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大和型戰列艦裝上千塊裝甲重量超2萬噸 大部分都在哪個部位

大和型戰列艦裝上千塊裝甲重量超2萬噸 大部分都在哪個部位

一條大型戰列艦,通常需要安裝上萬噸甚至2萬多噸的特製裝甲鋼板。那麼,這萬數噸的裝甲究竟有多少塊呢?

這方面的資料並不太多。僅存的檔案顯示,整艘大和型戰列艦,一共使用了1320塊裝甲、總重21265.66噸(均不包括火炮防盾裝甲)。這1320塊裝甲,又是如何排列的呢?

其實,除了一些特殊部位(司令塔、炮塔基座、排風排煙口、彈藥運送通道等等)以外,大部分裝甲都被用來構成所謂的船體「裝甲圍殼」。以前筆者介紹過,所謂「裝甲圍殼」,是用來保護軍艦最重要的內部艙室,如機艙、彈藥庫、彈道計算機(當時是機械式)等等。「裝甲圍殼」的基本構造是:側面(舯部裝甲和水線下列板)、水平面(一般位於中甲板)、前後部(所謂「橫隔壁」裝甲)。

此前筆者的文章介紹過,大和型戰艦的「舯部」裝甲(位於船體側面水線),一塊高5.9米、寬3.6米、厚410毫米,一塊就重68.5噸。日本吳海軍工廠有一份檔案留存下來,記錄「一號艦」(大和艦)使用了64塊「舯部」裝甲,實際總重4344.770噸(頭尾處裝甲的面積尺寸等會有所差異)。64塊裝甲,分布到船體兩側,每一側是32塊,防護長度超過110米。

「舯部」裝甲的下端,安裝著所謂的水線下列板裝甲。所謂水線下列板裝甲,實際上就是船體水下的「副裝甲帶」,不僅比主裝甲所在的「舯部」薄很多,而且還採用厚度逐漸遞減的特殊形狀。水線下列板分為三段:第一段被稱為上列板(厚度200-100毫米),總計46塊,重918.590噸;第二段稱為中列板(厚度100-80毫米;彈火藥庫部位厚度達270毫米),有32塊,重328.99噸;第三段下列板一直延伸到船底,有18塊(厚度80-50毫米),總重170.110噸。

「舯部」裝甲的上端,是位於中甲板的水平裝甲帶。大和型的船體寬度最大約近39米,水平裝甲的鋪設面積自然也特別大。中甲板水平就多達206塊(不包括一些特殊部位),重近7000噸。這206塊裝甲,有58塊厚230毫米(位於與「舯部」裝甲連接的部位,有3度的傾斜安裝角),其餘厚度為200毫米。此外,在中甲板的通風和排煙口等區域,還安裝著所謂蜂窩裝甲(厚度達380毫米,為了排煙排氣鑽了很多孔),

側面的「舯部」裝甲和水線下列板,與中甲板的水平裝甲相連接,形成了一個盒狀結構。盒狀結構的前後兩端也是用裝甲封閉起來的,這就是所謂「橫隔壁」裝甲。大和型「橫隔壁」裝甲的構造非常複雜,不同部位的安裝角度和厚度都有不同。其中前部主體部分由23塊重裝甲組成,重1023.90噸;後部主體部分是17塊裝甲,重732.64噸。

如上所述,戰艦內部重點艙室集中區域的側面、水平面、前後面,都被數百快特製厚重鋼板構造的「裝甲圍殼」嚴密保護起來。那麼船的底部怎麼辦呢?一般來說,炮彈、炸彈和魚雷,都打不到船底。所以這個部位不需要安裝甲。但為了防止水雷,也會採用所謂雙重底構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朱世巍 的精彩文章:

世界最大戰列艦大和排水量到底有多大?遼寧艦也要甘拜下風

TAG:朱世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