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天亦有師乎?」

「天亦有師乎?」

對於明代道教自宋元以來的發展狀況的整體評價,學術界出現兩種不同的觀點。傳統的、佔主流的觀點認為,明代道教總體上呈現沉寂狀態,是道教從停滯走向衰落的階段。這種觀點以任繼愈、卿希泰先生為代表。

如今的天師府(資料圖)

任繼愈先生在其主編的《中國道教史》中說:「明清兩代(1368年—1911年)五百多年,是道教從停滯走向衰落的階段。在內部,教團的腐化,在外部,理學的強力排斥、民間宗教的爭奪地盤、失去統治者崇奉扶植等多種因素,促使道教漸趨衰落,大體上與整個封建社會的衰落同步。

卿希泰先生在其主編的《中國道教史》中表述有所不同,他認為道教發展到了明中葉時,達到了極盛狀態。

他說:「從道教發展史來看,到了明世宗朱厚熜(1522年—1566年)的時候,既是隋唐以來道教興盛發展時期的最後一個高潮,也是這個時期的終結。」

此書將道教發展的頂峰定在明中期的嘉靖時期,較前者的籠統表述顯得更為精確。不過,這兩本書之所以得出上述結論,實際上是源於一種馬克思主義思想觀點的理論預設,即道教作為沒落的明清封建社會的意識形態之一,自然也相應地處於衰落狀態。

任繼愈先生(資料圖)

卿希泰主編《中國道教史》說:「在明中葉以後,由於資本主義因素的萌芽和發展,各種社會矛盾日趨尖銳,中國的封建社會便開始進入了所謂『天崩地解』的時代,朱明王朝以及作為封建社會意識形態之一的道教,在此之後也便伴隨著整個封建社會的逐步解體而開始走向衰落」。

這一時期道教的基本走向:道教發展至元,宗派繁衍,學說顧熟,可謂登峰造極。由明至清,從停滯漸趨衰落,是道教兩大派的大全趨勢。教派分化的基本停止,教義學說的陳陳相因,道教政治地位的貶降;教團的腐化,社會人士對道教的失信,都表現出這一古老宗教日臨垂暮之年。

與此相反,柳存仁從思想史的角度認為道教對明代思想的影響為中國歷史上其它各朝所望塵莫及。

柳存仁先生說:「然而在整個中國思想史中,道教的勢力之大,道教空氣瀰漫籠罩於上下各階層、各方面,卻沒有比這三百年更濃厚,更盛的了。」

道教受到官方尊奉(資料圖)

學者德寶仁(Pierre-Henry de Bruyn)在《明代道教》一文中也持相同觀點:「學者們都傾向於認為明代是道教走向衰落的時期,然而正好相反,這一時期應該視為道教發展繁盛的時代,甚至是道教(在中國歷史上)最具活力的時代之一。因為在這一時代,道教得到社會中龐大人群的信奉。」

德寶仁還認為造成學術界對明代道教發展狀態估價出現這麼大分岐的原因,主要在於學界對這一時期道教發展缺乏研究。

這種看法值得重視。道教在金元時期分衍宗派、各立教團、發展教義教規、擴充齋醮科儀,確曾一度十分活躍。

自明朝開國後,一方面,明太祖朱元璋要正禮儀,以完成其君主獨尊的政治體制;另一方面,朱元璋早年是個和尚,深知宗教及其團體內部底細,對宗教採取了利用與檢束並用的政策,即籠絡其頭面人物,而控制其勢力的發展。因此,道教之勢遂漸趨減弱。

明太祖朱元璋(資料圖)

明清時期,道教雖在丹道方面有東派、西派之出現,但均無多新義,其勢亦如強弩之末。

朱元璋尚在推翻元政權的義軍之際,便與道教的第42代天師張正常建立聯繫,在肯定頌揚之中定下了「輔國濟民」的基調。

作為統治者和開國皇帝,他要把包括道教在內的一切宗教都納入其中央集權的政治框架中,特別是元末宗教組織與義軍的天然聯繫。這是任何一位希望長治久安的統治者都不得不考慮的問題。

朱元璋對宗教與國家的關係能夠有較清醒的認識,他在晚年再次表達了他的「神道設教」的宗教觀。而且,朱元璋為明代道教乃至正一道定下的政策,基本成了祖制,對後世諸帝影響深遠。

民間起義常與宗教互動,為帝王所防(資料圖)

朱元璋並不崇尚某一宗教,而是有限制地加以利用和控制,招攬名流用以敬神祀天,同時對教團嚴加約束,防止其泛濫造成政治上和經濟上的損害。在朱元璋當政期間,他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將道教限制在一定的範圍里活動。

首先,他將道教領袖置於皇帝的權威之下,減少宗教神職人員的特權。1368年,朱元璋登基,張正常入京朝賀,沒想到朱元璋不僅沒有加封,反而以「天有師乎?」為由,將元朝所封「天師」稱號免去,改授正一嗣教真人,賜銀印,秩視二品。

其次,在意識形態上,他將道教納入養生治國之道。朱元璋是個三教合一論者,1374年,他曾將自己注釋的《道德經》出示群臣,意在將道教納入養生治國之道。

【明】《明太祖注道德經》(國家圖書館藏)

他舉老子所說的「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與「聖人去甚、去奢、去泰」之類的話對群臣說:「老子所語,豈徒托之空言,於養生治國之道,亦有助也。但諸家之注,各有異見,朕因注之,以發其義。

在三教之中,朱元璋更傾向於以儒為本,1368年召見孔子55世孫,1382年詔天下通祀孔子。他認為釋道等教皆有蠹政擾民、造反作亂之嫌,唯儒教維人心,扶世教。下詔之後,朱元璋又於太廟親拜孔子。

第三,清整道觀,限制出家。1373年,朱元璋下詔,無論僧道齋醮,若「雜男女,恣飲食,有司嚴治之」。1391年,他又下令清理釋道二教,各項措施都極其嚴厲。

明代道錄司一度設立於如今南京市朝天宮(資料圖)

第四,成立道錄司以檢束天下道士。全國道教的最高管理機構是道錄司,設左右正一二人,相當於六品官員;左右演法二人(從六品);左右至靈二人(正八品);左右元義二人(從八品);神樂觀提點一人,知觀一人,龍虎山真人一人(正二品),閣皂山、三茅山各靈官一人,太和山提點一人。

未完待續······

(編輯:柯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騰訊道學 的精彩文章:

修道這些事兒:你正遭遇的一切,皆當是修行
如何進行自我按摩療病法?

TAG:騰訊道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