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2018年最新DIY裝機八大誤區盤點,CPU固態硬碟顯卡散熱器電源選對了么?

2018年最新DIY裝機八大誤區盤點,CPU固態硬碟顯卡散熱器電源選對了么?

跟大家分享一下我認為平常DIY裝機的時候,可能存在的八個裝機誤區:

DIY 裝機誤區一:顯存越大,性能就越好?

在前幾年科技市場還算紅火的時候,奸商們最喜歡就是推薦大顯存顯卡,例如什麼GT610狂牛版,或者換一個高端殼子的低端顯卡魔改版。

還是有一些廠商在低端顯卡上面加入了2G或者4G的顯存,相當於在1.0排量的小轎車上面安裝了4個排氣孔,中看不中用,成本還上去了,性能還是一樣低。還有就是RX580 8G和GTX1070 8G顯卡,都是8G的顯存,然而GTX1070的性能要強很多(當然價錢也差很多)。

所以我們要搞清楚,顯卡的性能主要是由什麼決定的。首先看GPU的流處理器,數值越大越好,其次看的是核心頻率,也是越大越好,最後才看顯存和位寬,也就是說顯存在顯卡的參數中,並不能直接決定性能。

不過有個最直觀的方法就是比較價格,除開品牌溢價,電子產品一分錢一分貨,貴的性能一定會比便宜的好。

DIY 裝機誤區二:CPU核心數越多,玩遊戲速度越快?

對於新上市的銳龍來說,ryzen 7都具備16個線程,16個框框看著也很爽,但是遊戲的性能也並沒有那麼完美,因為多核同時運行的時候,一般主頻都比較低,而遊戲運行更注重單核性能,並且遊戲廠家優化的時候,也是注重單核,這就導致了主頻高的處理器,玩遊戲幀數更高的緣故。

因此i7級別的處理器更適合玩遊戲,但是銳龍同樣能玩,以銳龍ryzen 1600X為例,單核性能略超i5,但又略差於i7,遊戲時候幀數要低一些。對於整個遊戲的體驗來說,如果你們都是同樣的顯卡,那麼幾乎都是一樣的,所以大家也不必太過於糾結。

遊戲要看準CPU的定位,而不是看核心線程,intel玩遊戲最強的是7700K或者8700K,而銳龍平台是ryzen 1600X,高主頻才是王道。如果要進行作圖或者是渲染,那麼核心數高的就會更佔優勢。

DIY 裝機誤區三:高端主板比低端主板速度快?

首先要弄清楚,電腦的速度是怎麼樣決定,首先是CPU,夠強大,運算能力跟上了,反應時間就會減少,那麼這些數據會在硬碟里讀取和寫入,如果硬碟速度不行,那麼就算CPU再強大,也白瞎。特殊情況才會才是看內存和顯卡的性能,因此主板和電腦的速度關係並不大。

主板作為電腦的載體,也有大板和小板之分,功能性基本是一樣的,而用料上面看,肯定大板好一點,但是對用戶的實際體驗差距是很小的,並且耐用性也是一樣的,所以如果大家組裝電腦,考慮預算的話,更建議買小板,性價比更高。

如果你多1000元預算用在主板上面,不如升級顯卡或者處理器,這樣帶來的收益才是最大的。

DIY 裝機誤區四:風冷散熱不如水冷好?

從理論上來說,水冷的散熱器的定位是高於風冷散熱器的。

由於水的熱熔性更大,所以水冷的散熱效果會更好,同時噪音也相對小一些。

但是並不能代表水冷一定就比風冷好,因為現在還有很多便宜的水冷,基本在100到200多元之間,這些水冷的效果可能就不如同價位的風冷了,因為這這種一體式的水冷內部空間較小,水溶液也就少,水流循環間距短,散熱效果就達不到預期,熱量的排出就受到了限制。

相比同價位的風冷散熱器,散熱效果往往還不如它。因此我們就得出一個結論,在中低端CPU散熱器中,同價位的水冷散熱是不如風冷散熱的。

高端水冷,散熱效果依然很優秀,價格也會更加的高,如果你是一般的用戶,其實上一個普通的風冷散熱就可以了,並不建議買這些低端的水冷,性能得不償失。

而且水冷改造動手難度較高,如有可能,不如更換高端硅脂。

DIY 裝機誤區五:玩遊戲CPU比顯卡重要?

