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跟孩子聊聊邏輯學

跟孩子聊聊邏輯學

早啊~

一點小感想,跟大家說說。

開公號至今有9天了,日更,操作經驗不足,每每字多圖少,給大家帶來不少負擔,要說聲抱歉。非常感謝你們持續的關注和後台留言,給了我每天充足的動力,想下去,做下去,寫下去,說多少感謝都不足以表達。

開公號的主要原因,是我脾氣不好,看什麼不順眼的就想懟,懟了還想讓人看到;而同時又覺得自己在帶娃方面積累了一些活的經驗,想拋磚引玉,勾引大家一起來聊聊。每個娃都天生的與眾不同,每種個別的帶娃經驗和歷事的看法都有獨立的意義和價值,每種經驗和看法也都有各自的適用範圍、條件和瓶頸。能夠交流,在交流中相互參照,相互啟發,是那麼重要,那麼珍貴。我很珍惜。不知道騰訊什麼時候會給開通留言,大家暫且將就這個後台吧~

這個公號的原則是:不插廣告、不賣東西、不寫軟文、只寫原創、主題圍繞孩子的教育、掐架掐事兒不掐人。過了明天就是暑假了。這9天的實踐給了我不少經驗,公號的內容安排也該走上正軌了。從暑假開始,公號內容暫定這樣:

如無意外,每周二更畫畫的教學記錄,

每周五更邏輯學的教學記錄,

每周日更數學的教學記錄。

其他時間有啥想法或者又玩了什麼新東西,就隨手寫寫。

感謝大家繼續關注。

昨天預告,今天要發邏輯學的第一個教學記錄來著。但我在寫教案的時候,感覺把這事兒想得簡單了。頭一次講,一個主題得試幾天才能摸著潮水。昨天主要把17種非形式謬誤的「教學大綱」想出來了。在這裡公布一下,繼續勾引大家~也希望有專業的指正。

>

關聯性謬誤8種——

我弱我有理。不信?我打你!

跟孩子聊聊,犢子的N種扯法(之一:訴諸強力&訴諸憐憫)。男女老幼古今中外黑白兩道通用的伎倆,就在這裡。

不一起來High?那你真沒品!

跟孩子聊聊,犢子的N種扯法(之二:訴諸公眾&人身攻擊)。極品套路,了解一下?

特殊情況?呵呵,不存在的。

跟孩子聊聊,犢子的N種扯法(之三:偶性的謬誤)。所以,還是要多見見草(chang)地(mian)的。

沒毛病?扭一扭不就有了嘛!

跟孩子聊聊,犢子的N種扯法(之四:攻擊稻草人)。這款扭扭機,是製造親子矛盾、促進家庭破裂的絕佳首選。今天打五折呦~

我有烤魚也有糖,跟我來啊!

跟孩子聊聊,犢子的N種扯法(之五:錯失主旨&拖拽熏鯡)。我溫柔的小綿羊,你可不能讓人順手牽了啊~

弱歸納的謬誤6種——

狼說過,羊的幸福就是被吃。

跟孩子聊聊,犢子的N種扯法(之六:訴諸不勝任的權威)。羊也說過,狼的不幸就是沒有羊會相信它的話。

沒人看到吧?所以,你說謊!

跟孩子聊聊,犢子的N種扯法(之七:訴諸無知)。你別怕,沒人能證明我正在對你說謊,所以,我對你說的謊都是真的。

一壞壞一窩?你哪來的自信!

跟孩子聊聊,犢子的N種扯法(之八:逆偶性的謬誤)。抬杠,這是你的個性,還是人的通病?

媽媽,他們說我是個烏鴉嘴。。。

跟孩子聊聊,犢子的N種扯法(之九:假因果的謬誤)。沒事兒,如果繼續對你不友好,你就用他們賦予你的力量,賜給他們每人一個烏鴉嘴。

有些事兒,真的是你想多了

跟孩子聊聊,犢子的N種扯法(之十:滑坡的謬誤)。嚇自己你隨意,但嚇別人,就不對了。

因為太過相似,所以難逃一致?

跟孩子聊聊,犢子的N種扯法(之十一:弱類比的謬誤)。還記得那年那天辣椒汁的感覺嗎?

預先假設的謬誤4種——

我懶你勤快,活兒當然你來!

跟孩子聊聊,犢子的N種扯法(之十二:祈求論題的謬誤)。嗯?你確定,我欠你的?

嗚…你把我的棒棒糖藏哪兒了?

跟孩子聊聊,犢子的N種扯法(之十三:複雜問語的謬誤)。怪我咯?那我就不告訴你。

或者給糖吃,或者你不愛我了!

跟孩子聊聊,犢子的N種扯法(之十三:非此即彼的謬誤)。嗯,或者你道歉,或者你欠收拾了。

昨天明明說過給我糖吃的!

跟孩子聊聊,犢子的N種扯法(之十四:遮蓋論據的謬誤)。明明問你,你今天聽話了嗎?

含糊不清的謬誤2種——

乳酪人人愛,所以「乳酪」人人愛呀!

跟孩子聊聊,犢子的N種扯法(之十五:歧義的謬誤)。幸虧你沒給自己起名叫「醬油」。。。

我把西瓜和青草留給兔兔和羊羊吃了

跟孩子聊聊,犢子的N種扯法(之十六:含糊的謬誤)。嗯。。。你就不怕它倆打起來?

