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中國將種植技術傳授給非洲人 黃瓜很受歡迎 辣椒當水果吃

中國將種植技術傳授給非洲人 黃瓜很受歡迎 辣椒當水果吃

前不久,咱們在沙漠種植水稻讓迪拜人嘆為觀止,同樣的在迪拜沙漠種菜也是一把好手。曾有溫州商人克服了迪拜沙漠中水和土兩大難題,種出了黃瓜、西紅柿等40多種瓜果蔬菜,每天數噸的出產量,供應著迪拜80%的華人和中資企業、高檔酒店,貨品供不應求。還有咱們援助非洲的維和部隊,在非洲土地上把自己的菜園,里里外外打點得井然有序,裡面西紅柿、冬瓜、黃瓜,各式蔬菜應有盡有,而且因為非洲土壤肥沃,種出來的菜一個比一個大。

各國的維和部隊,都被中國軍人驚呆了,後來,一到中國軍人開飯時。他們就都忍不住,帶著牛羊肉過來蹭飯吃,一開始非洲人還不理解,等到菜種好了,他們才明白,這些都是能吃的啊,都能當糧食啊。於是,他們也紛紛開始,和中國人學插秧,學耕地,學種菜,學開拖拉機,他們十分喜愛這些外來的物種,並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去食用,黃瓜很受歡迎,我國作為配菜的辣椒,當地人會像吃水果一樣摘下來就直接食用。

到後來,他們不光解決了,自己的吃飯問題,還有了自己的農貿市場,有的中國人發現了商機,靠著在尼羅河畔種菜,種成了大富翁。當然,只是在非洲種菜,怎麼能滿足我們中國人呢?各種惡劣的條件更是不能阻擋中國人種菜的腳步在青藏高原海拔4500米的那曲軍分區駐地2米多深的凍土層上,咱們的解放軍官兵用人工換填土質的方式,3年換填土質6000餘立方米、修建溫室23棟,如今藏北高原年年瓜果飄香。

在中國南沙群島的渚碧礁上,守防官兵種出6畝多菜地,兩個多月出一茬菜;菜地種過的蔬菜品種已達30多種,旺季時節每天可提供200多斤瓜菜。即使是在大洋彼岸的美國,同樣照種不誤。一群中國留學生的家長在耶魯大學的一處荒地上種起了韭菜、香菜等蔬菜,並最終發展成一塊塊菜園。校方得知此事之後,非但沒有處罰,反而表示非常支持,如今該校部分食堂的食材都來自這個中國留學生家長從零經營起的小菜園!

在南極和太空中國人就絕對是在用智慧創造種菜環境!江西醫生在南極中山科考站不僅給隊員看病,更是成功培育出了菜園。菜園中的蔬菜多種多樣,連旁邊國外的科考站也都爭相來中山站蹭火鍋。甚至在遙遠的外太空,也有來自中國的種子在此生根發芽!幾千年以來,種菜包含著中國人的精神訴求,皇親貴族和知識分子也都很喜歡種菜。古代天子每年都會「親耕」。

這項充滿強烈儀式感的傳統起源於漢文帝,之後,很多皇帝都會在每年正月下地勞動一番,以示對「三農」的重視和尊重,給全天下的農人們加油打氣,同時也許下願望,祈禱一年的好收成。皇帝竟然也種田,這讓外國人大為驚詫,列夫·托爾斯泰就曾在《論孔子的學說》一文中寫道:「中國人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民族……他們不想佔有別人的東西,他們也不好戰。中國人是莊稼漢。他們的皇帝自己也種田。」知識分子和貴族也種菜,他們崇尚田園,很多人還把「耕讀傳家」當做自己的座右銘。

用自己的雙手去創造生活,製造食物也是我們這個民族歷經五千年興衰,依然佇立的四大文明古國的原因。至於說現在生活在城市的人們,對於種菜的熱情依然不減,陽台沒盆子沒地方,那就在水管眼上種菜,沒有水管怎麼辦呢?就在礦泉水瓶子里放點土種菜,甚至全是石頭路沒有耕地,也能在上面鑿一個地縫種菜,能上九天種菜,能下五洋種菜,總之,對於中國人來說,沒有什麼難題是種菜解決不了的,如果種菜解決不了,那就養豬。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迷彩虎 的精彩文章:

再也不能忍了!巴鐵聯合15個國家軍演 這次要出口惡氣!
民航客機為何寧願墜毀也不讓乘客跳傘?中國機長只說了一句話

TAG:迷彩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