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天熱煩躁,地域歧視炒作可休矣

天熱煩躁,地域歧視炒作可休矣

天熱煩躁,地域歧視炒作可休矣

枯木

最近在一些群里和朋友圈中,刷屏和轉發最多的是關於一些地域歧視的視頻,其中有一個北京老大爺和小夥子的歧視外地人的不當言論,引起了很多人的隔空對罵,不少人發了一些針鋒相對的視頻,據說還有的前去理論對仗,鬧得不亦樂乎。

對於這些非正常熱點的爆點,我想說,天乾物燥,悶熱難耐,人的脾氣容易暴躁,極易氣急上火,應該靜下心來,稍安勿躁,仔細分析一下關於地域歧視的來龍去脈,究竟值不值得為之大動肝火。

關於地域歧視,這是一個歷史非常悠久的話題,早在有了人類以及氏族形成後就產生了,遠古時期,人們為了生存相互抱團,以血緣關係為紐帶結合成一個集體,隨著對物資資源的佔有和分配,自然會發生相互爭奪甚至戰爭,於是,為了鼓勵一直對外,增進內部團結,每個集體都會宣傳自己的優越性,標榜自己是正宗的上天之子,理應獲得上天恩賜,地上萬物都應該有自己支配,其他團體都應該處於從屬地位,於是就產生了族群歧視和地域歧視。

遠古文化發達地域當屬於黃河中下游的中原地帶,由於氣候適宜,土壤肥沃,於是較早進入農耕時代,相對其他地域經濟比較繁榮,隨著人口的發展和疆域的拓展,形成了以黃河長江流域為核心的古代中國雛形,其最根本的特徵是相互之間都可追溯到血緣關係,因此即便是春秋戰國時期,群雄混戰,相互之間也不會有過多的歧視,畢竟語言、血緣相近,文化交流很容易溝通。

然而,針對於周邊外圍區域的氏族集體,就有明顯的歧視,這是因為第一不存在血緣關係,第二是周邊區域資源貧瘠,文化落後,時不時掠奪中原地帶,相互之間經常發生戰爭,因此中原區域極力排斥周邊少數民族,稱之為「四夷」,即東夷、南蠻、北狄和西戎。

在中國歷史上,大多數時期漢族一直佔主導地位和統治地位,然而也有少數民族統治時期,這時候,就會產生統治者的優越性,強制推行民族歧視,比如元朝將人們分為四等依次是蒙古人、色目人、北方漢人、南方漢人,人為製造地域和種族歧視;清朝則以滿人為尊榮,漢族和其他民族處於受歧視地位,這種民族歧視和地域歧視不得民心,也是這兩個朝代滅亡的原因之一。

隨著朝代興衰,歷史變遷,疆域的分分合合,各民族之間的文化交流越來越多,尤其是漢民族的文化優越性和強大同化作用,使得不少民族文化融入到漢文化當中,反而自己的文化慢慢的衰退甚至消失,從地域來講,各民族之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大家都是中華民族的一份子,因此針對四夷的歧視的觀念越來越淡薄,迄今為止,四夷只剩下文字元號而沒有了實質內容。

然而,隨著民族大融合,歷史朝代的變遷,各個地方的經濟發展在不同時期各不相同,在同一地域不同區域的經濟也不盡相同,由於經濟差別和文化差異導致的歧視卻一直沒有消失,根源是戶籍管理的結果,另外這也是人類的共同惰性和劣根性,也是古老地域歧視和文化矛盾的演變,尤其是因為貧富差別引起的地域歧視,更是經濟優越性的附屬產品。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太史公的精闢言論把人的劣根性刻畫的淋漓盡致,由於歷史上的分配不公以及發展不同,隨之產生貧富差別,富人看不起窮人,窮人仇恨富人,城鎮人看不起鄉下人,鄉村人見不得城市人,分別被稱之為「小市民」、「市儈」和「小農意識」,這些根本原因還是由於收入分配不公所造成的城鄉矛盾。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每個地方的環境氣候不同,文化傳統不同,經濟發展存在差異,久而久之,自然形成了地域文化和地方特色,然後通過融合,匯聚形成了今天的中華文化,除了其中的一些劣根性,大多數都是優秀民族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我們不能因為地域差異或者文化經濟差異進行相互攻訐,因為從大歷史觀和世界觀來看,沒有那個地域永遠鶴立雞群,沒有那個階層是固定的強者,一切都隨著歷史而變,而唯一留存的是優秀的中華文化。

