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西營八大王指的是誰?他有哪些歷史功過?

西營八大王指的是誰?他有哪些歷史功過?

作者:季我努社青年會會員李晨

西營八大王指的就是明末農民起義軍首領張獻忠。明末農民起義戰爭此起彼伏,各路大軍逐鹿中原。當時幾乎每一支軍隊的首領都給自己起了一個名字,例如闖王李自成、曹操羅汝才、西營八大王張獻忠等等,以此凸顯領袖個性。

崇禎帝畫像

明末起義軍有二十四家與三十二營之說,可見當時農民起義軍之陣勢。張獻忠即是其中不可小覷的一股勢力,曾經與李自成南北呼應。幾次入川,轉戰長江流域。在四川建立政權登基稱帝。歷史上關於他的傳說很多,但今天關於他「千船沉銀」的說法似乎得到了部分證明。

張獻忠出生於今天的陝西省境內,早年曾經參過軍,後被除名。明朝末年災荒不斷、朝政腐敗之極,百姓已經是餓殍遍野,可是朝廷依然加派餉銀,引起百姓的極大不滿。天啟年間,王二起義舉起反抗大旗,此後各地起義軍紛紛響應,張獻忠在家組織軍隊,追隨王佳胤,自稱「八大王」。由於張獻忠讀過書而且參過軍,所以其軍事才幹很快就顯露出來,此後勢力逐漸壯大。1635年,張獻忠攻破鳳陽城,鳳陽城對於大明政權來講有著特殊的意義,鳳陽城破無異於宣告大明政權的喪期將至。為此崇禎帝曾穿上喪服痛哭於太廟。此時張獻忠繼續揮師南下,又連克合肥、安慶、滁州等地,一時間所向披靡,攻無不克戰無不勝,引起了朝廷的恐慌。

張獻忠起義油畫作品

但由於明末的各路起義軍各自為戰,力量並不集中,反抗明軍的效果並不十分理想,相反受到了巨大的打擊,而且各路起義首領都陸續接受了朝廷的詔安,張獻忠此時也希望有一個緩衝期來重整旗鼓,1637年,張獻忠接受了明朝的「招撫」但拒絕改編,張獻忠其實並無真心接受朝廷調遣,而是等待一個重新東山再起的時機。1639年張獻忠再度舉起反抗大旗,各路軍馬馬上策應。

隨即張獻忠入川、攻鄂、轉戰湖廣。1644年,張獻忠再度入川,並且很快就控制了四川的大部分地區,同年十一月份建立大西政權,踐祚稱帝,改元大順。1644年清軍入關,1645年清軍入川,1646年,清政府派肅親王豪格為靖遠大將軍與吳三桂統率大軍與大西軍作戰,大西軍終因實力有限而大敗。11月張獻忠在指揮作戰時不幸中箭身亡,此後大西軍余部逐漸向貴州等地撤退,並與南明政權合作抗清,直至康熙初年才被徹底肅清。

張獻忠像

很有意思的是中國當代研究明史的著名學者之一,天津社科院歷史所的研究員也叫張獻忠。2017年曾參加在彭山舉辦的學術會議上,張獻忠研究員提交了一篇名為《「張獻忠屠蜀」與清朝政治合法性之建構》的論文,論文的核心觀點就是不否認張獻忠屠署的可能性,但由於部分史料都是清人記載,所以其中不免有誇大之處,而且將清軍入川的部分劣行也轉嫁給了張獻忠,張獻忠研究員的這篇文章引起了與會者的興趣。

參考文獻:

1) 張宏傑:農民起義書寫了怎樣的歷史——以張獻忠為例,社會科學論壇,2005。

2) 李映發:張獻忠率軍入川轉戰史實及次數考,軍事歷史研究,2011。

3) 馬芸芸:略述60年來的張獻忠研究 ,中華文化論壇,2010。

編輯:季我努學社青年會會員桂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季我努學社 的精彩文章:

「養廉銀」真的起到「高薪養廉」的作用了嗎?
嚴復贊為「近時之賢都督」的端老四」端方一生主要有哪些作為?

TAG:季我努學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