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成吉思汗和漢武帝,到底誰的文治武功更了得?
想要比對出這三人的文功武治功夫誰更了得的話,首先得將文治與武功分開比較,這樣的比較菜更客觀。
文治方面:
1、秦始皇
、秦始皇統一貨幣文字和度量衡。
這使得各地的溝通更加便捷,即便各地的語言有一定的差異,但在其統一文字後,這些文字架起了各民族溝通交流的橋樑,鞏固了大一統的局面;而貨幣以及度量衡的統一,更是大大加強了各地貿易的交流,促進了全國各地的經濟發展。
、在全國推行郡縣制,廢除分封制。
這一舉措使得諸侯割據的局面不會再次出現。能夠保障國家的統一,使得中國的歷史在秦之後進入了大一統的帝國時代,秦始皇的這一舉措,可以說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一直被後世後代一直延用著,但從這一點講,秦始皇這個千古一帝,當之無愧。
、確立法制的原則。
法制的原則創立了一種禮樂制以外的治國方式,全國人民的社會地位不再由血緣決定。
以上三條所述,足以見識到秦始皇在文治方面的創新性,這些創新給世奠定了一定的基礎。
2、漢武帝
、實行推恩令。
這是漢武帝築固自己帝王地位的舉措,施恩令,說好聽了是給藩王后世所有的兒子謀福利,諸侯死後所有土地財產由所有兒子平分,導致了各諸侯王的土地越來越少,此舉加強了中央對地方的控制,減少了諸侯王叛亂後威脅地方的可能性。
、開闢了絲綢之路,促成了後世統一多民族國家的形成。(這個我就不用多說了)
、實行鹽鐵酒的國家專賣。
這個舉措打破了商賈對於鹽鐵酒的壟斷,一定意義上維護了經濟的秩序,但是到了後期卻導致市場遭到了破壞,出現了與民爭利的現象。
、採納董仲舒的新儒學。
董仲舒的新儒學,主張天人合一,與孔孟儒學的差別很大,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就是君權天授。同時,新儒學更是主張百家獨尊儒術,這就使得儒學成為後世王超的正通實現了。
從以上就可以看出,漢武帝的文字主要起到促進多民族國家的形成以及為後世王超的政治制度奠定了基礎。
3、成吉思汗
、創立了蒙古文字。
蒙古文字的創立,使得蒙古族的文明程度更進一步,也使得蒙古族可以用文字書寫自己的歷史。
、在其統治的區域內實行宗教信仰自由。
綜上來看,秦始皇的文治舉措幾乎都是首創的,而漢武帝在文治方面的建樹頗多,但是由於其被限制與秦始皇所開創的體系之中,故而與秦始皇要稍遜一點,而成吉思汗的文治功夫則與秦始皇、漢武帝有一定的差距,故而文治武功秦始皇第一、漢武帝第二、成吉思汗第三。


※古代的嫁妝除了陪嫁丫鬟,竟然還有特別晦氣的,你永遠想不到
※皇帝不用美貌的宮女伺候,而用太監呢?原因其實很簡單
TAG:細嗅牡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