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唐太宗千方百計弄來的蘭亭集序 為何不見蹤影

唐太宗千方百計弄來的蘭亭集序 為何不見蹤影

《蘭亭集序》是晉朝書法家王羲之的作品,又稱《蘭亭序》、《蘭亭宴集序》、《禊序》、《臨河序》等。

短短三百二十四個字,描述了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三月初三,作者在浙江紹興市郊的會稽山陰蘭亭,與謝安等四十一位文武官員,飲酒賦詩,暢遊山水的歡樂心情。

這一天,大家飲酒賦詩,暢快盡興之餘,請召集人王羲之為詩集作序,王羲之即興創作了書法第一神跡,文字清俊飄逸、洒脫自如,極盡抑揚頓挫、波瀾起伏之美。

《蘭亭集序》真跡一直為後世書法愛好者推崇,其中不乏文人騷客,帝王將相。唐朝初年,出現很多臨摹作品,令人難辨真偽,書法大師褚遂良、歐陽詢等人就曾參與過甄別工作。

在唐太宗李世民眼裡,《蘭亭集序》超越了古今所有書法作品,與王羲之相比,很多書法家及其作品皆黯然失色。為了尋找到王羲之的真跡,唐太宗可謂煞費苦心。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史料記載,當時大臣們為唐太宗搜集的王羲之真跡多達上千份,而唯獨不見著稱於世的《蘭亭集序》,這成了唐太宗的一塊心病。

功夫不負有心人,唐太宗李世民經過長期尋訪,得知王羲之《蘭亭集序》真跡在其七世孫智永和尚手中,於是派遣監察御史蕭翼前往會稽山陰的永欣寺訪求。

智永和尚是王羲之第五子王徽之的後裔,本名王法極,號永禪師,《蘭亭集序》真跡一直由他珍藏在佛寺內,圓寂後,由弟子辯才和尚收藏。

蕭翼是梁元帝的曾孫,得到唐太宗的授意之後,假扮書生,騙取辯才和尚信任,設計賺取《蘭亭集序》真跡,獻給了唐太宗。

唐代畫家閻立本特意創作了《蕭翼賺蘭亭圖》,記錄這段歷史。

唐太宗得到真跡,奉若至寶,傳聞他在去世後,把《蘭亭集序》隨葬在昭陵。五代時期,盜墓賊溫韜盜掘了昭陵,卻沒有發現《蘭亭集序》真跡。

後來又有人聲稱,是唐太宗的兒子唐高宗李治竊取了父親的收藏,他死後,把《蘭亭集序》真跡葬在了自己的墓葬乾陵。

盜墓賊溫韜幾乎掘遍了唐帝王陵墓,唯獨放棄了乾陵。

這座史上唯一的兩帝合葬陵墓至今保存完好,倘若《蘭亭集序》真跡果真藏在那裡,實在是華夏文化史上的一大幸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漢周讀書 的精彩文章:

清宮女子為啥肝胃不和 政治聯姻是罪魁禍首
《水滸傳》的作者到底是施耐庵 還是羅貫中

TAG:漢周讀書 |