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唐中宗李顯為何縱容韋後干涉朝政?大家想得都太簡單了

唐中宗李顯為何縱容韋後干涉朝政?大家想得都太簡單了

當年李顯和韋氏被幽禁在房陵,一起度過了十幾年苦不堪言的日子,李顯精神萎靡,對自己的未來完全沒有信心和希望,幾乎處在崩潰的邊緣。但就是韋氏,不離不棄的陪伴在李顯的身邊,一次次的將李顯從崩潰的邊緣拉回來。因此,李顯對於韋氏的感情註定是不尋常的,曾經動情的對她說,「如果上天垂憫,讓我們重見天日,我一定讓你想做什麼就做什麼,絕不禁止」。

而李顯登基後,也滿足了韋氏的要求,那就是「垂簾聽政」。

這一切看起來是那麼的相似,當年高宗皇帝李治在位時,武則天也是相同的做法。

因此,朝臣開始發起上書,說什麼「陰在陽上,有違天理」,還有什麼「牝雞司晨」,總之,經歷了武則天時代的大臣們,對於女人干政總是相當敏感,也從心底里極力反對,害怕好不容易恢復的李唐社稷再重蹈覆轍。

大臣都看的清,李顯看不清嗎?

事實上,他比誰都清楚。但是他為什麼要這麼做呢?

因為複位後的李顯,完全沒有自己的政治班底。

李顯繼位,是五大臣(崔玄暐、張柬之、敬暉、袁恕己、桓彥范)一手促成的,而這五個人,也在政變以後迅速掌握了朝局,但是除了一個崔玄暐原來是東宮的人之外,其他人都不是自己的嫡系。

另外,別忘了,李顯還有一個弟弟李旦。

在李顯被流放廬陵這十多年間,李旦一直是東宮的主人,換句話說,李旦的人脈、聲望、政治影響力,都遠遠超過李顯。不管李旦有沒有謀圖皇位的心思,但他已經在無形之中成為皇位的挑戰者。成為李顯忌憚的對象。

在這一刻,李顯感受到的,是深深的孤獨。

因此,李顯必須有所作為,他的作為,就是迅速增強自己的政治勢力,與相權以及來自皇族內部的力量對抗。而這顆棋子,除了韋皇后,再無其他合適人選。因為對比權臣和自己的弟弟李旦,他寧可相信自己的老婆。

他何嘗不知道韋後干政可能帶來的後果,他何嘗不知道此舉可能導致大權旁落,他可是親身經歷過武則天改朝換代的啊。

但至少在現在,李顯最重要的是在政治上實現突圍,就像當年高宗李治突圍長孫無忌一樣。

兩害相權取其輕,選擇韋皇后,也實在是無奈之舉。

因此,僅僅把李顯縱容韋皇后干政是因為夫妻情深,是因為李顯曾經對她的承諾,那無疑是把問題想的太簡單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時光微涼 的精彩文章:

敵人俘虜了皇帝的21個女兒,3位當場死亡,2位在押送過程中懷孕

TAG:時光微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