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簡說漢字及其形體演變趨勢

簡說漢字及其形體演變趨勢

一、漢字與文字

漢字,因為字形方正,俗稱方塊字,是漢民族成員共同使用的文字,是一種起源於圖畫而逐步發展而成的表意體系文字,今天我們統稱為字或文字。在現代漢語中, 漢字和文、字幾乎成為同一概念。但是在傳統語言文字學領域,文、字和漢字卻是既有區別又有聯繫的不同概念。文,原指通過描繪實物形象來表示其意義的漢字。字,本義為女人生孩子,具有孳生繁衍的意思。所以,文字學中的字,是指在文的基礎上通過象形組合、藉助聲旁等方式繁衍滋生出新的文字。因此可見,文和字是不同的概念,許慎在《說文解字 ? 序》中明確指出它們的區別:「倉頡(傳說中創造漢字的人)之初作書,蓋依類象形,故謂之文,其後形聲相益,即謂之字。文者物象之本,字者言孳乳而今寖多也。」從中我們可以看出:文為純粹象形,字在文基礎上加上其它成分;文為獨體,字為合體;文產生在前,字產生在後。字是在文的基礎上孳生而成。不過,隨著文字的發展,文和字的概念逐漸趨同,界限逐漸模糊,很多時候已經難以劃分哪是文,哪是字。於是,人們索性把它們合起來統稱為字或文字。可見,漢字是文和字的合稱,是區別其它文字的專指稱謂,是後起的概念。

二、漢字的形體演變趨向

作為一種表意體系文字,漢字具有音、形、義三大基本要素。其中字形尤其是字形演變是漢字最具有藝術魅力的內容。三千餘年的發展歷史,漢字經歷了從原始文字階段到甲骨文、金文、篆文、楷書,以及草書、行書的形體演變過程,並以此造就了我國富有特色的書法藝術。在這個看似無序的漢字的形體演 變過程當中,字形演變始終遵循著三大原則:即實用性、審美性和對書寫工具的依賴性。應該說文字作為記錄語言的書寫符號體系,它存在的唯 一理由是記錄語言。實用性是它的根本要求,而審美屬於文字自身發展的內在要求和人們對事物的美的追求,審美性和實用性緊密結合。但是,文字的形體演變與書寫工具有著密切關聯。不同的歷史時期,不同書寫工具,使文字形成不同的形體特徵。總的來看,文字的形體演變呈現出四個趨向。

(一)表意由具象走向抽象。從文字發展史來看,文字發展經歷了兩次大的轉變,一次由圖畫變為線條,第二次由線條變為筆劃。文字最初來源於圖畫,最早的文字大多是以描繪實物形體的方式來表達意義的。語言學家唐蘭先生說過: 「文字起源於圖畫,愈古的文字,就越象圖畫。」 《說文解字 ? 序》中在定義象形字時也強調了早期文字的繪畫因素,將象形文字定義為「畫成其物,隨體詰屈 , 日月是也」。如「日」字,描繪的是太陽的形狀,月本來和日的形狀一樣都是圓的,可月亮有時圓,有時缺,所以用半圓來表示。如古文「刀」字就畫一把刀,止(是腳趾的趾古字)字就畫一腳印。另如牛、羊、山、水、田、木等都是對實物形狀的描繪。這些描繪基本等同於繪畫、臨摹。但是,這種方式的主要弊端是太煩瑣, 太複雜,不利於廣泛使用。後來,人們開始抓事物的標誌性特徵,勾勒事物輪廓表示詞義。如牛和羊,兩個動物有很大的相似性,造字時,就從「角」 來區別,羊角向下,牛角向上,但是這種字形的繪畫色彩還是相當濃厚。到了篆書,古文字的繪畫色彩逐漸減少,人們已經能夠熟練地使用線條代替圖畫表示意義。到了隸書、楷書,點畫代替了線條,完成了漢字演變過程,使漢字由圖畫式走向了筆畫式,由形象變的抽象。這種變化使漢字形與意的關係開始部分脫節,人們往往看不出某些漢字的本義。如「水」,最初描繪的是水波動的樣子,但從現在從「水」字我們已經看不出來了;如「主」,它本義是燈芯,從現在的形體上我 們也看不出它的意義了。更有甚者,如「為」,在好長時間內人們沒有弄清它的具體意義,從隸定後的字形出發認為「為」是母猴。從為的字形上看確實像只猴子。可後來,人們在研究早期文字時發現, 最初為的寫法是上面是人手,下面是一隻大象,描繪的是人手牽大象勞作的樣子,它與猴子沒有任何牽連。但是這種變化卻大大提高了漢字的使用價值,符合文字發展規律。