地域歧視這個話題,不單是我們,其他國家地區同樣存在,而且有過之無不及。西方國家的某些種族主義者,白種人居上,黃種人和黑人其次,發達國家對發展中國家的歧視,城市之間的歧視,工種之間的歧視,更是比比皆是,這一直是禁忌話題。因為歷史上的因為種族歧視而引發的二戰悲劇歷歷在目,人們意識到歧視的危害,是對世界的毀滅,只有相互和平共處,才能促進世界繁榮。

關於地域歧視,還有個很有意思的現象,這點在上世紀奇才李宗吾《厚黑學》中略有描述,在亞瑟·亨·史密《中國人的德行》中也有涉及。那就是這種歧視不是一成不變的,以自己為圓心,向四周發散,首先是自己,然後是親朋,再就是鄉村,城市,省份,國家。一個人,首先會維護自己和家人的聲譽,然後是親朋好友,針對不認識的人自然偏袒親朋;針對區域衝突,首先是維護自己的家鄉,比如城裡人針對鄉村,相互之間就會站在自己的立場,批駁對方;倘若發生地域矛盾,也會自然而然的站邊;如果是針對國外,則是一致對外,真是應了《詩經·小雅·常棣》那句話:「兄弟鬩於牆,外御其侮。」。

了解到地域歧視的歷史來龍去脈,你就會發現,其實地域歧視是一個邊際和內涵很模糊的概念。尤其是現在經濟發展迅猛,信息傳播以秒計算,交通運輸四通發達,各區域之間的交流越來越緊密,每個人都在社會上起著不同的作用,共同促進社會的發展,分工的不同,收入的差別,只是暫時現象,不能再用老眼光去評判。

人是社會的基本單位,正因為有了你我,才有了社會,有了我們相互融洽,相互包容,文化才會得以融合,社會才會進步;針尖對麥芒,相互攻訐爭鬥,對社會無益,對自己更無益,只能使得精力分散,不能產出效益,反而勞民傷財,徒生悶氣。

然而,就有一些人和媒體,喜歡把地域歧視的話題時不時搬出來,製造噱頭,吸引眼球,其原因在於有些人確實是好事者或者無聊之人,發一些昏話胡言亂語,只不過是發泄而已,而媒體和自媒體則不然,純屬為了炒作而炒作,為了點擊率,為了那點菲薄的利益,缺乏地域團結和整體和諧的大局觀,肆意挑撥,搖唇鼓舌,大肆炒作,唯恐沒有熱點。

在互聯網流行以前,人們關於地域歧視也只是口頭上傳播,不過是酒余飯後的調侃談資,沒有也不會引起規模性的對立,然而,有了互聯網以後,信息的爆炸和傳播速度加快,「蝴蝶效應」使得一個小事件會演變成大爭論。比如去年的山東郯城和江蘇邳州,本是血脈相連的近鄰,卻因為一個人的不當言論引起相互爭吵,值得讓人反思,其中某些自媒體和視頻平台起到了很不好的作用,不但沒有制止還放縱擴散。

其實,這正是不少自媒體和某些視頻平台運作的小把戲之一,通過藉助炒作關於地域歧視的話題,趁機提高關注度,從而吸引流量,進一步牟利。這些自媒體,手段低劣,缺乏社會責任感,「一個老鼠壞了一鍋菜」;某些視頻平台,更是沒節操,不但不息事寧人,反而抱薪救火,比如最近的北京上海歧視言論,本來就是無聊之人的發泄或者是相互爭吵的小事情,過了就過了,也沒有多少人真正關注,正是由於一些視頻平台的肆意縱容,竟然成了熱點爆點。

而某媒體平台更是不甘寂寞,急於分一杯羹,還為之專門發了系列專題文章,首頁推薦,什麼《為什麼有些重慶人老愛說成都人小氣?》,《上海人為何對「外婆變姥姥」反應這麼大》之類的文章,內容貌似談歷史,實則在炒作地域歧視話題,「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吸引關注度也」,重慶人和成都人哪跟哪兒啊,非要湊個熱鬧。其話題之無聊,手段之粗燥,節操之低劣,用心之詭異,不外乎為了炒高輿情,藉機提高關注度,這樣的媒體,只能讓人唾棄。

那麼,針對地域歧視,我們該如何面對?首先我們承認,歧視是一種心理反應,是人類一種根深蒂固的惰性觀念,這點只能隨著社會的發展逐漸衰減,但是並不能完全消滅。作為我們個體,只有保持良好的心態,加強自身修養,放開眼光,不要局限於一點,不要被情緒左右,尤其是現在,高溫難耐,容易煩悶急躁,因此要平心靜氣,放穩心態,那麼,「見怪不怪,其怪自敗。」

2018/6/29榆木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易花得木 的精彩文章:

「心形」杈杷果,表達相思最妥帖
一日一花一詩:蜀葵

TAG:易花得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