很多朋友裝機,都想要玩絕地求生或者一些大型單機遊戲,生怕處理器帶不動,於是就出現了高U低顯的情況,CPU雖然強大,但是遊戲體驗依然不流暢,非常的尷尬。

對於遊戲玩家來說,顯卡的需求大於CPU,因為遊戲更注重顯卡的性能,遊戲幀數和顯卡性能成正比,而CPU的性能退而求其次,並不是第一位。舉個簡單例子,你現在用的是750ti的顯卡,然後用一個8700K處理器,大型遊戲依然不能開中畫質,有時候各種不流暢,但如果你用i5 8400,顯卡變為1050ti,差不多的預算,你就可以中高畫質玩很多遊戲了。

總而言之,玩遊戲最看重的就是顯卡性能,其次才是CPU,內存等因素。通常來說,現在ryzen 5或者i5以上的CPU足夠大家玩遊戲使用,一般用戶沒有必要升級成8700K,現在i5 8400的處理器玩遊戲基本夠用了,剩餘的錢用來升級顯卡才是明智之舉。

DIY 裝機誤區六:現在買英特爾七代CPU?

如果你現在買7代的i5 7500就像貼吧里說的那樣,49年入國軍,為什麼呢?因為在i5 7500和i5 8400的散片價格接近的,但是i5 8400的性能已經趕上i7 7700級別,換一個說法就是,上一代的i7和這一代的i5是一個性能,並且價格還能便宜一些。

i3來言,八代的i3和七代的i5是一個性能級別,相當於換了一個馬甲,但八代的i3還是i3的價格,卻有著曾經i5的性能,頻率還更高,遊戲體驗更好,所以七代的i5 7500其實還不如八代的i3 8100。

但是對於7700K和8700K這兩塊CPU來說,他們的遊戲性能表現是接近的,8700K雖然多了兩個核心,但在遊戲體驗上面並沒有優勢,反而單核性能不如7700K,但綜合性能考慮,還是建8700K,畢竟多核戰未來。

現在裝機千萬不要用七代的CPU,現在屬於很尷尬的地位,不值得入手。

DIY 裝機誤區七:選購固態拒絕TLC顆粒,壽命短?

常規的固態現在主要分為三種顆粒版本,分別是SLC,MLC和TLC,其中SLC的速度最快,壽命最長,但是價格也最高,而MLC排行老二,價格約為SLC的三分之一,速度一般,壽命一般,墊底的TLC成本更低,普遍用在一些入門級的固態。

所以就認為買固態買不起最好的,但也要買中等的,於是就認為選擇MLC顆粒的固態最為合適,相比於TLC顆粒固態,速度較快,壽命還長。這個理論是科學的,但是相對於固態的價格就高很多,例如三星PRO系列,鎂光等等。

而我們作為一般消費者,不必擔心TLC壽命的問題,因為正常使用有1000次左右的讀取,基本上能用個5年左右,完全夠用。況且到那個時候,或許也就有更先進的技術,直接更換一個速度更快體驗更好。

所以我們買固態預算有限的時候,能滿足自己的需求就好,別固執的選擇MLC顆粒的固態。

DIY 裝機誤區八:預算有限,買一個便宜的電源!

我們都知道,網上賣的整機不好,經常都有翻車的事情發生,原因主要是集中在這兩個配件上面,一個是主板縮水,另外一個就是垃圾電源了。整機的電源是工廠定製版,成本更低,用料不行,運氣好可以用3到5年,運氣不好一年就壞,可以說是一個定時炸彈。

為了電腦的耐用性,建議大家自己買配件裝機,對於配件品牌選擇,考慮到安全因素,建議買一些熟悉的品牌,一是大品牌技術先進,而是有品質保障以及售後服務。條件允許的情況,建議買金牌電源,轉換率更高,雖然也節約不了多少電費,但一般用料比較好,有安全感。

以上是給大家展示的可靠品牌,預算多肯定上海盜船了,如果預算有限也可以考慮性價比高的愛國者或者先馬電源,質量也很不錯。不建議大家購買冷門的品牌電源,不是說一定不好,而是翻車風險更高。

電源作為電腦裡面核心配件,建議配功率高一點,例如你的電腦目前功率為300W,那麼久買一個400W或者450W電源,便於以後升級,其次就是電源使用長了,或許會出現老化的情況,額定的功率也會降低,如果剛剛好的情況下,未來勢必會帶來一些風險。

以上就是裝機的八大誤區,大家有什麼意見和建議歡迎留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搞科技的王寧 的精彩文章:

聯璧金融「涼涼」,斐訊是化險為夷還是下一個「樂視」、「E租寶」?

TAG:搞科技的王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