等教育創新中心主任)

《中國教育報》2018年06月30日第3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教育新聞網 的精彩文章:

引導學生從「做題」到「做人做事」
弘揚科學精神 提倡學以致用

TAG:中國教育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