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俗言:狗肉不上席,不是因為狗肉不香,而是另有深意

俗言:狗肉不上席,不是因為狗肉不香,而是另有深意

狗肉究竟好不好吃?自古以來狗作為人類的好朋友一直擔當著看家護院的角色。那麼同樣作為六畜之一的狗為何很少被人們做菜端上席呢?那就要從自古說起了。據《史記》記載,當時的越王勾踐為了鼓勵生育曾頒布這樣的命令。「若生男子,獎勵二酒一犬。若生女子,獎勵二酒一豬」。看見在那個重男輕女的年代裡,狗的價值要比豬的價值高出很多。

俗言:狗肉不上席,不是因為狗肉不香,而是另有深意

不過在那時只是認為狗的價值高而已,至於上不上正式的宴席還是很少有記載的。但在南北朝時期,當時的游牧民族就有狗肉不上席的正統說法了。因為在當時狗作為游牧民族的獵捕工具並不是單純的食用家畜,再加之狗還是某些民族的守護神,這樣的大環境下狗肉這類東西成為了大家都很忌諱的東西了。

俗言:狗肉不上席,不是因為狗肉不香,而是另有深意

隨著佛法的傳入,佛教中將狗視為不潔之物,使用會玷污六根,致使六根不凈。所以對於狗肉也很是機會。眾多佛教徒都是不吃狗肉的。

俗言:狗肉不上席,不是因為狗肉不香,而是另有深意

在清代因為滿族人的薩滿教認為烏鴉和狗是他們的神明的聖物,據說還救過努爾哈赤的性命,因此滿族人也是不殺狗和不食用狗肉的。

俗言:狗肉不上席,不是因為狗肉不香,而是另有深意

還有一種民間說法就是打狗散夥飯,意思是說吃完了狗肉大家就各奔東西了。所以家裡聚會宴請賓客也是忌用狗肉。因為寓意不好。

俗言:狗肉不上席,不是因為狗肉不香,而是另有深意

那麼對於現在這些不吃狗肉或者狗肉不上席的說法你怎麼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千年歷史書廊 的精彩文章:

大臣狂論皇帝的過失,只因刑部尚書的一句話,皇帝免了他的死罪
實在瞎眼了:這個皇帝拋棄老婆,獨自苟且逃生,卻還被人稱讚明君

TAG:千年歷史書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