(二)偏旁由多變走向定型。文字的發展和其它事物一樣,都有個融合碰撞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會有些衝突和鬥爭。最初造字時,人們往往是描繪實物外形。但,不同的人所描繪的同一事物差別還是比較大的。在早期甲骨文中,曾出現過形體近似現在寫法的「日」字,後來又出現了「圓圈中加 一點的寫法」。另如畫牛,最初描繪的一個形象的是牛頭,後來簡化為兩隻牛角,下面加一條橫線表示牛身,這樣多一畫少一畫沒有多少區別。如馬字,主要是通過馬鬃和馬尾來表示的,至於馬鬃和馬尾處應該畫幾筆都沒有明確的規定,因此,往往一個漢字都有數種乃至十幾種寫法。有些字偏旁位置也不固定,如「棋」「期」等都有上下結構的寫法。 同時,在文字發展的過程中,同一漢字的不同寫法差別越來越大,最終有一部分形成了異體字。語言學家唐蘭先生說過:「文字起源於圖畫,愈古的文字, 就越像圖畫。圖畫本沒有一定的形式,所以上古的文字,在形式上是最自由的。」但隨著交流與使用,人們逐漸捨棄煩瑣怪異的寫法,留取了結構合理、使用方便的字形。到了小篆和隸書以後,字體已經 基本定型,異體字也進一步減少,建國以來,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又對文字做了規範,對一大批異體字做了處理。

(三)字形由鬆散趨向勻稱。對美的追求是人們的一種普遍心理。文字的根本目的是實用,但美的因素也是必不可少的。在同一篇文字中,筆畫的粗細,結構的疏密,轉折的方圓,位置的高下,筆勢的急緩,自然而然地產生一種和諧之美,這就形成了我們所說的書法。正是因為有了書寫工具的變化和進步,中國人才能把書法發展成一門獨特的藝術,這是其他民族文字所難以企及的。不同的時期,人們在儘可能地實現漢字書寫的實用性和美觀性完美結合,力求字形勻稱美觀。在筆勢、筆法方面,刻劃的甲骨文,筆形細瘦,多方折;鑄刻的金文筆畫豐滿粗肥,方正勻稱;大小篆書字形更勻稱整齊,筆畫圓轉簡化;隸書把小篆圓轉的線條變成方折平直的筆畫,基本上去掉了古文字的痕迹;到了楷書字形方正,沒有波折,書寫更加方便;至於草書、行書更是以方便書寫形體美觀為要。唐蘭先生曾對文字字形發展作過總結,他說:「不過文字往往傾向到簡易一方面,尤其是契刻,線條比肥筆簡易得多,所以後來肥筆大都變成線條,實體大都變成了框廓,到了卜辭里,線條已佔優勢,到了籀文小篆,字形逐漸固定,筆畫更加整齊,就慢慢地走上了可以用點畫來分析的路,中國文字就好像一堆記號了。」 在字形結構布局方面,人們力求勻稱和諧。比如「棋」和「期」,過去木字在其的下面,月在其下面,構成上下結構。但是這樣的字形過於瘦長,有失勻稱。 所以兩字都演變成了左右結構。很多結構複雜的字,在形體布局上都做了合理的安排,如「寢」「髓」等,看起來都比較勻稱美觀。

(四)筆劃由繁冗走向簡潔。上面我們說過,文字是記錄語言的符號體系,是最重要的輔助性交際工具。實用性是其根本屬性。好認、好寫、好讀、好記是基本要求。不過在文字發展過程中,不少文字是不符合這一要求的。如「麤」「鱻」「蟲」等一大批字,筆畫多,字形複雜,難寫、難記、難認。 另如馬字,最初造字是突出馬鬃和馬尾,人們往往要大費筆墨才能寫出一個馬字。這些都不利於文字發揮記錄語言的功能。隨著文字的發展,文字自身發展、實用性等因素,使文字開始朝著簡便易記的方向發展。人們開始通過各種途徑實現漢字簡化。 如簡化部件:用廁代替廁;同音合併,將後與後合併,只保留後。將葉與葉合併,只保留葉;換用簡單偏旁,用區代替區,用漢代替漢。另外,還有另造簡化字等。 如「雞」,文字改革之後,用了「又」這個毫無疑義的代表符號來代替奚。如蟲,原來是蟲,後省略為蟲。如「燈」,其中登字複雜,所以用了音近字「丁」 代替。這些簡化措施大大降低了認、寫、記漢字的難度。但是,文字演變又必須遵循自身規律,也並非越簡單越好。如戰國時期的六國文字,字體簡略,書寫草率,但不符合文字發展規律和人們認知的習慣,所以在秦朝統一中國後,用小篆標準統一了全國文字。值得一提的是,文字發展過程中,也有一些逆向驅繁的例子。如「聿」本是「筆」的古字,它描繪的是手握筆書寫的樣子。但是,後來人們根據做筆的材料在聿字上面加了「竹」字頭,就成了現在的「筆」 字。所以《玉篇 ? 聿部》說:「聿,所以書也。秦謂之筆。」另如「益」原是「溢」的本字,「益」字,上面是水,下面是器皿,是指「水滿外溢的意思」。 後人看不出,所以又加了「氵」,就變成了現在的「溢」, 這些都是漢字筆畫變繁的例子,不過不是主流。

張華清 天津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博士後

張競羽 山東工藝美術學院服裝學院老師

本文刊載於《山東藝術》2018年2月號

- END -

轉載請務必註明出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山東藝術 的精彩文章:

臧文濤/青年畫家應注重「畫外功夫」

TAG:山東藝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