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從天而降的隕石是怎麼形成的?

從天而降的隕石是怎麼形成的?

隕石是地球以外未燃盡的宇宙流星脫離原有運行軌道,成碎塊散落到地球或其他行星表面的石體,是從宇宙空間落到某個地方的天然固體,也稱「隕星」。

隕石

其實星體隕落是一種天文現象。太陽系中小行星或行星間的固體物質及塵粒,以每秒30~60千米或更大的速度闖入地球的大氣層中時,由於和大氣飛快地摩擦,巨大的動能轉化為巨大的熱能,發生燃燒。

隕石

那些體積小的固體物質和塵粒,在進入大氣層後,很快燃燒完畢,在夜空中呈現一道白光,一閃即逝,這就是「流星」。如果在天空中某一區域,流星像雨點那樣頻繁出現,我們就稱它為「流星雨」。若再有體積較大的,在大氣層中來不及全部燒為灰燼,落到地面,就是「隕石」。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地理知識精選 的精彩文章:

世界上最長的兩大山脈:一座4800公里,一座8900公里
中國地圖上的省界都是怎麼劃分的?

TAG:地理知識精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