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順德90後社工以「夏布+刺繡」形式助力古老技藝重現生機

順德90後社工以「夏布+刺繡」形式助力古老技藝重現生機

廣報全媒體 2018-06-29 記者 王名潤 黃子寧 何波

《詩經》中曾記載古人們常用的一種麻料——苧麻,而由其製成的叫夏布。佛山順德的一群「90後」社工走訪發現,夏布的原料——苧麻在北滘桃村雖沒有大規模種植,卻隨處可見。近日,有熱心的村民收集了大量史料試圖證明順德「桃源夏布」最早可溯源至宋朝。

如今在桃村一尺難覓的夏布為何會引起如此之多村民的共鳴?上千年的古老織布手藝是否真的曾經「造訪」桃村?歷經滄桑的古法編織技藝是否還有望在這裡獲得「新生」?

記者了解到,目前,社工們通過手工「取麻」等方式,並通過木製織布機,嘗試重拾夏布編織技藝,並融入現代文化理念,推動「夏布+刺繡」文創產品的發展。

用苧麻織成的布,透氣性好,適合夏天穿,故而也叫夏布。

緣起:順德社工要「拯救」夏布

「夏布?」第一次聽到這個詞時,來自順德一心社會工作服務中心的社工們一頭霧水。他們第一次「接觸」夏布是在2016年。在走訪桃村的過程中,他們從不少村民的口述中得知,此地曾盛產過夏布——一種由苧麻製造的原始布料。據悉,在古代,夏布已經有兩千多年的歷史。

今年1月,桃村第一期社區學堂以夏布文化保育為主題進行研討,社工周椅靜說,當時不少村民們就夏布話題各抒己見,並稱自己讀書時曾見過這種布料,是一種「集體記憶」。

桃村村史館記載,桃村在清朝前被稱作「桃源」,後改為「桃村」並一直沿用至今。桃村人黎漢銘退休後鍾情於村史研究,他通過研讀清代順德人黎景義的《二丸居集》及相關資料得知,桃源先民中的黎姓族群,曾在江西僑居較長時間,並在宋朝遷往南海桃源(現「順德桃村」)。由於江西生產苧麻和夏布,他據此推斷,「桃源夏布」有可能在此時傳入,但卻缺乏有力的直接證據。

「儘管『桃源夏布』缺乏更多的歷史證據,但既然老一輩村民都對這種織物那麼有感情,我們能不能嘗試將其復原?」經過一段時間的準備,順德一心社會工作服務中心的駐村社工團隊啟動了「桃源夏布行動計劃」,決定將這一古老的技藝重新「復活」。

經過加工好的苧麻。

關註:古老技藝,如何「復活」?

從原材料入手鑽研 十餘工序手工「復活」

要復甦一門古老的手藝,談何容易?但「90後」社工周椅靜卻想「吃螃蟹」。研究夏布,得從原材料下手。令周椅靜意外的是,製作夏布的纖維作物——苧麻,其實在桃村隨處可見。社會工作服務中心副主任劉秀芳告訴記者,昔日的桃村內有大批量種植的苧麻,儘管現在批量種植已不存在,但這種粗生植物在桃村依然隨處可見。

那麼,苧麻到底長啥樣?記者實地走訪發現,在桃村村委附近,就有一小片的苧麻林。記者看到,苧麻修長,正面葉子呈綠色,底面葉子呈白色,葉的邊緣有小齒,長得郁郁青青頗有生命力。據介紹,苧麻的莖是纖維最為集中的。

由於苧麻隨手可得,周椅靜先從網上查閱了相關資料,她發現,江西、湖南、重慶、四川等地是苧麻的主產區,這些地區生產夏布的技藝或較為成熟。網上的資料並不能滿足她的求知慾,於是,她買來《織機聲聲:川渝榮隆地區夏布工藝的歷史及傳承》等書籍,從中梳理出這些地區的夏布製作工藝流程。

據周椅靜了解,要製成夏布並不簡單,要經過剝麻、績紗、挽麻團、挽麻芋子(緯線)、牽疏上漿(經線)、接線、上羊角、編織等十餘道工序,此外,她還就地取材,親身體驗了一番苧麻「蝶變」的過程。

然而,新的問題又出現了,沒有織布機,夏布如何成型?通過廣泛搜羅,社工們在網上購置了一部老式的木製織布機,並邀請了桃村本土木匠對其進行修復。周椅靜說,自從有了這一織布機後,鑽研其使用方式,成了自己日常的一門必修課。

在前不久的「桃村欒樨粉文化節」上,該織布機正式亮相。當時,一名社工坐在織布機的坐板上,雙腳交替踩著踏腳板,一推、一踩、一投、一接循環往複,在「唧唧復唧唧」的織機聲中,「桃源夏布」有望獲得「重生」。

野生苧麻。

欲藉助廣美專家團隊打造「夏布+刺繡」產品

夏布,曾是古人生活的「必需品」,而江西苧麻布在唐宋時期還被選為貢品。然而,隨著時代的進步,人們的衣物選擇日益多樣,如何讓這一古老的布料重新煥發生機?

周椅靜介紹,在此之前,社工和村民對苧麻和夏布未來在桃村的發展進行了討論,並形成了一個保育夏布的「行動計劃」——通過重新研製夏布的製作方法,同時將夏布製作和桃村刺繡這一傳統手藝相結合,研發具有桃村特色的「夏布+刺繡」文創產品。

目前,刺繡手藝傳承人鄭翠英已經在桃村社區學堂向學員們傳授刺繡手藝。前不久,廣州美術學院的教師也來到桃村,他們表示對該項目很有興趣,認為值得深挖和推廣。

專家:苧麻科學價值高 可「變身」多種材料

湖南是苧麻的主產區之一,為此,記者採訪了湖南農業大學農學院教授、湖南農業大學苧麻研究所所長揭雨成。據他介紹,我國苧麻主要分布在長江以南地區,包括廣東也是可以種植的。揭雨成說,苧麻是一種多年生韌皮纖維作物,其韌皮纖維是一種優良紡織用纖維,主要用於紡織服裝用,苧麻夏布,是一種古老的、傳統的、具有豐富文化底蘊的手工製品。

這種古老的麻料,不僅是製作夏布的好原料,還是推廣新技術的「好幫手」。據了解,在2016年,華南農業大學的教授和技術人員在肇慶進行水稻「麻育秧膜」新技術的實驗推廣。據悉,該技術是利用苧麻纖維研製出的環保型麻地膜,適宜育秧的麻纖維育苗基布。此外,苧麻還具有廣泛的用途,應用在床上用品、窗帘、牆布等家用產品上面。

延伸:粵苧麻紡織廠已轉型

記者查閱資料發現,佛山順德、三水等地也有過苧麻廠。「麻二代」盧宇明是東莞市匯力紡織原料有限公司的經理,目前,該公司是為數不多仍在經營苧麻系列產品的商家,主營產品有苧麻光絲、苧麻棉等。

在盧宇明的印象里,2011~2014年,苧麻相關產品的銷量很大,而曾生產過苧麻的相關產品的順德天之潤針織有限公司,其工作人員也給予了記者肯定的答覆。

湖南農業大學苧麻研究所所長揭雨成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對於把苧麻及夏布開發成文創產品,是一種不錯的嘗試。記者了解到,像匯力紡織等苧麻紡織廠企,通過模式創新和技術進步,推廣品牌建設,在探索中逐步轉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社工觀察 的精彩文章:

《康復社會工作實務手冊》正式發布,可在線預訂

TAG:社工觀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