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范進中了舉人後 為什麼許多人主動送銀子送房子

范進中了舉人後 為什麼許多人主動送銀子送房子

原標題:范進中了舉人後 為什麼許多人主動送銀子送房子


「不覺到了六月盡間,這些同案的人約范進去鄉試。范進因沒有盤費,走去同丈人商議,被胡屠戶一口啐在臉上,罵了一個狗血噴頭,道:『不要失了你的時了!你自己只覺得中了一個相公,就癩蛤蟆想吃起天鵝肉來!』」


這是范進中舉之前的情況:家境貧寒,連參加鄉試的路費都拿不出,借錢趕考不成,反遭老丈人胡屠戶的一頓臭罵。

「范舉人先走,屠戶和鄰居跟在後面。屠戶見女婿衣裳後襟滾皺了許多,一路低著頭替他扯了幾十回。」


這是范進中舉之後的情況:胡屠戶彷彿換了一幅嘴臉,對女婿百般奉承,張鄉紳主動前來拜訪,又送銀子又送房子。許多人送田產、店房,還有人投身為仆。短短几個月時間,范進就從一貧如洗的窮鬼,變成有房有田有奴僕有丫鬟的小康之家。


為什麼范進中了舉人後,許多人會主動送銀子、送房子?我們且從頭說起。



中國科舉制度,始於隋朝,終於清朝,前後存在了1300多年。


科舉制度共有4道關口。全國成千上萬的讀書人,都必須通過這些關口,才能真正步入仕途。


第一關是州縣級別的「童試」,讀書人通過這道關口後,就可以被稱為秀才了。第二關是省級的「鄉試」,秀才通過這道關口後,就是舉人了。第三道關口是國家級的「會試」,舉人通過這道關口,就是「貢士」。第四道關口是最高級別的殿試,殿試由皇帝親自主考,選中者為「進士」。進士的第一名、第二名、第三名分別為「狀元」「榜眼」「探花」。


現代人總覺得古代科舉考試很容易,翻開史書,感覺到處都是秀才舉人。其實,古代的科舉考試比現在的高考難多了。1300多年來,全國總共才出700多名狀元、近11萬名進士、幾百萬名舉人。你要知道,光是在2015年,全國211重點大學就錄取了42萬新生。這還不算985重點大學錄取的新生。

由此可見,別說國家級的「會試」,就連省級的「鄉試」都比高考卡得更嚴。那才是真正的千軍萬馬過獨木橋。




詳細分析秀才、舉人、貢士、進士等,他們的身份雖然都是讀書人,但享受到的利益實有天壤之別。


在古代,秀才只是一種身份和榮譽象徵。明清時代,秀才到衙門打官司,可以不用打屁股。但是,考中了秀才,離真正的金榜題名還有十萬八千里路。想當官?門兒都沒有。所以,《儒林外史》中范進雖然中了秀才,他那殺豬的老丈人還是不把他當回事兒,依然像以往一樣羞辱他。

而一旦秀才考中了舉人,那就等於「魚躍龍門」,一腳踏進仕途,身份已經發生質的變化。就算他在會試中名落孫山,回來後照樣可以做官。別的不敢說,區區學官、知縣是不在話下的。


當然,此後如果能夠在會試中更上一層樓,考得貢士或者進士,自然就有資格在朝廷里做大官了。至於「狀元」「榜眼」「探花」一類,不用擔心,他們都會被安排在皇帝身邊,飛黃騰達,指日可待。



那麼,舉人到底能夠享受到哪些實實在在的利益呢?


一是經濟上的利益。


考上舉人的第一個好處,就是賦稅徭役豁免權,不用交稅,也不用出徭役。在古代社會,這可是一件了不起的利益。在《儒林外史》中,范進中了舉人,許多人無緣無故送田產、店房,更大的可能就是通過這樣的操作逃避賦稅。許多舉人利用這一點,幫助大財主逃避賦稅,從而賺取補償收入。就憑這一點,也會賺得盆滿缽滿,脫貧致富。


考上舉人後,讀書人還得繼續苦讀詩書,為參加會試做準備。為了讓舉人安心讀書,國家會發放一定數額的補助。這點補助不是很多,但足夠普通家庭開銷了。


另外,考上舉人後,到京城去參加會試,朝廷會補助盤纏。可別小看這筆盤纏,對於讀書人家庭來說,一直是一筆沉重的負擔。范進連到省城參加鄉試的路費都拿不出,更何況到京城去考試?



二是政治上的利益。


政治上的利益說白了,就是可以當官了——前面所說的秀才,還不具備當官的資格。在明清兩代,憑藉舉人身份,可以在地方上當學官、縣丞、主薄之類事務性的官員。運氣好一點,還能混上知縣。


明朝時期,海瑞考中舉人後,兩次參加會試均名落孫山。他索性不再參考,當起了教諭。海瑞也正是從教諭這一職位步入仕途,幾經浮沉,官至正二品的右都御史,死後被追封為從一品的太子太保。


更牛的還得是左宗棠,他先後3次赴京會試,均不及第。不過,他運氣好,認識了兩江總督陶澍、貴東道道台胡林翼、雲貴總督林則徐、湖南巡撫張亮基等大咖,在這些大咖的推薦下,步入官場,成為晚清政壇一顆冉冉升起的明星,官至正一品大學士、軍機大臣,封爵二等恪靖侯。



當然,左宗棠、海瑞這種現象在古代極為少見。絕大多數舉人,一輩子都在地方上廝混。只不過,古代天高皇帝遠,皇帝的勢力只能到郡縣一級。再往下,就是舉人、秀才為代表的鄉紳的勢力範圍了。


三、司法上的特權。


在周星馳出演的喜劇電影《九品芝麻官》中,狀師方唐鏡到縣衙門打官司,見了縣太爺不需要下跪。方唐鏡憑什麼?就是憑藉舉人的身份。


明清時代,舉人擁有許多司法上的特權。遇到普通的民事官司,舉人不用親自出場應訴,隨便派個下人作為代表就行了。就算遇到刑事官司,舉人跟秀才一樣,是不能被刑訊拷打的。除非向上級申請,將舉人功名革除,才能動刑。在電視劇《楊乃武與小白菜》里,因為楊乃武是舉人,劉錫彤只有呈報並賄賂杭州知府陳魯,革去了楊乃武的舉人功名後,才敢「大刑伺候」,最終將楊乃武屈打成招。


【參考資料:《清史稿》《明史》《舉人》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勇哥讀史 的精彩文章:

乾隆皇帝六下江南花了多少錢 足夠打一場鴉片戰爭

TAG:勇哥讀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