語法類比的謬誤2種——

我猜你很喜歡辣椒醬拌西瓜!

跟孩子聊聊,犢子的N種扯法(之十七:合成的謬誤)。等會我帶你去飯堂吃那個草莓燉雞腿。。。

這個圓裡面每個地方都是圓的吧?

跟孩子聊聊,犢子的N種扯法(之十七:分解的謬誤)。給你一生,畫畫看?

我猜,此處應有笑聲啊~

(參考資料是PatrickHurley的《A Concise Introduction to Logic》(10e).)

那麼,今天就先聊聊為什麼要給乳酪講邏輯學吧,免得插到第一節里又長的沒法看。

我對抬杠的討厭程度堪比對待上床不洗腳。

抬杠,從學理上說,一定包含邏輯謬誤。錯是人都會犯的。若實乃無意、知而能改,定不可厚非。若以無知為榮,以撒潑為耀,以講理為恥,以犯錯為傲,那就不可饒恕了。如果乳酪一直瞎抬杠,揍是挨定了的。杠也是要面子的,抬也得抬的有點兒水平。

嘉映老師曾說,哲學就是說理。我深以為然。不求說理,「美好生活」不過是酒足飯飽後打的那個響嗝。說理不僅是門學問,更是個本領。如果智商捉急,尚未打開洞悉之眼,那起碼做到說出的話不會被邏輯啪啪打臉。就是打了,也不能一直打。以臉當鼓是你的自由,但擾民就是無恥了。

本領要從小學的,可惜從小學到高中沒有一門專業的課叫「邏輯學」,也沒有一門專業的課叫「哲學思維」。這也是市面上杠精層出不窮、熊人勢如破竹的原因之一。流量界的杠把子非彼莫屬。所以,邏輯學和哲學只得自己架鍋給娃開小灶。

槽吐完了,說點正經的。

問:為啥要給這麼小的娃講邏輯學講哲學?他聽得懂嗎?以後又不不是要讓孩子做這個專業,不是在浪費時間嗎?

答:聽不聽得懂在於你講的好不好,別習慣性甩鍋給孩子。他還小,背不動。

我把邏輯學看做一門使人可以好好聊下去,避免抬杠的手藝。我們都跟很多人吵過架。都知道吵架吵出來的是問題,不是解決問題的辦法;吵出來的是厭惡和自我封閉,而不是希望進一步了解對方的渴望。邏輯學可以讓人儘可能的減少吵架,疏通交流的淤塞。

我把哲學看做一種追求良好生活的個人實踐,在這個意義上,它是一種使人不斷回歸理性和獨立性、不斷趨向精神高度的生活方式。

雅斯貝爾斯總是啰嗦道,理性是不斷交往的意志,是對愛和自由的渴慕。唯有你自由,我才能自由。如果我僅僅是我自己,那我什麼都不是。真理需要被說出,它是能夠促進交往的東西。這些成為了我懷有的基本的哲學信念,由此也讓我接受了他所說的哲學思維的基本態度:紮根於人對缺乏交往的感受,紮根於人對純真交往的渴望,紮根於為愛的搏鬥的可能性。

如果我們想要有真正的交往,那麼,首先就要學會怎麼好好說話,不抬杠。杜絕杠精,從娃娃抓起。

我們見多了腦殘。他們是這個社會上最精通抬杠之道的、沒有主見和獨立性的人。他們的力量是強大的。在很多時候,我們自己也會不由自主的加入腦殘的行列,而不自知,尤其當我們把自己主動幼稚化的時候——抬杠的種種姿勢,和孩子的思維方式是多麼的像啊!回憶一下你童年裡和同學和爸媽吵過的那些架,有多少是抬杠式的。在反思中,我們發現,孩子必須要成長,要成長為思想和人格比我們還要成熟的他們自己。所以,一定要認真教他們,好好說話,用腦子而不是用屁股思考。我們多麼想讓孩子能夠在長大後有能力小心翼翼的保護好他們珍貴的自我。

我總說,如果哲學做來做去最後不能導向一種合理的、有建設能力的對人、對世界的態度,那還不如一把火燒了的好。如果哲學是種超越實踐的理論,那麼它所導向的態度,就是使你能順著它照亮的路進入世界的可能性,而進入世界,無非就是那老套的四個字:「思以致用」而已。由此,哲學被你帶入你的生活,成了一種生活方式。

為什麼要說這個?因為態度和生活方式幾乎決定了你行為的一切要素。我們總是看到社會熱點裡面充斥著各式各樣的悲劇,我們總是發自內心的、不得不喊出諸如「××怎麼了?!」「要加強人文素養方面的教育」這種話,但我們知道它何其空洞,何其無用。最有用的總是每個個體的具體行為,是每個人的最普通的日常。所以,就從學習好好說話開始吧,這是通往哲學的路,也是哲學進入你生活的路,當哲學作為一束光,從純真交往的渴望中迸發出來的時候。

為了給不去作惡找理由,自古及今人們費盡心機。生活本來不易。為了大家都能好好的活著,我們每個人都要為良好生活尋找可能性。

持續性的悲痛。又想到昨天下午上海發生的事情,忍著不哭,不去恨。

我們都要好好的生活下去。

睡吧,在天堂和在我們心裡的靈魂。

我在後台等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2018年世界盃席捲旅遊熱潮,各國女人對比,就服這4個國家,網友:預訂了
無商不奸!巨頭或用C羅換他還要外加1億 難道曼聯是傻子不成?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